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中国企业家》2004 > 正文
 
天价宾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2日 10:22 中国企业家

  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坐在宾利里哭泣

  文/本刊记者 边杰

  最昂贵的轿车

中行新上网抵债资产 理想系列写字楼热租中
无线精彩 无线雅典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轻轻踩一下油门,身下这辆身躯庞大、重达2.6吨的铁家伙立刻欢实起来,双涡轮增压6.75升V8发动机发出沉闷而有力的轰鸣,迅速在路上奔驰起来。Ettington公园里风景优美,绿树成荫,但开车者手握着方向盘,无暇顾及这些美景,想到自己开着的是价值几百万元人民币的汽车,内心便感到责任重大。在紧张和慌乱中,还没有来得及品味“出类拔萃的性能、精炼而雷霆万钧的引擎动力、无与伦比的英式豪华驾车乐趣”,目的地到了。

  这是记者2004年6月29日在英国一个叫Ettington公园里开宾利雅致车的感受。在国内媒体一轮高过一轮的宣传热潮和大众的口耳相传中,“世界上最豪华、最昂贵的汽车”这一名头让人觉得这堆金属玩意儿富贵逼人。而在国内的几次车展中,宾利的每次出场都轰动一时,人们看着、摸着已经被工艺化的车身,以及车内那些豪华的装饰,或啧啧称奇,或眼露羡慕之色,但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它的价格,从几百万元到上千万元—车的价格已经超出了刚刚过上小康日子、正筹划着买车的人们的想象。每次车展之后,那些宾利车都会被神秘的买家买走,让这个豪华的财富童话有了一个让人幻想的结尾。

  2004年6月底,记者来到距离曼彻斯特30多公里的克鲁郡(Crewe),在宾利车的工厂目睹了一辆辆宾利生产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掀开天价宾利的神秘面纱吧。

  就像大多数英国的小镇一样,克鲁有着典型的欧洲乡村风光,温带海洋性气候让这里的原野绿油油,风景迷人。宾利的工厂从1946年起就静静地坐落在这美丽的原野中,经历着风风雨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工厂是德国大众公司投资了5亿英镑改造过的,与想象中的古色古香的情境有很大区别。工厂的现代化程度也很高,也是现代化生产流水线,不过,宾利的生产线移动很慢,每分钟才6英寸,因为有大量的手工操作,这也是宾利一直坚持并引以为豪的地方所在。

  据说每辆宾利要花上16个到20个星期才能完成,所有的宾利都产自这家克鲁的工厂,并由经验丰富的工匠以手工装嵌而成。车身在流水线上经过冲压、焊接、组装之后,进入手工操作程序,包括喷漆、安装内饰等。宾利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台宾利车身的油漆都经过15次喷漆处理,单是出厂前的最后打蜡及抛光程序就得由专人花上10个小时以人手打磨完成。

  在木料车间,记者看到经过精心挑选的胡桃木、鸟眼枫木、橡木及黑木,工匠们精心加工着这些木头,要保证车内仪表板及车厢木饰的花纹左右完全对称。这些木料都是从树龄上百年的树的根部层层剥下来的,不经上色,工匠用最原始的方法蜂蜡打磨8次,直至表面光滑如镜,天衣无缝,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两个星期。

  宾利另外自豪的地方是他们对皮革的加工。宾利的方向盘由技术熟练工人用15个小时精心把皮革缝纫在上面,而车内其他地方的装饰需要400片皮革部件,这些皮革都是选用北欧的牛的背部的皮作为材料,因为这个部位的皮质最好。每台宾利最少需要15头牛的皮来完成装饰。

  标准型的宾利在工厂完成后,如果买主需要特别定制,就送到也在厂区的另一家工厂—宾利Mulliner,加上买主所需要的一些设施,也许是超大屏幕液晶电视、防弹玻璃和车身或者其他别的奢侈玩意,如此这般,世界上最昂贵的汽车就这样产生了。

  神秘的车主们

  宾利的买家们一贯身份神秘,他们要么有着显赫的权势,要么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

  宾利这样描述他们的买主:个人资产在2000万美元以上,已经拥有4辆到5辆轿车,绝大多数是男性,对品牌有非常高的忠诚度。中东的王室成员、日本天皇、泰国国王等权势显赫之人,以及中东的石油大亨、美国、欧洲的富豪以及中国和俄罗斯的财富新贵们都是宾利的座上客。

