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理去:倚山枕海,一夜清梦

到大理去:倚山枕海,一夜清梦
2023年02月02日 12:24 媒体滚动

转自: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耿朔

苍山洱海一古城

在我的旅行经历里,让我想回去重游的地方不多,大理是一个。人到大理,就感觉天地变得宽阔,眼睛变得轻松,步伐变慢,连呼吸都更顺畅了。当年我到大理是在岁末,从北京的寒风中逃离,沉浸在大理明澈的天空下,感受舒适的气温,漫步在盛开的早樱花丛中,用“流连忘返”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一说到大理风光,大家应该马上会想到苍山洱海。一山一湖的确构成了大理当地的基本地理形貌。要理解大理的人文历史,也要先从对地理空间的观察入手。大理这一块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正好处于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总体上看,这个地区山多平地少。平地也不是平原,而多为依山靠湖的盆地,所以面积都不大,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大理古城所在的盆地,也称为“大理坝子”。坝子是西南地区对于山区或者丘陵地带局部平原的称呼。从卫星图上看,大理坝子呈现南北长、东西窄的线形地貌。

从苍山上俯瞰大理盆地(近处为大理古城及三塔,远处为洱海),作者供图从苍山上俯瞰大理盆地(近处为大理古城及三塔,远处为洱海),作者供图

大理坝子的形成,就与苍山洱海有关了。大理这里正位于一条巨大的断裂带上,地层在强烈的抬升过程中形成错断陷落,隆起的地块形成苍山断块山地,陷落地块成为断陷盆地并积水成为洱海。

航拍苍山洱海大理(视觉中国

苍山是大理坝子的西部屏障,全名叫作“点苍山”,因山色苍翠而得名。苍山是云岭山脉南段的主峰,北起洱源县邓川镇,一路向南绵延至大理下关的天生桥,南北长约 42 千米,东西宽 25 千米。苍山有个重要的特点,因为它是断裂山体,所以特别高耸。所谓苍山十九峰,每座山峰的海拔都在 3500 米以上,最高峰马龙峰达 4122 米,如此高度,给人的感觉就是在山下望过去觉得特别高,而且山顶长年积雪。

像玉璧一般狭长的洱海,水面面积在 250 平方千米左右, 这个面积放在中国湖泊中是排不到前面的,但是它的蓄水量达到了可观的 25.31 亿立方米。原因在于洱海比较深,它的平均水深 12 米 ;最深处在湖的东部,达 20.7 米。这是高原构造断陷湖泊的一大特点,就 是水面面积可能不大,但深度往往超乎想象。

洱海的南、西、北三面是受河流冲积形成的平原,东岸比较曲折多弯,平地较少。最大一块平地是在洱海西岸,也就是洱海和苍山之间。这样一种背山面水的地形,使得盆地里有着 “夏不甚暑,冬不甚寒,四时略等”的气候条件,从苍山上流出的十八条溪,冲积出了苍山洱海之间这小块平原,形成了相对肥沃的土地,利于人类生存。除了大理古城外,洱海西岸还有喜洲一类的大市镇分布。游览苍山,有一条沿着东坡半山腰开辟的玉带云游路,全长有 16.2 千米,很平很好走,走在上面视野非常开阔,可以随时俯瞰整个大理坝子,可以很好地理解大理地形。

从洱海东岸的双廊小镇眺望苍山,作者供图从洱海东岸的双廊小镇眺望苍山,作者供图

隔着层层挺拔的冷杉,从苍山玉带云游路看下去,绵长的洱海静如玉璧,沉如明眸,倒映着冬季云南的晴空,蓝得炫目。大理古城雄峙洱海西侧,十字大街布局和四个城楼在高处看得 分外清晰,左侧翠绿掩映中,三塔亭亭,恰似点睛。视线的最远处,在海与山之间的狭长地带,隐约雾气中,看得见一团团的白色房宇,那便是洱海东岸的小聚落。

崇圣寺三塔,作者供图崇圣寺三塔,作者供图

大理四绝:风花雪月

我们平时一听到“风花雪月”这个词,都会想到一些浪漫的事,它是一个形容词,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意象。但在大理,“风花雪月”是名词,“风”“花”“雪”“月”分别指向四个具体的时令景观,被誉为“大理四绝”。

大理古城,作者供图大理古城,作者供图

徐霞客在大理时,就听到这样的说法,在游记里写到:“榆城(即大理)有风花雪月四大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先说“风”。风指的是“下关风”,下关是现在大理州政府驻地,也就是大理市所在。哪里都会刮风,为何下关的风会被着重提出呢?因为这里的风确实大得离谱,可以说是终年不停歇,有时候春天却能听到北方冬天的呼啸之声,多年平均风速 4.2 米 / 秒。更奇特的是,从下关到大理的公路两旁的行道树几乎都存在西侧枝干偏少的现象,这又是为什么呢?

