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给领导呈报文件材料是办公厅(室)干部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领导及时掌握情况。这也是年轻干部成长道路上的一门必修课。我们就来聊聊给领导报件应该注意些什么。
请看漫画《如此报件不可取》
忌准备不足
忌不分缓急
忌越级呈报
忌不及时反馈
插画:祝呈平
给领导报件,是不是把文件材料递交给领导就行了?还有哪些关键步骤需要做好?
答:单纯做文件材料“投递员”,那是远远达不到工作要求的。结合实践总结,给领导报件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整理分类。在综合岗位工作的同志,每天需要报送领导的文件材料有很多,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先来后到”码放,就没有起到方便领导阅文的作用。工作细致的同志会根据文件材料的紧急程度、重要性和处理时限等因素,进行细致的整理分类。例如,将急件、批件优先放置,或者在文件材料首页贴上“急件”“批件”等醒目的标签,以便领导快速识别和处理。
审核校对。在实际工作中常有这种情况:即将递交却突然发现文件材料存在瑕疵,不得不折返修改;或是已经封装进信封,却忘记核对页码,不得不重新开封检查。报件前,我们必须认真审核和校对,确保文件材料印刷清晰、纸张整洁,页码连贯无遗漏,格式统一规范,内容准确无误,特别是那些经过多次修改的材料,一定要确保报给领导的是最终确定的版本。
谙熟内容。对于所报的件特别是请示件,无论是否由自己起草,我们都应当对其内容了如指掌,并对领导可能提出的问题预作准备。切忌粗枝大叶、一知半解,就匆忙呈报,结果领导询问时答非所问、含糊其词,不仅容易给领导留下工作不扎实的印象,甚至可能让领导对文件材料的可靠性产生怀疑,导致原本可以顺利签批的文件材料被退回。
说明摘要。向领导呈报重要的文件材料时,一般应简明扼要地汇报关键信息。例如,文件材料的紧急程度、承办单位、重要背景等,帮助领导迅速掌握情况。如果场合不允许口头汇报,可以附上便笺,列出重点信息,有时还可以用铅笔或便利贴在文中标注需要特别关注的内容,一些较长的文件材料还可作出摘要后再呈报。
记清指示。领导在审阅文件材料时,有时会给出一些口头指示,因此报件时最好随身携带笔记本和笔,确保将领导的指示和要求记录得准确无误。如果领导指示较多,可以复述记录的要点请领导确认,以免有疏漏。此外,如果领导批示的字迹看不清楚,应及时请教确认,避免事后出现误解或遗漏;领导退回的文件材料,应逐页检查,避免遗漏文中的修改标记和批示。
抓好反馈。报件工作应遵循“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原则。除了及时向各级领导反馈报件的办理结果外,还应将报件过程中领导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对于领导提出的问题,如现场无法解答,应在研究清楚后及时给予回复。
给领导报件,有哪些细节需特别注意?
答:呈报文件材料蕴含着丰富的学问和技巧,其重要性不亚于文件材料的撰写过程。同样一份文件材料,不同的人呈报,其效果可能大相径庭。因此,许多重要的文件材料,常常是由处室或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呈报,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高效处理。对于年轻干部,给领导呈报文件材料是展示自身能力素质的重要机会。下面是一些关于报件的细节和体会,供年轻同志们参考。
把握报件时间。特急件、重要件务必第一时间送到领导手中,若没有找到领导,应立即通过电话联系并报告。如,特大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紧急信息,主要领导的重要指示批示等,都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报告。对于常规件,则要根据其紧急程度和重要性来合理安排报送时间。
注意门前礼仪。在敲门前,要留心房间动静,若领导正在通电话或会客,应耐心等待。敲门时应力度适中、节奏稳定,次数2至3下为宜,之后等候回应,切记不要过于频繁或急躁敲门,更不能用拳头或手掌敲击。
调整手机模式。在报件前,要将手机调整至静音或振动状态,避免在报件过程中发出声响干扰领导。若是在涉密场所或报送涉密文件材料,需按要求将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存放到指定位置,严禁带入领导办公室。
保持合适距离。有时领导在收到文件材料后会当场批阅,我们在等候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同时要遵守保密纪律,不能借机窥探领导办公桌上的其他文件材料。若遇到领导在批件过程中接听重要电话,应主动回避到办公室外稍远的地方。
避免越级呈报。报件要严格遵循既定的流程,逐级报送,不能因为图方便而随意颠倒顺序或同时分送,更不能在分管领导不在时擅自越级呈报给更高层级领导。现实中,越级呈报纸质件的情形相对较少,但越级口头向更高层级领导沟通报件内容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容易造成工作中的混乱和不必要的麻烦,我们也要避免。
及时跟踪进展。许多报件在呈送给领导后并未当场退回经办人,且许多运转环节也不由经办人全程负责。但作为经办人,我们需要全程跟踪掌握办件的进展情况,确保报出去的件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反馈。在一定时间节点内,如未收到回复,还应主动向领导或秘书了解进展,以便及时跟进处理。
给领导报送文件材料,有哪些常见的错误容易犯?能否分享一些工作中的实际案例?
答:在办公厅(室)工作中需要频繁地向领导报送文件材料或请示汇报,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也难免会出现失误。下面分享几个自己或同事在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可引以为鉴。
马虎大意,文字有硬伤。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有一次给分管领导报批一份通知。领导在审批时突然指着第3页首行问我:“这里是不是多字了?读不通。”我这才猛然想起,处长在审看通知时曾在第2页做了一处修改。我在电脑上改清后,觉得只改动了一处,重新打印整份通知太浪费,于是只替换了第2页。然而,那处改动导致第3页首行的两个字被提至第2页,而我却没有认真校核,结果出现了明显的差错。这个教训告诉我,无论改动大小,都要认真校核每一页,确保文字准确无误。
当“二传手”,领导一问三不知。小张曾在一次值班期间,收到一个单位传真来的一份文件材料,原本负责的同事因有其他紧急任务,请他帮忙呈报给领导审批。小张在清点核对页数无误后,只是匆匆扫了一眼标题就将文件材料送给了领导。结果,领导在审阅时问了几个问题,小张因为对文件材料的内容一无所知,自然无法回答。领导向他指出,对情况一点都不掌握就来报件是不可取的,并要求由熟悉情况的同事来汇报。从那以后,小张牢记“过手有责”,在报件时都会先认真阅读一遍文件材料,消除所有疑问后再呈报给领导。
消极等待,导致工作被延误。小李有一次给领导报件时,看到领导正在开会,觉得件不急,等到下午再报也来得及,于是就去忙别的事情了。然而,到了下午他去找领导时,发现领导出差已经去机场了,要三天之后才回来。原本的工作安排被打乱,因此增加了不少额外的工作。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报件工作不仅要掌握件的进展,还要了解领导的公务活动安排。如果小李能够提前了解领导下午要出差的情况,利用中午时间抓紧报送,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延误。对于急件,我们更应该见缝插针地报送,以免耽误工作。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