  宾利一贯对车主的真实身份守口如瓶,但有两个英国人却是他们大肆宣扬的。一位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2002年女王登基50周年庆典时,乘坐的是宾利车“State Limousine”,并且宾利从此取代了劳斯莱斯作为英国皇室惟一指定的汽车品牌。宾利为此专门制造了一辆跟女王的座驾一模一样的模型,摆放在其Mulliner工厂的展厅里,还煞有介事地在车顶安放了一尊王冠。这辆车车体十分高大,为了体现皇家的尊贵,车顶设计得比女王的身高略高,这样女王上车时就不用低头了。每个来访者看见这辆车时,对宾利的好感和尊重是不言而喻的。

  另一位让宾利值得炫耀的买主是英国足球明星贝克汉姆,在转会皇家马德里之后,贝克汉姆付了6000英镑的定金为妻子维多利亚定购了一辆最新款的宾利GT跑车。这辆车售价110000镑,时速可以达到200英里/小时。虽然宾利为卖给贝克汉姆的这款车做的广告是:“它有和法拉利一样的动力,但是又像劳斯莱斯一样华贵。”但这辆车并没为贝克汉姆带来好运气,在2004年的欧洲杯上,小贝射失点球,葬送了英格兰。

  宾利最引以为傲的是雅致728,即在标准型宾利汽车上加长了728毫米。2003年生产的3辆雅致728都卖给了中国市场。在宾利的Mulliner工厂的车间里,记者见到了两辆定做的雅致728,买主分别是中国和俄罗斯的富豪。

  这两辆车都是价值上千万元人民币的家伙,下面的装备清单大致可以看出车的豪华程度:前后座之间有可隐藏的24寸超薄液晶电视,有先进的DVD设备及杜比环回立体声音响,后座中间安放有传真机,有先进的卫星导航系统,还有精致的酒杯柜(内放4个水晶杯)、中央冰柜、高级核桃木折合式餐桌等,俨如一个款待贵宾的豪华会客室。后座的空间非常宽敞,有两个座位平时是折叠起来的,打开后可以四个人围坐在一起。车内的装饰十分考究,后座上有一个可上下调节的小枕头,那位俄罗斯人还在后座椅上绣上了自己的族徽。

  很多买主有许多有趣的需求,宾利的原则是“只要不违反法律就满足客人的需求”。有一位中国买主要求在车内安装一台微波炉,中东王室成员要求副驾驶的位置车顶高,以免碰着头饰,还有一位中东富豪是残疾人,要求把座椅设计成可以平移出车体的,方便他从轮椅上直接坐上去。一位美国富豪要求把宾利车的塑料油箱盖换成贵重金属的,宾利后来满足了他。不过,这位富豪为这个小小的油箱盖付出了3000英镑的代价,在中国,这相当于一辆奥拓整车的价格。

  宾利雅致一年的产量在800辆左右,2003年有55辆卖到了中国。不过,使人们略感疑惑的是,这些神秘的车主们在刻意保持低调的同时,却又在购买如此张扬的轿车。

  天价的秘密

  尽管是那些神秘的买主在购买这些世界上最昂贵的车,也许他们对一掷千金毫不在乎,但宾利为什么能够卖到天价?人们在艳羡的同时,也不禁提出这样的疑问。

  2004年6月,在北京国际汽车展期间,憨厚的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揭黑”说“600万元一辆的宾利,其真正成本只有100多万。”此语一出,业界哗然。李书福说自己在伦敦看过宾利的专卖店,买的人并不多。人们在感叹李书福像《皇帝的新衣》上的那个小朋友一般可爱的话语时,也试图得到宾利为何如此昂贵的答案。

  但宾利在中国保持了沉默。在宾利工厂,当记者提出同样的问题时,宾利品牌总监Derek Davies这样回复李书福的质疑:“要是利润率有这么高,我们就乐死了。我没法给你们详细的成本和利润数字,这两天你们也看了,我们的用料是如何的讲究,从皮革、木纹、有经验的技术工人,他们的成本,包括每辆车制造需要的时间,这都需要成本。手工是我们一定要坚持的,如果放弃的话,宾利感性这一块的价值就没有了。