“下关风”源于这里特殊的地形环境。下关的北面是洱海,而西边是像屏障一样高大的苍山,挡住了大气环流,只有苍山南端的斜阳峰与更靠南的哀牢山者摩岭之间有一道狭长的深谷,而下关正位于山谷的出口。大理地区冬春季节多刮西风,夏秋则处于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范围,所以风向始终自西向东,通过长长的山谷形 成狭管效应,使得气流流线密集,风速加大,一出山口后,直扑下关。下关风虽大,但它“风高不寒,无沙无尘”,对调节大理地区的小气候也起到重要作用。

“风”吹下关,而“花”开上关。大理气候温和湿润,“冬止于凉,暑止于温”,最宜于花木生长,所以大理人自古就爱种花、养花。上关位于大理盆地的北端,今天到那里能看到如地毯般铺满大地的各类鲜花。

图源调色板网站图源调色板网站

不过,历史上就很有名的“上关花”并不是上关地区各种花木的泛称,而是确指一种奇花。徐霞客当年就曾来考察过,看到一种高临深岸的植物,当时花已凋零,只看到树干和叶子, 他听当地人说这种花为黄白色,大如莲,“开时香闻远甚”,有“十里香”的美誉,更神奇的是,平年花开十二瓣,到了闰年则会开十三花瓣。经过考察,徐霞客推断所谓上关花可能是木莲花之类,但也只是一种推测。多少年来,“上关花”就是这样朦朦胧胧,影影绰绰,到底是什么花,现在依然没有定论。

“苍山雪”,刚才已经讲过,在北纬 25 度的地方是很难看到积雪的,但苍山雪不仅经冬不消,到了阳春三月,雪线以上仍是银装素裹。而最高峰马龙峰的积雪更是终年不化,即便盛夏时节,山间的浓绿与山顶的洁白,构成奇妙的对比。只是现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能随时看到苍山雪了。

最容易欣赏的是“洱海月”。过去八月十五日的中秋晚上,居住在洱海边的人家都要把木船划到洱海中,欣赏倒映在海中的一轮满月。我去大理的那年赶上了月色,记得当时有一晚住在洱海东岸的小镇双廊,恰近农历十五,银盘一般完美的“洱海月”从东边慢慢升起来, 一片低云相伴。月往天上走,透过云层筛下冷光,泻在洱海中,一池碎银,远处的苍山也露出一派崔嵬的轮廓,悠长如屏。倚山枕海,一夜清梦,这就是我对于大理风光的感受和怀念。

洱海风光(视觉中国)

世外桃源喜洲镇

抗战期间,作家老舍寓居昆明,曾经在云南境内进行了游历,这段经历记录在他的著名游记《滇行短记》中,其中涉及大理的内容不少。我第一次去大理前就读过,那时觉得很好奇,老舍对下关、大理古城以及苍山洱海评价都不太高,但极力推介一个叫作喜洲的镇,且看他是怎么说的:

由下关到大理是三十里,由大理到喜洲镇还有四十五里。看苍山,以在大理为宜;可是喜洲镇有我们的朋友,所以决定先到那里去。我们雇了两乘滑竿。

……

喜洲镇却是个奇迹。我想不起,在国内什么偏僻的地方,见过这么体面的市镇,远远的就看见几所楼房,孤立在镇外,看样子必是一所大学校。

……

进到镇里,仿佛是到了英国的剑桥,街旁到处流着活水:一出门,便可以洗菜洗衣,而污浊立刻随流而逝。街道很整齐,商店很多。有图书馆,馆前立着大理石的牌坊,字是贴金的!有警察局。有像王宫似的深宅大院,都是雕梁画柱。有许多祠堂,也都金碧辉煌。

不到一里,便是洱海。不到五六里便是高山。山水之间有这样的一个镇市,真是世外桃源啊!

喜洲古镇(视觉中国)

老舍用“奇迹”,用“世外桃源”,可以说把各种美好的词毫不吝啬地给予了喜洲。那么喜洲镇在哪里?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地方?今天的喜洲和老舍所见有怎样的异同呢?

喜洲在大理古城以北 18 千米处,洱海的西北岸。处于穿越大理盆地的南北交通线滇藏公路上,东边距离洱海不过 1 千米的路程,是大理盆地北部最大的市镇,也是历史风貌保存最好的地方。

说到喜洲,很多去过的人都会想到在那里体验过的“三道茶”表演。这座小镇当地居民数量依然很多,市井氛围还是很浓。如果有耐心,还能在百余座深宅大院里寻找到属于喜洲辉煌的过去。喜洲早在河蛮时期就是大理地区的重镇,到了南诏、大理国时期更为重要。清末民国时期,喜洲经济发展迅速,财富的聚集使得喜洲出现了许多名门望族,也出现了像赵家院、严家 院、杨家院、董家院这样的豪宅大院。

《去有风的地方》剧照去有风的地方》剧照

喜洲保存着大理数量最多也是最好的传统民居建筑群。从布局上看,这些院落都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大理传统庭院格局。

