新闻追踪:蓉城家电价格战还要打多久

2000年09月06日 12:30  激动网 

  激动网讯 据成都商报报道:由康佳率先引爆的家电价格大战,现在还不能说是尘埃落定,但记者昨日在我市一些大商场看到,一些品牌前期推出的“特价机”已经取下特价标签,“价”复原位,多数品牌当初那些价格震撼人心的特价机则已宣告“断货”。记者在随后的采访中了解到,经过对家电厂家来说可谓“血雨腥风”的8月份之后,有的厂商获得了名,有的厂商则获得了利,而消费者也不同程度从中得到实惠。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率先降价的康佳、紧急放水的长虹[微博],8月份较7月份销售的增长都在50%左右;后续跟进的海信[微博]则短短几天之内销量翻番;把128升冰箱卖到998元,率先打破白色家电沉默的长岭,8月份冰箱销量较7月份的增长更是十分明显,达到150%左右。而据记者掌握的信息,8月份“参战”商家的销售增长多数在50%以上。而一直“隔岸观火”的TCL[微博]、海尔也渔翁得利,销售增长在30%至50%不等。

  康佳成都负责人邓象源就此告诉记者,他们销售增长的产品,并不完全是特价机,其中有4成是新款相对高价位的机型。记者在长虹那里也得到了大致相似的答案。海信成都公司陈经理就他们类似的销售情况是如此解释的:价格固然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也有一部分消费者更重视产品的质量,他们近期推出的“胶片”电视、艺术电视走势强劲就是明证。而一业内资深人士的说法则应该说是“一语道破天机”:多数品牌的特价机实行限量销售,慕名去购机的消费者在断货的情况下,不得已,只能选择其它机型。海尔、TCL销售增长的理由则是价格战点燃了消费者的购买激情。

  记者在人民商场、百货大楼随机选择了几位消费者进行采访,这几位消费者无一例外对家电的价格战表示欢迎。

  一位年岁较大的消费者告诉记者,他家里前年花了近8000元卖了一台34英寸的彩电,而现在到商场一看,这类彩电已经只卖4000多元了。他并不认为现在4000元的彩电与他家那台8000元买的彩电质量会有多大差异。另一位消费者则说,家电价格战到最后受益的肯定是消费者,他就是看到21英寸的彩电现在只卖1000多元了,所以来买一台放在卧室里看。也有一位愿意买“便宜家电”的消费者,对家电降价同时会不会也降低产品及售后服务质量的问题表示担心。

  而百货大楼有关人士的观点则是,不论人们对价格战如何评价,不论厂家特价促销的是老品或是库存机,但消费者买家电的花费会因此而少一大截是不争的事实。

  明年家电是一种什么态势?家电的价格战要打到多久?一贯坚持“不评价、不参与”价格战的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前日在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家电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一天不解决,价格战就一天不会停止。”杨总裁还告诉记者:“其实,每一次价格战,参战的厂家都会蒙受很大损失,一部分实力不强的企业也会在价格战中被淘汰出局。海尔推崇的是以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以及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发充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产品,来应对如火如荼的家电价格大战的策略。”

  长岭集团家电销售公司总经理李宝从就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法则略显“中庸”:“5%左右的利润率没法支持白色家电大规模的降价。但从长岭近期在成都、西安、重庆等地的促销活动来看,‘特价’对消费者的影响力的确不小。”“在产品产量增大或新旧换代时,会有价格调整。未来的家电市场,经济型产品的地位不可小视。”

  (本报记者郑华)

  □新闻背景

  家电一月战事录

  ●8月11日,康佳率先推出29英寸、34英寸主流产品最高幅度20%的降价,家电峰会宣告“土崩瓦解”;

  ●8月12日,长虹开闸放水,最高3000元的降价掷地有声,百货大楼的“龙旋风”同时吹起;

  ●8月16日,乐华彩电加入降价“战团”;

  ●8月26日,长岭冰箱的“特价促销”与华联的“回家行动”齐头并进,一颗颗“低价炮弹”震撼人心,海信宣布即日起“甩”卖100频道电视;

  ●8月27日,长虹、康佳在“华联”同店过招。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日确定将击落进入钓鱼岛无人机 中方回应
  • 体育NBA-霍华德15+17火箭4连胜 视频
  • 娱乐传崔永元正式离职央视 李咏:我也听说了
  • 财经人社部:望参保者自愿延长养老保险缴费
  • 科技智能家居:一个广阔的硬件创新市场
  • 博客翟华:日本人羡慕中国人英语水平高
  • 读书五马进京:一马当先的高岗为何绝望自杀
  • 教育内地生香港死亡遭污蔑被骂蝗虫 国考报名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
  • 张五常:科斯与我的和而不同处
  • 姚树洁:中国继续充当世界发展引擎
  • 张捷:从粮食角度理解当年柬埔寨灾难
  • 叶檀:指责星巴克暴利是愚蠢行为
  • 陈虎:央企副总年薪千万依据何在
  • 赵伟:上海自贸区比当年深圳特区难做
  • 钟炬:南沙新区有望成为改革排头兵
  • 马光远:诺奖得主希勒不懂中国房价?
  • 张庭宾:中国楼市泡沫最晚2015年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