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吉林森工被忽略的绩优成长股

2000年08月29日 11:11  中国经营报 微博

  吉林森工(600189)是由中国吉林森林工业(集团)总公司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由红石林业局、露水河刨花板厂、吉林省林业进出口公司和吉林省技术经济开发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后组成的。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是森林采伐和人造板生产。

  公司总股本2.85亿股,流通A股8500万股,1999年每股收益0.34元,净资产收益率10.96%。如果从公司未来发展情况预测利润,由于其主营正由森林采伐转向装饰材料,今后两年的业绩增长将比较显著;同时该公司的配股方案正在申报之中,配股价为7元~9元,和目前二级市场的价格相比并不算低,因此有可能在配股完成后在二级市场有所表现。

  森林采伐是业绩稳定的基础

  森林采伐属于资源性产业,年林木采伐量要受到国家计划的严格限制,每年的采伐指标由国家计委、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审核下达,且林业部在集团公司设有森林资源保护监督专员办公室负责监督,因此,公司的森林采伐业务不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只是基本保持现有水平。

  公司主要森林资源来自红石林业局,它拥有29.9万公顷的森林经营面积,林木总蓄积量4334万立方米,林木年纯生长量40万立方米,每年采伐约25万~ 30万立方米,这是公司利润的基本来源和保证。

  如果每年采伐量为30万立方米,每立方米木材的采伐成本按照310元计算,则其售价为600元~680元/立方米的市场平均水平时,毛利率约为50%,那么木材采伐业务年利润贡献在9000万~11000万元左右,这是公司业绩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

  装饰材料是利润增长点

  今后公司将转向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等装饰材料的生产,预计年增利润 4500万元左右,是公司业绩保持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公司在2000年5月26 日的董事会公告中称,已经累计投资2.27亿元用于露水河均质刨花板和红石中密度纤维板项目。

  露水河刨花板厂是一家中型国有企业,主要产品为“吉星牌”普通刨花板和贴面刨花板,年产量在5万立方米。产品质量较好,市场销售一直看好,年创利在 1000万元左右,是吉林森工的主要优质资产。

  今年6月9日公司又公告2000年配股资金投向之一为“新建年产5万立方米的均质刨花板项目”。与普通刨花板相比,均质刨花板的结构密度均匀、握钉力强、可表面雕刻,具有良好的加工功能,该项目预计2000年底建成投产。

  所有板材项目完成后,公司将拥有21万立方米的板材生产能力,在国内同行中,属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其中2001年各厂家的普通刨花板和均质刨花板利润贡献在1000万元以上,而中密度纤维板更达到2340万元以上。这还只是依据现阶段市场状况的估计数,实际运作情况可能要好一点。

  此外,公司在北京通州还投资了近1亿元生产浸渍纸、贴面刨花板和强化地板等,该项目预计2001年投产,年实现利润2500万元左右。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通化林产化工厂有一个1万吨粉状胶和2万吨的液体胶项目,2000年底投产。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是液体胶,国外市场较为流行粉状胶。吉林森工的粉状胶项目,目前尚为国内第一家。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利润贡献在500万元左右。通过以上分析,吉林森工在2001年业绩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二级市场表现

  该股发行价5.35元,1998年10月7日上市,当日收盘8.12元,1999 年7月曾经达到11.90元,涨幅不过50%。随后在将近10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反复构筑圆弧底部,股性比较温和。主力成本在9元以上,今年五一长假后跟随大盘调整,连续拉出七根阴线,最低探至9.05元,然后反身向上,形成了一个比较缓慢的上升通道,到目前为止,涨幅只有35%左右。按照2000年每股收益 0.35元计算,目前市盈率不到35倍,与其实际业绩配比,明显存在价值低估。

  从操作的角度看,该股近期刚刚创出历史新高,上升空间已经完全被拓展。周K线图中观察,短线还没有进入主拉升阶段,存在一定的反复,因此如果买入,可耐心吸纳,不必追高。而从中期走势上判断,属于典型的慢牛小庄特征,投资机会大于投机收益。(申银万国[微博]证券研究所 陈晓琳)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日确定将击落进入钓鱼岛无人机 中方回应
  • 体育NBA-霍华德15+17火箭4连胜 视频
  • 娱乐传崔永元正式离职央视 李咏:我也听说了
  • 财经人社部:望参保者自愿延长养老保险缴费
  • 科技智能家居:一个广阔的硬件创新市场
  • 博客翟华:日本人羡慕中国人英语水平高
  • 读书五马进京:一马当先的高岗为何绝望自杀
  • 教育内地生香港死亡遭污蔑被骂蝗虫 国考报名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
  • 张五常:科斯与我的和而不同处
  • 姚树洁:中国继续充当世界发展引擎
  • 张捷:从粮食角度理解当年柬埔寨灾难
  • 叶檀:指责星巴克暴利是愚蠢行为
  • 陈虎:央企副总年薪千万依据何在
  • 赵伟:上海自贸区比当年深圳特区难做
  • 钟炬:南沙新区有望成为改革排头兵
  • 马光远:诺奖得主希勒不懂中国房价?
  • 张庭宾:中国楼市泡沫最晚2015年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