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金融评测室综合用户体验、功能服务、性能安全、发展创新4大维度,327项细分指标对浙商银行手机银行App“浙商银行”进行全扫描,最终给予76.550分(总分100)。
与上届评测时相比,浙商银行App不断更新迭代,打造了“浙银善行”公益栏目,优化了手机号转账等功能,改进了对基金等产品的搜索体验,但与同业仍存在差距,客服互动的提升也不够明显,“理财”等核心栏目诸多痛点未解。特别是,用户购买产品后的交互体验、受阻后的接续引导依然不够完善,隐私保护水平也待提升。
即便是升级后的6.0版App,虽然增设了“信用卡”频道、优化了“理财”频道,但功能服务的迭代深度不足,搜索、客服互动体验以及操作遇阻后的交互尚未实现根本性优化,仍需系统梳理用户旅程、重点突破体验瓶颈。
评测报告

评测分析
浙商银行APP评测分析:
与上届评测时相比,浙商银行App不断更新迭代,打造了“浙银善行”公益栏目,优化了手机号转账等功能,改进了对基金等产品的搜索体验,但与同业仍存在差距,客服互动的提升也不够明显,“理财”等核心栏目诸多痛点未解。特别是,用户购买产品后的交互体验、受阻后的接续引导依然不够完善,隐私保护水平也待提升。
即便是升级后的6.0版App,虽然增设了“信用卡”频道、优化了“理财”频道,但功能服务的迭代深度不足,搜索、客服互动体验以及操作遇阻后的交互尚未实现根本性优化,仍需系统梳理用户旅程、重点突破体验瓶颈。
用户体验(31.025分/40分):搜索互动有提升也有差距,交互体验亦需进一步完善
浙商银行App本行用户输入手机号、短信验证码(可直连运营商验证),进行身份校验、人脸核验、设置登录方式后完成注册;非本行用户暂不支持注册手机银行,可以选择开通游客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本行用户注册中没有设置登录密码步骤(要求至少设置一种快捷登录方式),这会导致用户更换手机登录时输入密码变成无效步骤,并非行业通行做法。

登录方面,浙商银行App支持手机号/身份证号/账号登录,也支持微信、Apple ID授权快速登录。同时,App基于机型支持面容、指纹、手势等快捷登录,且切换比较便捷。若用户想更换登录账号,App支持切换账号;若用户忘记登录密码,App支持在线找回。
与上届评测时相比,浙商银行App底边栏延续了“首页、财富、生活、我的”四大频道。具体来看,“首页”自上而下分为“导航、置顶功能、常用功能、专区推荐、推广图、公告+各个推荐楼层”。其中,“常用功能”沿用了“9+1”的十宫格模式,用户点击“全部”既可以浏览/查找全部功能,也可以自定义5-9个常用功能,但与置顶功能的排重依然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首页”频道导航栏将“在线客服”放置在“更多”并不是很便捷;“我的”频道“我的常用交易→全部”也保留了编辑“首页→常用功能”的权限,不够合理。
目前,浙商银行App已从5.0版升级到6.0版,底边栏调整为“首页、信用卡、财富、生活、我的”五大频道,但常用功能的自定义逻辑没有改进。
搜索互动方面,浙商银行App各频道均设有搜索入口,用户可以查看搜索历史、搜索推荐和热销榜单,支持对功能、产品、生活、社区等搜索。用户输入关键词,直接推荐搜索结果;与上届评测时相比,理财、基金等产品的搜索水平有所提升;用户搜不到结果或对搜索结果不满意,可以向客服提问/反馈意见(增加了关键词代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App搜索互动在迭代升级中新增了“你可能想找”,但与同业相比仍存在三方面差距:一是,在众多关键词测试中,诸如“电子账单发送”已有功能、“云信贷”主推产品等搜不到匹配结果;二是,虽拓展了对生活、社区等内容的搜索,但“热搜排行榜→生活”推荐的很多商品依然搜不到结果;三是,智能分析能力尚需强化,类似“账户明细”功能点仅支持精准搜索词,而“交易明细”等用户高频使用的同义词却无法触发关联功能。

客服互动方面,浙商银行App各频道均能找到客服入口,转账汇款、理财等核心栏目匹配了客服,但其他功能触点的客服覆盖率、差异化匹配尚不充分。具体来看,“在线客服”整合了常用功能点、热门问题和Red0客服入口(进入客服有明显的加载时滞)。其中,智能客服“提问→回复→赞/踩”逻辑尚可,但“踩”之后没有更进一步的提示;对于部分提问,智能回复可以直达功能点(覆盖度仍可提升),但有一些问题答非所问。