所谓“三坊一照壁”中的“坊”,就是房子的意思。这种院落三面有房,都是三间两层,在正房三间的两侧还有两间小的“漏角屋”,各带一个小天井,而院子南边的一面不是房子,而是照壁,也就是墙。这堵照墙有非常飞扬的檐角,和院子的大门楼一样,会施以砖雕,也会上彩画,而大理民居外墙整体色调以白色为主,非常清爽、雅致、干净,配上砖雕和彩画,又显得很活泼。“三坊一照壁”就是大理传统民居最基本的形式。

《去有风的地方》剧照《去有风的地方》剧照

“四合五天井”是去掉了正房所对的照壁,取而代之的也是一坊,也就是三间下房,这样就围合成了一个四面都有房的 四合院 ;“五天井”是因为除了院子中间的大天井和正房两侧 的小天井外,由于照壁的位置改成了下房,相应地在下房两侧就增加了两个漏角小天井,故名“四合五天井”。这些民居样式,大家在喜洲都能看个够,而且当地许多民居照壁上还题有代表家族地位或是家风的文字。

具有悠久历史的喜洲是白族聚居地,大理州就是白族自治州。我们在大理经常能看到有些女性的长发盘起,头戴彩色绣花头巾,一侧还垂下雪白的长穗子,这种头饰是最为典型的白族服饰,看过老电影《五朵金花》的人一定也有深刻的印象。但是要说明的是,白族可不是历史名称,我们可以说南诏国、大理国的主要群体是白族的先民,但不可以图省事说段誉是白族人,因为历史上任何族群都不是铁板一块,都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很难以一些固定的标准来进行划分,实际上有些边界是很模糊的。实际上,白族这个名字是 1956 年民族普查时才确定下来的,以此作为统一族称。白族是西南地区文化属性比较接近汉族的群体。

古意犹存的沙溪小镇

石宝山的南面有一个小盆地,坐落着茶马古道上一个旧貌犹存的古镇——沙溪。沙溪小盆地南北长,东西窄,拜地理条件所赐,坝子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历史上一直是剑川一带的粮食生产基地,在茶马古道上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补给站和市集所在,曾是茶叶、药材、盐和纺织品交易的重镇。

云南剑川沙溪古镇(视觉中国)

很多到过沙溪的朋友都很喜欢这里,没有太多的游客,商业氛围比起大理古城、丽江和束河来说要淡得多。我有个朋友曾在云南各地旅行,最后选择在沙溪做了挺长一段时间的义工, 她说沙溪的氛围让人感到亲切。

沙溪古镇的格局到今天也还是很完整,古建筑的数量也很可观。因为取代茶马古道路线的现代交通并没有经过沙溪,连接大理和滇西北地区的公路交通干线 214 国道和后来建的大丽 高速,都在沙溪以东十几千米的地方,中间隔着山,经过沙溪的公路只是县道。这就让沙溪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那种被遗忘的角落,城镇面貌更新缓慢。

沙溪的一些原住民已经迁出了古镇,如果是冬天去的话,可能会觉得比较冷清萧条,镇上可以住的客栈也不多。沙溪是白族聚居地,整个镇区位于澜沧江的一级支流黑惠江的西岸,目前保留东、南、北三处寨门。如果是从东南方向沿着茶马古道进入沙溪,就要从东向西跨过黑惠江。江上有一座造型优美的单孔石拱桥——玉津桥,采用沙溪本地石材建造。

玉津桥,作者供图津桥,作者供图

沙溪镇上的主要道路连接三个寨门和古镇的中心区域寺登街,北寨门和南寨门通往寺登街的街道分别叫北古宗巷和南古宗巷。在白族语言中“古宗”就是藏族聚居区的意思。我们不难猜出,这两条街过去曾是藏族马帮经常要走的路线。当时的马帮的客栈和交易场所就集中在这两条街上。今天在寺登街附近还留有李家、赵家、欧阳家的马店,一般住店的只是头头,叫作马锅头,而一般的赶马伙计就在外面打地铺睡觉。

沙溪四方街的戏台夜色,作者供图沙溪四方街的戏台夜色,作者供图

古镇以寺登街为中心,“寺登”在白族语言中是“佛寺坐落的地方”,街中心是一个四方形广场,整个用不规整的红砂岩石板铺地。这是沙溪的活动中心,过去茶马古道贸易畅通的时候,商贸活动主要也在这里进行,可以想见当时是多么繁华热闹。

(以上内容选自《八条古道游中国:给孩子的人文地理课》之《边塞古道:雪山连大漠》,作者耿朔。选作此文时有删减。)

点击图书封面,一起游古道中国⬆️

《耿朔:给孩子的人文地理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07 扬州金泉 603307 31.04
  • 02-07 坤泰股份 001260 --
  • 02-06 利尔达 832149 5
  • 02-06 中润光学 688307 --
  • 02-02 驰诚股份 834407 5.87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