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核史丨“吃饭”“穿衣”,我们要解决221基地5万人的后顾之忧

口述核史丨“吃饭”“穿衣”,我们要解决221基地5万人的后顾之忧
2020年08月07日 22:48 中核集团

17

霍银臣在二二一厂办公楼前

1958年9月,金银滩移民刚刚结束,我们一批青年职工就来到了金银滩核基地,参加核基地初期建设施工,成为最早一批进入核基地的职工。当我们走进金银滩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茫茫草原,没有住房,也没有帐篷。

我们住在羊圈、睡在干草上长达4个月

在一无所有、从零开始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临时住在羊圈里。我们住的羊圈是土平房结构,只有三面墙,没有前墙,圈里面满地是牛羊粪尿,闻着让人感到恶心。看看实在没有办法住,大家就动手弄些土来把圈里牛羊粪尿盖了盖,把事先准备好的干草铺在地上,这就是当时睡的床铺。

一个人一条被子,两个人打通铺,一个人头朝里睡,一个人头朝外睡。睡觉时把大衣脱了,棉衣不能脱;把大头鞋脱了,棉裤不能脱,戴着皮帽子睡觉。第二天早上起来,被头和皮帽子上全是冰霜,因为羊圈内外温度一个样。

那时的金银滩草原进入10月后,每天都要刮7~8级大风,有时甚至10级大风。金银滩草原冬季温度下降到零下40℃是经常的事。狂风呼啸,飞沙走石,在风吹石头跑的恶劣自然环境中,住在没有前墙的羊圈里,睡在只铺了一层干草的冻地上,这样的日子我们过了长达4个月之久。

“一捏酥”+酱油膏就是一顿饭

1959年6月以后,援建我国核工业的苏联毁约,于1960年7月开始撤走专家。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天灾人祸一齐来,真是雪上加霜。这时基地已有建设大军10000多人,上级部门让基地多精简一些职工,以减轻负担和压力。李觉局长为不耽误急需配套的工程项目施工,想方设法保留队伍,维持局面,同时继续率领广大职工奋斗在施工现场。可二二一基地处于困难中的困难地区,建设物资和正常生活供应的必须品粮食都难以保证。

施工中间休息时,人们饿得饥不择食,在草地上弄些能嚼烂的野菜和青草下肚,很多人为此中毒。当时,基地职工吃的全是谷面和蚕豆面,因为吃不上蔬菜和油,多数人大便解不下来。一顿饭给2个谷面或蚕豆面馍馍(其实是发糕),大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一捏酥”,每个职工都买一个22~24厘米的瓷盆,把两个发糕放到盒里,放些酱油膏,倒上一盆开水搅一搅喝下去就是一顿饭。

基地生活条件苦不堪言,又是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施工,职工思想波动很大,一部分人利用请假和其它理由,偷着开小差离开了基地。后来开小差的人越来越多了,基地领导就派人堵截,但是效果不佳。鉴于这种情况,李觉向周总理做了汇报。周总理说:“坚持就是胜利,你们的困难中央一定想办法解决!”

用自己身上这点热气跟青藏高原的严寒搏斗

1961年,青海省政府专门给基地调拨了4万头牛羊,并让青海省渔业公司把在青海湖打的湟鱼的60%~70%给了基地,以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当时,我是基地在青海湖打渔队的成员之一,1960~1962年,我在青海湖打了3年湟鱼。我永远难忘当年的李觉局长、赵敬璞书记等领导和我们在青海湖里打湟鱼的船上共渡难关的往事。

打渔队在海晏县甘子河往青海湖流入河水处扎下几顶棉帐篷。帐篷里没有床,地上铺着干草,我们就睡在干草上。在青海湖除了湖水就是沙滩、草地和湿地,没有吃的,没有喝的。天气冷到零下30℃以下,加上狂风呼啸,飞沙走石,连个避风的地方都没有,把人冻得没有地方躲藏。只能靠自己的身体挡风,硬生生地用自己身上这点热气跟青藏高原的严寒搏斗。

当时给我们发的打渔工具是一根钢钎,两把渔钩,两个人一班到湖里钓鱼。我们到湖里先把湖面上一米多厚的坚冰砸个洞,用手把洞里的冰块捞上来,然后把两个钩放到湖水里,蹲在那等着鱼吃钩,结果是等了大半天眼都看直了,也不见鱼吃钩。湖面的气温很低,我们的手脚都冻得麻木了,也钓不到鱼。说实话,大家都不会钓鱼。从青海湖钓鱼开始,经过艰难的摸索,才逐步走向正规打鱼。春季,青海湖开湖了,我们开始用小木船和拦网,在湖边水里围一片,而后用绞盘机把网拉上来,一网也能打200~300斤湟鱼,这种打渔的方法只能夜间进行,没有电只能用煤油提灯照明。

二二一打渔队渔船(李觉将军摄影)

