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历经万年奔腾不息,在祖国北部勾勒出一个巨大的“几字弯”,而内蒙古的鄂尔多斯便坐落于这一弯弧的怀抱之中。作为全国黄河流经第二长的地级市,鄂尔多斯市拥有728公里的黄河岸线,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近十分之一,达8.7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不仅是鄂尔多斯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带,“治好黄河沙、用好黄河水”,在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的价值不言而喻。
达拉特旗,坐落于自治区西南部,黄河“几”字弯的南岸,与包头市隔河相望,犹如鄂尔多斯市的北大门,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与繁荣。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十条季节性山洪沟蜿蜒流淌,蒙古语称之为“十大孔兑”。“十大孔兑”均为黄河的一级支流,它们曾如狂野的野马,肆意奔腾,为这片土地带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挑战。如今,这些“孔兑”在达拉特旗人民的智慧治理下,正逐渐变为“通途”。10月10日,“千秋一河大潮阔”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达拉特旗树林召镇以西约50公里处的西柳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区,深入探寻“十大孔兑”综合治理中水与沙的奥秘,见证“几字弯”攻坚战“绿进沙退”背后的故事。
“五梁三沙二分滩,南山中沙北平原”,这句在当地流传已久的俗语,曾生动描绘了“十大孔兑”流域复杂的地貌与脆弱的生态。这些由南向北分别流经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平原区的山洪沟,宛如大地的伤痕,沟壑纵横,水少沙多。尤其是西柳沟等山洪灾害严重的支流,更是多次给当地村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大量泥沙涌入黄河,导致河道淤堵,严重威胁着下游的安全。
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挑战,达拉特旗并未退缩。根据“十大孔兑”输沙量研究显示,这些支流多年平均输沙量高达2711万吨,约占全国入黄泥沙总量的十分之一。减少“十大孔兑”泥沙进入黄河,减缓河道淤积,成为了黄河上游流域治理的重要战略。为此,达拉特旗打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组合拳”:在上游丘陵区,突出水土保持治理,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梯田等措施,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在中游风沙区,开展防风固沙行动,利用沙棘、沙柳等植被固沙防风,减少风沙侵袭;在下游平原区,则着力提升防洪减灾能力,修建堤防、淤地坝等水利工程,确保洪水顺畅排泄,泥沙有效拦截。
如今,曾经洪水泛滥的小流域在达拉特旗的综合治理下,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奇迹。达拉特旗在治理小流域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袍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沟底筑坝淤地穿靴子”的宝贵经验。“过去是靠天吃饭,一下大雨村民就遭了殃。现在淤地坝下的沟沟壑壑都变成肥沃的田地,村民们种粮、养鸡、养羊,收入每年增加了两三万。”从事黄河治理工作接近30年的达旗水利局水保室主任王利军,深情地向记者讲述着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眼中闪烁着自豪与欣慰。
水沙交响,韵律铿锵。经过多年持续治理,达拉特旗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由2001年的10.19%和64.4%上升至现在的28.9%和78.8%;累计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696平方公里,建成堤防167公里,“十大孔兑”综合治理度由原来的18.3%提高至32.79%,为黄河安澜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从治沙到用沙,达拉特旗不断调适水沙关系,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未来,他们将以西柳沟的治理成功经验为示范继续实施分区治理方法,预计每年新增保土能力11968万吨,增加蓄水能力约20056万立方米,让水土保持率提升至70%以上。达拉特旗水利局副局长张云飞满怀信心地表示,他们将坚定不移地守护黄河安澜,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民富的最终目标。
站在西柳沟河畔,眺望“十大孔兑”,一幅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民富的和美图画正徐徐展开。这不仅是达拉特旗的骄傲,更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达拉特旗人民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而“孔兑”变“通途”的故事,也将成为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绿色传奇。
来源:光明网
作者:梁天天
编辑:李圣薇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