  “像雅致系列,我们一年只有700辆-800辆的产量,我们在工艺、技术、用料也许有一样的地方,但他们(其他豪华车厂商)一年的产量可能是多少万辆,跟我们不是一个数量级。我们有同样的付出,但产量非常少,他们是有条件把成本分摊下来的。”

  宾利在向外界解释自己的车为什么会卖天价时,往往会给出这样的一组数字:生产一辆欧陆GT需要180小时,如果进行另外的改造,需要400个小时,几乎是全手工制作的雅致加长450需要2500小时,他们刚刚做了一辆防弹车花了4600个小时。这些数字对一般人来说没什么概念,宾利的意图是用来说明自己是怎么精雕细刻一辆车的,自己的生产成本是怎样增加的。但这种说法可能会让一些小企业主感到不公平,宾利十多个工人花一个月时间制造出来的一辆车,它的价格和利润相当于一家50来人的小公司一年的销售收入和利润。

  宾利公关经理Janette Green女士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解释宾利的天价,她说:“宾利卖给世界的实际上是一种汽车文化和一种生活方式。”Janette Green所说的汽车文化是指宾利创始人W.O.宾利(Walter Owen Bentley)在1919年创办宾利时的理念,这个出生于伦敦的汽车天才和着迷机械的狂热分子,从赛车开始喜欢上了造车,并坚持“创造卓越、极速之车中极品”的造车理念。85年来,宾利一直在造“最豪华、最快速”的汽车。

  但不幸的是,W.O.宾利的造车理念在岁月的流逝中却遭遇了严重的挑战。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1931年宾利被劳斯莱斯以12.5万英镑买下,宾利的生产线也在1946年迁到克鲁郡。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宾利依然倔强地坚持着豪华、奢侈、精雕细刻式的手工生产方式。宾利轿车虽然还是世界上设施最豪华、品牌最名贵的轿车,但是在技术上早已被竞争对手超越。曾经让宾利自豪的排量6.75升的顶置气门V8发动机已经老迈,它除了是这个发动机级别里的喝油冠军外,其他技术性能指标基本上都居于下游,宾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不得不在一些型号的轿车上装备宝马的发动机。而劳斯莱斯此刻在经营上陷入面临倒闭的困境,只好易主来求生存。

  1998年,宝马公司花了4000万英镑买走了劳斯莱斯,而宾利则投奔到大众旗下。当年的10月,大众宣布投资5亿英镑振兴宾利品牌。宾利新掌门人Josef Paefgen博士对《中国企业家》说:“传承宾利的品牌和传统,要很小心、很敏感,保证它的传统能够有很好的延续。”幸运的是,宾利的豪华、奢侈和精雕细刻式的手工生产方式得以延续。不过,“不幸”的是,买主得为这些存续下来的汽车文化付出高昂的代价,这大概就是经济学上的成本转移吧。

  宾利天价的另一个“秘密”是它倡导的生活方式,在记者访问宾利短短的几天行程中,宾利这样让记者体验它的生活方式:坐头等舱旅行,住在怀旧的老式豪华旅馆中(这些酒店都是英国女王、莎士比亚曾经住过的),在伦敦最豪华的俱乐部品尝最好的香槟,在泰晤士河上乘私人游船观光……

  宾利说它的车主应该是享受这种生活的。我此刻才理解到,也许造一辆宾利车所用的那些钢板、电子元器件、皮料、木材、人工等成本不过上百万元,如李书福所言,但宾利背后所隐藏的皇家之气、无数次赛车冠军的荣誉、高档社交的名片、80多年的造车历史等等,这些都是要花钱去买的,这大概就是宾利所说的“感性价值”吧。

  想到这些,我不禁对宾利车的买主们深表歉意,在他们为宾利支付的天价中,也为我此次的行程埋了单—虽然我住一晚上的酒店可能只是宾利一枚螺丝的价格,或者所有的费用加起来只值一个金属油箱盖……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宾利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