同时,用户输入“人工”等关键词也可以在8:30-22:00转接人工客服,服务中可以传图片/发表情、中途暂时退出,服务后可以进行评价。遗憾的是,在多次测试中,即便“排队0人”的情况,人工服务接通也需要一定的等待时间;服务评价之后的交互也可简化。
消息互动方面,浙商银行App“消息中心”整合了消息、待办两大类,支持对各类消息通知进行设置、一键已读等。其中,“消息”包含了浙银公告、动账通知、业务提醒等多项内容——用户每一笔动账交易, App可以推送动账通知,每笔通知可读性尚可(消费看不到商户等),也可以查看单笔详情(略遗憾的是,诸如理财/基金交易看不出产品);“待办”则以金融日历的形式提示了预约转账等事项,支持手动添加/编辑/删除待办事项,不过诸如网点预约、存款到期等提示不够充分。
便捷互动方面,浙商银行App支持搜索中语音输入、客服中语音输入,设有“浙e办”远程银行服务,暂不支持添加小组件等。
用户管理方面,浙商银行App“我的→设置→个人中心”支持更新证件有效期、预留手机号等个人基本信息;“我的→设置→安全中心→密码管理”支持修改登录密码等,也支持注销手机银行,且注销旅程比较简便。
交互体验方面,浙商银行App“首页”可以快速找到转账汇款、我的账户等常用操作,且常用操作之间进行了一定的交互。常用旅程中,用户提交理财/基金产品购买申请之后的交互体验有待提升,大段的文字说明导致用户难以快速捕捉关键时间节点,而同业通常采用时间轴可视化方式进行有效提示。
若用户旅程受阻,App给出了一定的提示,但下一步接续引导仍有提升空间:在转账汇款、购买产品等核心业务流程中,用户输入密码错误时均需经过“确认”提示环节方可重新输入密码,虽相比上届评测不用再删除旧密码但依然不如同业便捷;若用户截屏,可以“求助反馈”(仅接入智能客服,相关旅程不够完备)。

在反复测试中,App部分交互设计也有提升空间,比如“短信动态码已发送”等系统提示比较冗余、降低了交互效率。此外,“e家银商城”存在异常店铺没有及时下架的情况等。
与上届评测时相比,浙商银行App进行了迭代升级,优化了频繁的强制更新策略,改进了对基金等产品的搜索体验,但与同业仍存在差距,客服互动的提升亦不明显。此外,用户购买产品后的交互体验、受阻后的接续引导依然不够完善。
即便是升级后的6.0版,无论是“首页→常用功能”的自定义逻辑,还是搜索、客服的互动体验,亦或是操作遇阻的交互体验,这些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仍需系统梳理用户旅程、重点突破体验瓶颈。
功能服务(27.950分/35分):账户明细有提升也有不足,“理财”等栏目痛点未解
账户管理方面,浙商银行App“我的账户”可以查看已绑的本行及他行账号,也可以添加/删除银行卡。对于单张浙商银行借记卡,用户可以查询/复制卡号、查余额、查明细,也可以进行卡片管理——包括快捷支付管理、银联免密免签,以及修改账户密码(仅限二代UKey用户)、一键锁卡和账户挂失等。略遗憾的是,ATM/POS限额等与银行卡相关的功能并未进行整合。
具体到“账户明细”,App支持查询2004年8月8日以来的明细(单次查询时间跨度不超过1年),且明细列表进出项、必要信息比较清晰,列表可读性较上届评测时有所提升——不过基金/理财购买依然看不到产品名称(即便点开单笔详情也无法查看)。同时,App支持按币种、交易金额、交易类型进行筛选(交易维度仍有细化空间),也支持按户名/账号/摘要进行搜索(不过搜索交互体验有待提升,测试中部分交易也无法搜到结果),还可以申请发送电子账单。

资产负债视角,App“资产总览”支持查看总资产/总负债情况。其中,“总资产”统计类别比较全面,提示了在途资金(部分交易),但冻结资金的提示不充分,仍有提升的空间。
转账汇款方面,浙商银行App支持银行账号转账、手机号转账,也支持查看转账记录、管理收款人、设置转账限额等。具体到“手机号转账”,部分用户绑定手机号之后(非默认卡),无法查询到绑定的浙商银行卡。
“转账记录”支持查询近1年的记录,列表可读性尚可,支持按户名、账户、手机号等筛选相关记录;单笔转账记录可以查询详情,支持查看/分享转账凭证、查看与TA的往来记录(可读性一般),以及再转一笔。
“收款方管理”支持添加/编辑/删除收款人,也支持按姓名、卡号、开户行搜索收款人;“转账设置”支持设置手机银行转账限额,且相关说明和管理尚可,但单设的“非柜面交易限额”反而增加了普通用户的理解难度。
同时,App支持预约转账,也支持资金归集(大额转入)。快捷转账方式上,App支持最近收款人快速转账、复制卡号转账,暂不支持多人转账等;语音转账在测试中多次出现“启动识别服务失败”的情况。
