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黑不过4S店!砸坏好零件“创收”、倒掉清洗剂“做保养”、截留油液再卖、淘三无配件修车……

最黑不过4S店!砸坏好零件“创收”、倒掉清洗剂“做保养”、截留油液再卖、淘三无配件修车……
2020年10月21日 13:37 商学院

近期,《新京报》记者“卧底”上汽大众北京恒星天诚4S店及东风日产晟通专营店发现,上述两家4S店存在砸坏事故车完好零部件、虚假清洗保养、截留超量油液等多重问题,引起汽车行业极大关注。

随着事件发酵,10月19日,上汽大众第一时间作出回应:“该经销商相关行为涉嫌严重违反上汽大众经销商经营管理指导方针,已责令该经销商立即停业,接受相关调查。”

20日,新京报记者回访发现,涉事上汽大众4S店已停业,店内相关负责人称,目前他们正配合多部门进行调查。

针对东风日产晟通专营店存在的维保乱象问题,房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介入调查。房山交通局修管科相关负责人称,将根据调查取证的具体情况,对涉事4S店做出罚款或停业的处罚。

砸坏好零件“创收”

倒掉车主清洗剂“做保养”

截留油液回收再卖

2020年9月下旬,新京报记者先后应聘进入两家知名汽车品牌的4S店卧底暗访,发现了诸多惊人乱象。

铛、铛、铛……在维修车间,一名4S店员工抄起铁锤,将一辆送修汽车原本完好的水箱框架砸坏才停下,拍照后才示意维修技师拆解定损。

新京报记者从维修技师处得知,被砸的高尔夫轿车一个水箱框架售价一千多元,这也就意味着砸车之后,该车的维修费用至少要多出一千多元。

每个车都砸,要不然你哪挣钱去啊。”车间一名维修技师说,这些都会以撞车受损来定损,“反正保险公司会给钱”。

这名维修技师今年三十岁出头,曾辗转多个汽车品牌旗下的4S店,从事车辆维修至少十年时间。他还“好意”叮嘱记者学习修车的时候脑袋一定要灵活一些,“你拆坏了,砸坏了,只要没照相登记,就说是撞的。”

9月24日下午,上汽大众北京恒星天诚4S店的一名员工,在一辆送修汽车拆解定损前,将原本完好的水箱框架砸坏。来源:新京报调查组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东风日产晟通专营店,曾荣获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颁发的 “全国五星级标杆专营店”称号,按理说这样一家标杆4S店各方面都应该十分规范,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记者在暗访期间发现,为了节省时间,技师常常借用其他车辆的电池检测报告单滥竽充数。不止是蓄电池检测这一项,在这家4S店记者发现很多原本应该检查的项目,技师在保养过程中其实都没有做,甚至包括轮胎螺丝

9月16日下午两点多,在车辆保养过程中,技师打开一瓶尚未开封的节气阀清洗剂,然后竟然直接倒进了旁边废油回收桶内。“不好用,比较麻烦”,至于为何要将清洗剂直接倒掉,这名技师给出了这样的答复。

被倒掉的节气阀清洗剂在4S店内单瓶售价99元,另需支付工时费180元,车主在节气阀保养项目上一共花费了279元,可实际上技师并没有为车辆清洗节气阀。在该4S店暗访期间,记者先后两次见到这名技师将客户购买的节气阀清洗剂一倒了之。

9月21日,维修技师将一桶尚未开封的变速箱油藏在垃圾桶里,这个”空桶“被做了标记,技师给其外面套了一个塑料袋。来源:新京报调查组

与倒掉的清洗剂相比,包括机油在内的车辆所需的各种油液产品,才是技师眼中的香饽饽。

9月21日下午,一名车主以每桶244元的价格购买了两桶变速箱油,可实际上技师只使用了一桶。保养过程中为了掩人耳目,这名技师将两个“空桶“丢进了垃圾桶,不过等记者去垃圾桶检查的时候,才发现其中一个”空桶“被做了标记,技师给其外面套了一个塑料袋,还没开封,里面满满的一桶变速箱油还在。

在数天的暗访中,记者发现不仅仅是变速箱油,从62元一瓶的刹车油到120元一桶的防冻液,技师都会整瓶整瓶地截留下来。据一名员工介绍,这些被截留下来的油液产品,在下班之后都会被4S店统一回收。