跳进冰冷刺骨的湖水,用身体将机帆船拉进湖里

那时候青海湖里的湟鱼很多。只是我们的船小,渔网也小,打到的鱼很少,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厂职工挨饿问题。在这种情况下,1960年底,打渔队自己建造机帆船。李觉、赵敬璞亲自带队,从厂里把木料、机器设备等造船所需材料运到甘子河河口驻地,又调集了木工、钳工、电工、油漆工等高级技工,在露天工地上,大干苦干4个多月的时间,终于造出了两艘26米长、11.5米宽、载重量4万~5万斤的机帆船。

我们自力更生造出的两艘机帆船在船下坞的时候,遇到了难题。坞道上抹好了黄油,锚也下到规定的水里了,但任凭大家怎么推绞盘,怎么拉船体,船在坞上“纹丝不动”。两天时间过去了,船在坞上怎么也不动弹。船下不到水里,可急坏了李觉将军。

这时,就见他不顾一切地从湖边“扑通”一声跳进冰冷刺骨的湖水里。当时是5月份的天气,李觉还穿着棉大衣呢。一看这情况,在场的处长、科长、工人就像下饺子一样都跳进到湖水里,那场面就像打仗一样,下水后大家就用绳子一起往湖里拉。奇迹真的出现了!船被拉动了,缓缓地下到水里。李觉高兴得振臂高呼:“好呀!好呀!我们胜利了……”

机帆船开始打鱼以后,李觉、赵敬璞等领导一个礼拜换一次,都在船上和我们同吃同住。后来,青海省领导还让省渔业公司派了技术好的船长、技师、大副到我们船上传授打渔技术和经验……从那时起,我们才真正掌握了打渔技术,每次打鱼的数量成倍增长,全厂职工都能吃上新鲜美味的青海湖湟鱼了,职工吃不饱的问题基本解决。

海北藏族自治州倒淌河码头,现在是151景区地(李觉将军摄影)

打通物资进货渠道,解决5万多人的后顾之忧

1962年8月,组织上让我到西宁财经学校学习。学习回来后,我被调到二二一厂郊区商业局驻西宁采购站工作。当时,很多商品和蔬菜肉类等物资供应十分紧缺,郊区商业局从各个方面都无法满足基地需求。

为了解决基地广大职工吃菜难的问题,采购站多次和西宁市蔬菜公司联系,我们把所需要的蔬菜进货计划报送蔬菜公司,他们同意我们的计划,并表态说:我们公司所经营各种内地蔬菜和当地种植的各种蔬菜(包括土豆)在内,你们要多少我们供应多少。

吃菜问题解决了,但是基地全体职工吃肉问题一直无法解决。采购站几经周转和西宁肉食品公司取得联系,他们公司在西宁冷库存放的牛羊肉、猪肉同意供应我们,开始从2~3千公斤到2~3万公斤,甚至达到5~6万公斤。而后,采购站又和省土产杂品公司、省外贸局、互助酒厂都建立了进货渠道。青海省商品进货渠道全部打通后,基地商品供应基本满足了职工的需求。

1963年初,参加核试验研制的各路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及参加基地建设的各路大军,全部集中到二二一基地参加草原大会战。中央批准青海省成立青海省矿区办事处。

原郊区商业局改为矿区商业局,从上海、天津、西安、太原调来大批商业骨干人员来到基地,做好商品供应和其它服务工作。基本解决了基地广大职工、专家技术人员、驻厂部队等5万多人的后顾之忧。

为了做好各种商品的供应和销售服务工作,矿区商业局成立后,领导班子作了全面调整。原郊区商业局三位局长调出,从青海省商业厅调来的李颖春同志任矿区商业局局长,兼任中共矿区商业局党委书记。从天津市调来的李同跃、纪玉珠任副局长。

为确保二二一基地的各种供应,国家商业部专为基地成立特供局,把当时市面上见不到的紧缺高档商品,及时调拨给矿区商业局,基地广大职工和科研人员凭票都能购买到,有些商品是敞开供应。这是国家对二二一基地广大职工的特殊照顾。

在做好商品供应的同时,1963年底,商业局所属草原红星饭店开业,还专门从上海调来厨师。红星饭店的鲁菜、晋菜和上海菜都小有名气。

1965年春节,是商业局职工大忙的时候,来自天津、太原、上海的骨干商业人员,通通分到新开张的百货商店、红星饭店、副食商店、蔬菜商店去当售货员。寒冷的冰雪挡不住二二一基地成千上万科研、行政、基建人员的兴奋心情,他们纷纷涌进这些商店购买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从此以后,二二一基地才像是一个充满朝气的社会。

霍银臣,1958年9月,从河南项城选进二二一厂。1959年3月,在104安装公司材料科工作。1960年1月,调到青海湖打渔队。1963年5月,调二二一厂商业局西宁采购站工作。1978年6月,调厂组织部工作,任组织部科长直到退休。

来源:中国核工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07 卡倍亿 300863 18.79
  • 08-07 大宏立 300865 20.2
  • 08-07 华光新材 688379 16.78
  • 08-07 安克创新 300866 66.32
  • 08-07 格林达 603931 21.3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