浙商银行App“财富”频道顶部展示总持仓金额(点击“资产总览”可查看详情),下方十宫格模式推荐了各项产品和服务——涵盖了增鑫宝、理财、基金、券商资管、资金信托、保险、存款、贵金属、债券、个人养老金等,也可以进行合格投资者认定、财富诊断。略遗憾的是,频道首屏看不到主推产品,“风险测评”也可以增加单独功能点。(值得一提的是,6.0版App“财富”频道有所优化,顶部已可查看持仓大类、昨日收益等)
具体到“理财”栏目,顶部标签栏分为“产品、持仓、推荐”三个签页。其中,“产品”分为本行理财/代销理财两大类别,筛选/排序/搜索逻辑尚可;具体到单只理财产品,详情页建设尚可(仅能分享无法加入自选)、购买旅程一般。“持仓”可以查看持有金额、待确认金额、昨日收益,也可以查看持有中、委托中的产品列表,但“交易明细”仅可查询确认成功的交易。“推荐”采用列表形式推荐了几款产品,评测中经常出现“推荐产品已售罄”的空白列表状态。
与同业对比,“理财”栏目存在两大痛点:其一,“理财-产品”仍停留于无差异化陈列的“产品超市”模式;其二,“理财-推荐”的推荐逻辑也不清晰。二者叠加导致产品推荐的精准度与转化效率较低,即便在App升级至6.0版本后,这一问题仍未获得实质性改善。
另一个“基金”栏目顶部标签栏分为“产品、持仓、自选”三个签页。其中,“产品”进行了系统化建设,“基金超市”囊括的产品比较丰富,支持搜索、筛选和排序;具体到单只基金产品,详情页建设尚可、购买旅程一般(交易受理后对关键时间节点的提示不够清晰)。“持仓”支持查看基金总资产(提示了待确认交易)、收益情况以及持仓列表(列表有优化空间),但“预受理”的相关逻辑有提升空间。
“保险”栏目建设一般,用户想了解产品要先确认投保告知,并不符合用户习惯。贵金属、债券栏目建设尚可,个人养老金栏目建设一般。此外,用户购买理财产品时可以添加理财经理企业微信进行咨询。
同时,“存款”栏目上线了定期存款、通知存款、惠存、大额存单(可转让)、结构性存款、汇利加等多款产品,存款购买比较顺畅,也支持查看“我的存款”情况。
贷款方面,浙商银行App“贷款”栏目上线了云信贷、云闪贷等消费贷,数易贷、数智贷等经营贷,支持查看贷款情况等(无贷款记录的提示有待优化)。
信用卡方面,浙商银行App“信用卡”栏目既支持申卡、激活、挂失等卡片服务,也支持查账、还款、分期等账务服务,还可以查权益等。略遗憾的是,卡片申请流程一般。(6.0版App已将“信用卡”栏目拓展为频道)
支付服务方面,浙商银行App接入了云闪付网络支付服务,支持扫一扫、付款码/收款码,可以更换支付卡、设置小额免密等。
网点服务方面,浙商银行App支持网点查询、预约取号(可以查看预约记录和取消预约),也支持预约取现。
生活服务方面,浙商银行App“生活”频道用多宫格模式推荐了商城购物、充值缴费、乘车码、积分兑换、云影票、党费缴纳、本地生活、共富生活、车生活等服务。值得注意的是,“e家银商城”系主要经营阵地,衍生了福利专区、共同富裕、集采专区、拼团特惠等多个板块;“缴费中心”支持党费交纳、手机充值、部分城市水电燃气等生活缴费等;商旅出行、便民服务、城市服务场景也有所涉及。与同业相比,“生活”频道特色不足、吸引力一般。
同时,App“首页→全部→生活服务”也设有“热门活动”,但活动丰富度和运营水平均不算成熟;“首页→全部→浙银善行”整合了爱心捐赠、爱心锦鲤等公益活动。
此外,浙商银行App针对代发工资客群建设有“代发工资专区”,针对私行用户建设有“私行专区”等。
与上届评测时相比,浙商银行App优化了手机号转账等功能,打造了“浙银善行”公益栏目,账户明细有一定提升但亦有不足,“理财”等核心栏目诸多痛点未解,活动丰富度和运营水平有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6.0版App增设了“信用卡”频道、优化了“理财”频道,但功能服务的迭代深度不足,上述问题也未获得实质性改善。
性能安全(12.325分/15分):
性能安全主要包括基础安全设置及安全检测、隐私保护、性能检测三大板块。
基础安全设置方面,浙商银行App适时启用安全键盘,超时登录会自动退出,多次输错密码会触发账户冻结等;同时,App支持查看上次登录时间,管理常用设备,iOS端关键页面的防录屏/防截屏设置不够完善。另据新浪金融评测室技术支持“爱加密”提供的渗透测试报告显示,浙商银行App在4大类9个漏洞检测中没有检测到风险点。
