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12月18日电(记者 梁鹏 古文洪)
日前发生在郑州的“一分钱彩电”抢购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记者最新了解到,介入此事调查的当地工商部门,目前已将调查重点由“涉嫌虚假宣传”转到了“不正当竞争”,但同时也碰到了一个难题:目前国内的法律法规对此类现象是否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尚无明确解释。河南省经济学会会长杨承训认为,在入世的当口,“一分钱彩 电”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了目前商家竞争的一种急迫又茫然无绪的状态。如何规范市场竞争?除了靠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监管的“有形之手”外,还需要诚信道德来自律规范。
郑州市工商局对“一分钱彩电”事件调查后认为,通利公司的广告宣传确有不妥之处,但基本上不属于“虚假宣传”范畴,主要问题在于是不是属于“不正当竞争”。但接下来却让工商部门做了难:“一分钱卖彩电”是属于“不正当竞争”,还是“广告效应之内的促销手段”,国内还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降价商品要求不能低于成本价进行竞争倾销,否则便属违法。但多少数量能够得上倾销?法律却没有明确解释。
尽管“一分钱彩电”是否违法还有待批复,但它的确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每到节前年底,商家各种各样的促销“奇招怪招”可谓层出不穷,它们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一个主要因素在于对这类恶性竞争尚缺乏法律上的限制和规范。河南省财经学院副教授史璞认为,“一分钱彩电”现象表面看是一个促销手段,但背后却反映出企业经营理念上的不成熟。商家靠什么吸引消费者?是一时的轰动效应,还是长期的服务?以促销为名义的各种恶性价格竞争,极易扰乱市场秩序,不但消费者受损失,商家也会受到巨大损失。河南省经济学会会长杨承训说:“国际上早已有反倾销法规,国外企业在国内也有了反倾销法规,已经和国际接轨的国内市场,如果商家还想凭这种方式发展下去,必然要被市场淘汰,因为它不代表市场的发展方向,违反了有序竞争的游戏规则。”杨承训认为,在屡见不鲜的价格风波中,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与监控职能必须尽快到位,在价格风波之初,政府职能部门就应该及时加以引导。因此,有业内人士说,“一分钱彩电”现象点中的不只是一个法律盲区,同时也点中了一个政府职能缺位的盲区。
对于这次“一分钱彩电”风波,通利公司明确表示:这次促销活动由于加大了让利幅度,加上事先准备不充分,发生了抢购现象,导致一些顾客受伤,责任在己。但另一方面,互相压价的恶劣竞争环境,也让企业身不由己。今年5月,国美电器正式开进郑州,从此商城家电业竞争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状态。每到周末,国美、通利、八方,这3家主要的家电批发零售专业店便要发动降价促销大战,每次都有大幅削价到百元以内的特价电器推出。激烈的竞争让各方都苦不堪言,但都要苦苦支撑。以通利为例,每卖一台21英寸的彩电,平均利润只有5元钱,如此微薄的利润下,还要受到来自业界的各种压价竞争挑战。
调节市场,仅靠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这两只手,仍然不够。在法律有待完善、政府职能尚未到位的情况下,诚信道德这只自律之手,在当前规范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工商界人士和经济专家建议,当前政府应当尽快完善立法,以便对一些扰乱市场秩序的恶性竞争行为能够得到明确和从速的纠正处理,对一些竞争手段和方式加强引导;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加快对工商组织、行业协会的引导发展,在强化政府监督的同时,通过培育诚信道德的行业自律风气,共同规范市场竞争。
新浪闪烁短信,闪亮登场,传情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