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厢新智慧——黄浦智慧城区建设助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老城厢新智慧——黄浦智慧城区建设助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2020年10月16日 15:00 瞭望智库

共享单车违停在背街小巷,“城区大脑”能自动发现、识别、派单;企业到行政服务中心办事,智慧系统能自动通知服务人员,送上精准服务;小区发生高空抛物,“神经元”能实时捕捉,精准定位到户……

近年来,上海市黄浦区,大力推进智慧城区建设,加强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数据归集、治理、整合、共享、开放和运用,着力解决“信息孤岛”、“数据壁垒”等瓶颈问题。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通信等前沿技术,搭建智慧黄浦综合运营指挥平台,做强“城区大脑”,实现“观管防”有机统一,稳步提升城区管理和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黄浦方案”。

1

搭建“智慧黄浦”基础

黄浦区是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在黄浦区,老上海的人文精华与享誉全球的金融业、多元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辖区内高端商务楼宇林立,金融业发达,南京路步行街、淮海路商圈等国际著名商圈闻名遐迩,同时也是老城厢密集地区,二级旧里留改拆任务艰巨,人口结构多元,城区精细化管理挑战大。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城区的精细化管理水平,黄浦区一直在寻求解决路径。

两年前,黄浦区政府印发《黄浦区关于加强新型智慧城区顶层设计的实施意见》提出整合全区资源,着力解决“数据孤岛”等瓶颈问题,加快推动跨部门、跨领域的基础共性平台建设,深入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目标明确后,2019年初,黄浦区联合华为等优秀企业,启动智慧黄浦综合运营指挥平台建设。

根据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的总体规划要求,黄浦区以“1+1+3+N”实施路径,建设区大数据平台。“纵向”完成市、区大数据资源平台级联衔接,打通市区数据互联互通渠道,实现市区条块数据的联动共享;“横向”打通区内各部门、街道数据共享交换通道,形成“纵横贯穿”的黄浦区级“数据中台”,全面攻破“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为智慧城区、城区大脑以及“两张网”建设和推进提供了基础支撑。

数据资源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和基础,也是考验建设成果的关键。黄浦区着力汇聚和整合城市治理中各领域的信息数据和生产系统,接入公安、消防、应急、城管、绿化、市场、民政、网格、热线等领域的数据,融入社会数据资源,通过数据的不断扩充、更新、治理、提炼,形成黄浦区全域全量“数据资源池”。目前,智慧黄浦综合运营指挥平台的建设,依据“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逻辑架构,实现全区政务数据、社会数据、物联感知数据的汇聚和互通,按需治理和利用。

互联互通,发挥数据价值。加强数据共享一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难点。黄浦区通过搭建公共数据共享门户,提供目录检索、接口调用、数据订阅、数据查询、离线下载、在线申请等服务。通过数据通路的打通,实现数据红利的释放。同时,数据汇聚和互联互通为建设智慧黄浦“一网统管”下的“观、管、防”体系,也提供了必要的数据保障和底座支撑。

2

“一网统管”见实效

近几年,共享单车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出行方式,发展迅速、受众面广、用户数量不断增加,最初的“野蛮发展”已逐步实现有序规范化管理,但在乱停乱放、占用城市道路、影响市容秩序等方面的问题仍旧突出,给城市环境及市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为解决这一“城市面貌痛点”,黄浦区政府基于“城区大脑”建设,搭建了“共享单车应用场景”。一旦智能发现共享单车乱停放事件后,“城区大脑”将“共享单车违停”事件工单自动派发至相关部门和处置团队通过事件联动处置移动终端小程序中,并组织现场快速处置。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问题发现的成本,同时也缩短了处置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黄浦区在建设智慧城区过程中,创新提出“一网管全区”。“一网统管”的着力点是“观管防”,黄浦结合本区工作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等技术,打造黄浦“城区智慧大脑”,以观为基,以管为要,以防为志,全力提升城区治理智能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在保持各部门原有业务系统、工作格局基本架构的同时,通过技术与管理上的深度融合,打破“孤岛”“烟囱”,为跨部门、跨系统的联勤联动增效赋能。从运行机制上。建立市、区、街、居四级架构,完善“平、急、特”运行管理机制,形成全方位、全时空、全流程运营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条块联动、问题共治、决策共商、高效处置,做到“态势看得到、隐患控得了、过程跟得住、问题处得快”,全面提升黄浦区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从智能应用上。按照“应用为要、管用为王”的要求,将涉及城市治理领域事项在一个平台进行集成化、协同化、智能化、闭环化处置,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技术,建立“大中小”三屏运行联动模式,将高效闭环处置的管理要求贯穿其间。“大屏”实时全程查看事件处置动态;“中屏”指PC端,对人工和智能发现事件进行派发、核查和监督;“小屏”指移动端,通过政务微信小程序或轻应用,开展事件的实地处置和反馈。比如:城区治理方面。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时掌握外滩、南京路步行街、豫园、田子坊、新天地大客流监测数据,一旦达到客流阈值,自动预警并启动相应的预案,实施客流应急疏散处置。

目前,已初步建成智慧黄浦综合运营指挥中心,包括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经济运行四个板块15个专题应用。在实现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一网统管”推动黄浦区城市治理从数字化、智能化到智慧化,让城区更“聪明”。

3

屏观黄浦“眼见为实”

在黄浦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的指挥大厅,一张蓝色巨型电子显示屏占据整个墙面。屏上全息、全景呈现黄浦城区治理的各类要素。这是打造智慧黄浦的核心基础,也是“一网统管”的“城区大脑”之所在。

在这块大屏幕上,一个可随意缩放、高精仿真的上海市黄浦区三维数字地图使城区瞬间变得触手可及。基于市测绘院、公安“一标六实”等地图数据,将二维、白模、三维精模地图融为一体。形成人口、法人、事件、部件、交通、环境、气象、水务、物联设备、视频监控等“治理要素一张图”,以动态和静态数据多维度融合关联分析,实现黄浦整体态势信息在一张屏上全景呈现,实现智慧中心大屏用数据说话,充分展现黄浦区运行全貌,实现“一屏观天下”。

在智慧城区建设中,黄浦区为了更好进行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智慧黄浦打造基于“感知—互联—孪生—智慧”的数字孪生空间,利用5G、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BIM、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构筑出人-机-物之间实时、动态、交互数字孪生体,线上实时可视和双向交互。通过在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覆盖了1.5万路摄像头及几万个各种物联网终端设备,智慧黄浦数字平台使用基于视频的AI能力并对已有物联网终端数据进行抽取、汇集,利用这些数据还原感知到的场景,以“细胞级”精细化感知城市脉动,为城市运行事件状态监测和管理服务。

华为参与黄浦区智慧城区建设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智慧城市发展不是若干系统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有机体,各子系统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彼此协同;需具备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应用的完整能力,恰似对应人体的“眼脑手脉”,具有自我演进和自我成长的功能。智慧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眼、脑、手、脉”齐全和协同,才是智慧城市的高级表现形式。

黄浦区智慧城区建设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黄浦区将全力构筑智慧黄浦城市智能体,瞄准国际大都市智慧城区新标杆这一目标,在数字科技使能下,打造上海“世界会客厅”更加精细化、智慧化的窗口名片。

(结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大数据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20 泰坦科技 688133 --
  • 10-20 洪通燃气 605169 --
  • 10-20 国安达 300902 --
  • 10-19 九号公司 689009 --
  • 10-16 前沿生物 688221 20.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