隐私保护方面,浙商银行App首次打开明示隐私政策,标明了隐私政策发布、生效日期,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及用户权益保障的说明相对完备。同时,App支持支持撤销同意隐私政策、开启/关闭个性化推荐,也支持第三方授权管理等。另据新浪金融评测室技术支持“爱加密”提供的合规评估报告显示,浙商银行App(Android端)在7项检测中有4项不合规、iOS端有1项不合规。
性能检测方面,新浪金融评测室技术支持“博睿数据”提供的数据显示,浙商银行App平均启动时长不及同业平均水平,重要页面响应时间也不如同业。
发展创新(5.250分/10分):
近年来,浙商银行不断优化升级个人手机银行,并于2024年发布了手机银行6.0版本,践行善本金融打造“浙银善行”栏目,拓展分行专属特色金融服务,优化注册登录、转账汇款、账户明细等功能。截至2024年6月30日,浙商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客户数665.09万户,同比增长18.40%。
从适老化发展的角度看,浙商银行App切换到“长辈版”比较便捷:底边栏设置“首页、我的”两个频道。长者在“首页”可以一眼看到可用余额,可以快速找到账户明细、转账、理财、存款等常用功能,也可以进行快速转账、话费快充、网点服务,且转账、查账进行了一定的适老设计(略遗憾的是,存款等适老化不够充分)。同时,长者可以在“首页”找到“在线客服”(适老化不足),也可以在“我的”找到“一键求助”拨打电话,整体客服的适老化服务逻辑尚需梳理。此外,用户可以搜索功能或产品(支持语音搜索),也可以查看消息中心,但相关功能尚未完成适老化改造。
从多渠道发展的角度看,“浙商银行”微信服务号提供“信用卡&个人、小微&公司、招聘&服务”三大板块服务,支持借记卡账户查询、接收交易提醒、求助人工客服等;“浙商银行”小程序支持查询账户明细、信用卡账单以及网点预约。
从运营发展的角度看,浙商银行App根据用户AUM月日均值设置了“U1-U7”七大会员等级,但权益体系的梯度化设计、持续化运营等与同业尚有差距。内容运营方面,App“财富社区”虽然涵盖了一些市场观点、投教专栏等内容,但缺乏与理财、基金、保险等金融场景的融合。
从App发展和创新来看,浙商银行App不断更新迭代,并于2024年9月发布了6.0版。从用户体验的维度看,App进行了迭代升级,优化了频繁的强制更新策略,改进了对基金等产品的搜索体验,但与同业仍存在差距,客服互动的提升不够明显,特别是用户购买产品后的交互体验、受阻后的接续引导依然不够完善;从功能服务的维度看,App优化了手机号转账等功能,打造了“浙银善行”公益栏目,账户明细有一定提升但亦有不足,“理财”等核心栏目诸多痛点未解,活动运营的丰富性和特色度有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升级后的6.0版App增设了“信用卡”频道,优化了“理财”频道,但功能服务的迭代深度不足,搜索、客服的互动体验以及操作遇阻后的交互体验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尚需系统梳理用户旅程、重点突破体验瓶颈。
(测试版本为5.2.7版,安全检测、隐私测试数据由爱加密提供,性能测试数据由博睿数据提供,评测截止日期2025年3月3日)
备注说明
备注说明: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金融作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已日益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为新形势下的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发展方向。
作为银行触达和运营客户最重要的渠道,手机银行App已逐渐成为各大银行数字化转型成果的集大成者。如何打造极致体验,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如何实现差异化发展,已成为银行App转型探索的重点方向。
过去几个月,新浪金融评测室根据已获多方认可的评测标准,通过初测、复测、交叉评测等5轮测试,综合用户体验、功能服务、性能安全、发展创新4大维度、327项细分指标对23家手机银行App进行全扫描。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邮件money@staff.sina.com.cn;电话010-6267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