奔驰4S店淘三无配件修车成“潜规则”?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9日报道,郑州的蔡先生到奔驰4S店进行车辆维修,没想到车内的发动机中缸被换成了“三无”产品,导致发动机“爆缸”。蔡先生为此进行了长达3年多的维权,终于迎来终审裁定:4S店需赔付42万元罚款。

“三无”产品是如何进入4S店的?多名行业人士表示,售后维修使用非原厂配件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是使用了较次产品,其中或涉及到保险公司与4S店间的利益输送。

中新经纬记者在网购平台发现,部分“三无”奔驰中缸仅售千元。而在央视报道中,4S店以1.9万元从供货商处采购了中缸,又以4.27万元的售价卖给了保险公司。

根据央视报道,针对“三无”产品,奔驰中国曾回应称厂家不会单独提供中缸配件,只提供整个发动机总成,这一说法也在奔驰中国配合执法调查所出具的证明材料中得到证实。

而市场的情况却难以把控。奔驰中国一名业务经理告诉中新经纬记者,从业务上来讲,4S店自行采购配件的情况在行业内确实长期存在。“厂家其实很无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也已经形成一个行业‘潜规则’。”

上述业务经理表示,保险公司提出只更换中缸的要求意在压低赔付成本,但是外部渠道的采购质量难免参差不齐,也很难形成统一标准。

为何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又是4S店?

一系列消费陷阱并非两家4S店独有,而是行业通病。“很正常,每个车都砸,要不然你哪挣钱去啊,这行业就是这样。”4S店员工的话已道出真相。

据中消协数据,在具体商品投诉中,汽车及零部件投诉已连续两年高居榜首,而售后服务又在这类投诉中占比最高。除了维修保养中的花招,在销售环节,强制收取出库费、捆绑保险、强制分期购买等更成了公开的秘密。许多车主都有在4S店“掉坑”“踩雷”的经历,以至于只要到4S店接受服务,就会心中打鼓、充满疑虑,甚至产生“少被坑点就行”的无奈心理。令消费者如此心累,不得不说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去年,奔驰女车主坐引擎盖维权事件引发轩然大波,4S店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受到各方检视。然而时至今日,4S店服务中的问题仍不断暴露,汽车维权事件频发,行业积弊之深可见一斑。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汽车作为消费品,技术门槛较高,导致普通消费者和4S店之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4S店就算在维修保养中偷工减料,消费者也不易发现,发现了也很难取证,维权成本极高;另一方面,4S店独占汽车销售渠道,与汽车厂商深度捆绑,消费者要想享受汽车质保,就必须在4S店进行保养和维修,这就赋予4S店一定垄断属性。

2018年,我国汽车销量出现28年来首次负增长,下行趋势延续至今。有分析认为,汽车行业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换已成必然。这也就意味着,仅仅比拼汽车本身的质量已经远远不够,厂商和4S店必须在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下更大功夫,建立良好口碑,才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当前,一些新兴汽车品牌取消了传统4S店经销模式,采取直营模式,服务广受消费者好评。传统汽车厂商和4S店理应从中得到警醒和启发,否则被淘汰的可能就是自己。

越是消费者看不到、看不懂的地方,越是不能有阴影和灰色地带,这理应成为各方共识,也成为衡量所有行业的一条黄金法则。

如何杜绝4S店售后服务乱象?

此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0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调查报告》显示,相比2019年,2020年上半年经销商的亏损面略微下降至38.3%,超千家4S店退网。

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认为,4S店售后服务乱象存在多年,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监督,厂商的经销商考核沦为形式,法律层面缺乏依据;一方面是新车利润微薄,迫使4S店想方设法从售后获取利润。

任万付则认为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在法律层面上,要针对突出的问题进行立法,有法可依;在厂商层面上,要制定更合理的商务政策;4S店要严格要求自己,服务过程和收费公开透明,以服务质量赢得消费者认可,而非投机取巧;消费者发现问题要及时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用法律手段震慑4S店的不法行为,促使其合法经营。

同济大学汽车后市场研究所所长陈荣章表示,现在不好杜绝,因为商家赢利是本质,尤其有这种空子能钻。一个是钻保险公司的空子,另外一个客户监管也可能不太到位,对客户来说,这是完全不懂的一个领域,所以有利益驱使,商家就很容易在这里头做一些手脚。”

来源:新京报、中国新闻网、中新经纬、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经营报、央视新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28 豪森股份 688529 --
  • 10-28 五洲特纸 605007 --
  • 10-28 金富科技 003018 --
  • 10-27 科翔股份 300903 --
  • 10-23 宝丽迪 300905 49.3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