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评选工作于2023年6月20日正式启动。
候选理论名称 | 主要贡献人候选人 | 详情 |
---|---|---|
灰色收入理论与实证研究 | 王小鲁 | 查看介绍 |
比较产权研究的若干启示与假说 | 黄少安 | 查看介绍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研究 | 蔡继明 | 查看介绍 |
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改革研究 | 贾康 | 查看介绍 |
以金融市场率先改革开放推动中国整体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探索与研究 | 蔡重直、吴晓灵等 | 查看介绍 |
关于通货膨胀的粘性预期假说与理论分析 | 李拉亚 | 查看介绍 |
区域发展与平衡的空间政治经济学 | 陆铭 | 查看介绍 |
中国人口转型与人力资本理论 | 张俊森、赵耀辉、姚先国 | 查看介绍 |
中国二元经济发展、人口红利和刘易斯转折点研究 | 蔡昉 | 查看介绍 |
基于内需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与政策研究 | 刘志彪、吴福象 | 查看介绍 |
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研究 | 韦森 | 查看介绍 |
“金融-科技-产业”对接提效助推产业升级理论 | 杨再平 | 查看介绍 |
国有(公有)经济比重内生决定理论 | 平新乔 | 查看介绍 |
管制内生性理论 | 朱恒鹏 | 查看介绍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理论研究 | 华生 | 查看介绍 |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体发展理论 | 杨承训 | 查看介绍 |
时间 | 流程 | 说明 |
---|---|---|
6月20日-8月1日 | 候选经济理论推荐 | 面向学界公开征集候选理论 |
8月2日-8月10日 | 候选理论审核 | 学术委员会对推荐理论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进入候选理论公示环节 |
8月11日-8月20日 | 候选理论公示 | 候选理论在新浪“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专题页面进行公示 |
8月21日-9月19日 | 第一轮专家投票 | 邀请200多位著名经济学家、国内经济类高等院校、经济研究机构、有影响力的学术刊物和经济传媒机构专家参与评审,通过邮寄、邮件等方式进行记名投票 |
9月20日 | 第一轮投票计票 | 仅对理论进行投票,得票数居前两位理论,进入第二轮投票 |
9月23日-10月20日 | 第二轮专家投票 | 既对理论进行投票,也对相应的主要贡献人进行投票。每一表决票只选择一个理论及相应的最多可选择3个主要贡献人 |
10月21日 | 第二轮投票计票 | 两轮评选均在公证机构见证下,进行公开唱票、计票,并确定获奖理论及主要贡献人 |
11月 | 发布评奖结果 | 在拜访获奖人后,正式公布最终获奖者 |
11月 | 颁奖典礼 |
| 2023-06-19 13:53:1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