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租宝事件后中国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

2016年02月15日20:54    作者:I外投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 专栏作家詹姆斯-厄里(James Early,撰稿人,I外投CEO)[微博]

  e租宝事件唤醒中国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看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可能挽救了行业欺诈引发的更大损失。监管将提高进入门槛,希望P2P会遵循类似的经典新行业模式:开头有成千上万的进入者,最后只剩少数优胜者站着活下来。

  1886年1月29日,两位此前从未谋面的德国人Karl Benz(奔驰)和Gottlieb Dialmer(戴姆勒)分别同时申请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专利权。Dialmer在1900年去世,未能看到自己的公司与奔驰公司于1926合并,创建梅赛德斯-奔驰公司,不过他确实看到了汽车工业狂热的开端。

  在大多数人想来,汽车业是由十几个诸如丰田、通用、奔驰和现代这样的大公司主导的。20世纪早期,大约2000个汽车制造商进入又离开该行业。这是典型的新行业模式。20世纪中期的航空业也是如此。90年代后期的互联网公司也上演过同样的故事。现在,中国互联网金融业正经历相同的过程。

  这里存在危险。新行业领域推动人类向前发展。他们非常兴奋,往往兴奋过度。无数新公司和投资人如潮水般涌入这个市场,淹没了本来的高回报。沃伦-巴非特曾开玩笑说,如果有资本家出现在20世纪早期美国的基蒂霍克(第一架飞机飞行的地方),他将射杀发明家奥维尔-莱特,以挽回投资人将来的损失。

  目前资本正疯狂涌入中国互联网金融业。京东刚筹措66.5亿人民币投资互联网金融。据报道,蚂蚁金服(前身为支付宝)正融资15至40亿美元,随后将可能争取上市。平安持股49% 的陆金所在最近一次融资后估值达到190亿美元。腾讯持股30% 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据称正打算融资4.5亿美元。甚至P2P贷款公司宜信旗下的宜人贷也成功在纽交所上市,虽然只获得数额不大的8200万美元。

  这样的热度正常吗?还是说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玩家将留下一连串受伤的投资人和浇灭的期望。

  我们大致可以将互联网金融投资分为三类:

  1) 金融科技

  2) “个人对个人”(P2P)借贷

  3) 在线平台,或其他大型公司(比如,京东、蚂蚁金服、微信、百度和小米)在金融领域的分支。

  金融科技与其他二者相关,但金融科技投资趋向风投的小额投资。公司的重心更集中于技术和研究。如果说风投已看到比特币的成功,并决定这种金融技术将成为下一个热点有点过于简单化,但也不能说简单化得特别过头。金融技术非常热,就未来回报而言应有所警示。无疑,有些金融技术公司会走运暴富。但这些赢家的投资收益是否会超过输家的投资损失,或还有多久才能实现这些收益(如果确实等到收益的话),都还不确定。

  P2P借贷在线平台之间的区别在于:进入壁垒。这是所有商业战略课堂所教授的传统经典概念。

  P2P的进入壁垒比较低。到目前为止,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创建一个P2P借贷公司。几乎任何人都听到这样一个说法:网贷之家说的,中国3800家P2P借贷公司中1200家有问题,也就是说,这些问题公司要么已关门歇业,要么已携投资人的款潜逃。

  Zennon Kapron的Kapronasia.com公司专门研究中国互联网金融。Zennon的话颇有先见之明,他正好在e租宝欺诈曝光前几天说过:

“我认为,P2P借贷马上就会有一次行业清算。他们承诺给予高额回报,但我们会看到这些平台将出现一大推失败案例…这些产品是靠资本维持的,是不能持续的。他们原保障能保收益同时保本 …P2P借贷平台不会破产。贷款有可能收不回来,但平台不会破产。因此,这些失败案例失败的原因是事情做错了。 ”

  许多责难可以归因为借贷人和P2P公司间不断升级的恶性循环。基于市场的投资在中国相对较新,因此风险和回报概念还未能渗入参与者的直觉。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已明显放缓,对不切实际的高额回报的期望依然普遍存在。因此,为了获得市场份额,激进或缺乏道德的P2P平台通过许以不可能达到的高回报来维持幻想,而这样的高回报不可能来自健康、持久的商业模式。最乐观看,这些声名狼藉的P2P借贷公司是将风险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最糟糕的情况是发生对消费者的刻意洗劫。

  P2P:资金的避风港,还是庞氏骗局?

  大型P2P借贷公司相信是安全的。大多数看上去是安全的。诸如陆金所、宜信及其他那些运作经验丰富、声誉良好的管理团队是不错的。他们对大众比较透明。e租宝看上去也曾如此可信,它在中国到处做广告,可却骗了90万人约500亿人民币。对那些损失钱的人来说,它的倒闭是拙劣的。讽刺的是,通过大力曝光不受监管的P2P借贷的危险性,e租宝事件唤醒中国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公平地说,已经在调查该公司)看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可能挽救了行业欺诈引发的更大损失。

  监管将提高进入门槛,但希望P2P会遵循类似的经典新行业模式:开头有成千上万的进入者,最后只剩少数优胜者站着活下来。

  大平台:你已在我们的系统中,为什么不试试我们的金融服务?

  平台公司—蚂蚁、百度、腾讯、京东—有所不同。他们有现金、庞大的用户基础,管理能力强。他们的逻辑很简单:既然每个人都已经在他们的平台上,增加金融功能和金融产品很合理。这是方便战略。如果一个人每天要花半天在微信上,为什么不能通过APP支付电话账单或购买理财产品呢?

  这些平台公司比P2P公司容易做生意多了。他们已建立了可靠品牌。他们吸引顶尖人才,有能力在创新方面冒些风险,他们不需要依靠互联网金融业务生存。他们大多可以利用大数据优势。他们的金融业务运营重点倾向于支付或者财富管理,这些仅仅作为对母公司业务的补充,不需要以大幅度创新取胜。

  但一些平台也不那么理直气壮,他们长期维持不现实的回报预期以争夺市场份额。支付宝账户5%年收益的日子已远去,但行业的热度不减。随着中国消费者经验越来越丰富,行业监管越来越完善,不可持续的定价将被逐出P2P市场。在大平台的细分市场可能会持续更久,因为他们有更多资本可以打价格战。

  平台的长期风险在于中国金融服务的消费者正变得越来越成熟,在选择财富管理产品时,除了方便他们也开始有更多需求。一些平台可能已为此做好准备,另一些还没有。平台激烈争夺用户,但还没到一家独大到能排挤其他的程度。此时此刻在这个行业中,当大量投资涌入,要看到预期的收益仍不能很肯定。到目前为止,最聪明的赢家是中国的金融服务消费者。

  此外,想了解一只最值得现在投资的股票吗?请访问以下链接获取专业美股专家对这只股票的深度分析报告。http://www.iwaitou.com/landing/xianzaimairuzuijiaheimagu/?pk_medium=Article&pk_source=Sina&pk_campaign=20160216__#1-Ugliest-Stock

  (本文作者介绍:I外投,您的美股资讯与投资专家,官方网址:http://www.iwaitou.com)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李兀 SF053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I外投 互联网金融 P2P e租宝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开放封闭小区是一个英明决策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战胜贫困还得靠科技进步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2016年投资时还应降低预期 政府和地产商都不愿意房价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