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丨以辩证思维看11月CPI突破年度增速目标

时评丨以辩证思维看11月CPI突破年度增速目标
2019年12月12日 10:39 中国经济时报公众号

图片来源:新华社

■周子勋

  1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如期公布2019年11月物价指数。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9.1%,最核心的猪肉、蛋类价格升幅分别高达110.2%、10.1%。

  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上涨,推动通胀指标突破目标上限的3%年度增速目标。但猪肉涨价这一“偶然因素”并不意味着中国的通胀时代的到来。应当看到,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下,猪肉价格上涨已经得到抑制,但在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GDP同比增速连续两个季度下跌,三季度为6.0%。10月份中国的工业利润同比下降了9.9%,表明中国经济仍在放缓。

  按照“问题导向”的方法论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中国经济放缓的主要内因是,产业转型升级缓慢,产能过剩问题仍然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仍然很重,国内强大市场还未形成,国内消费需求出现下滑。实际上,前一两年已有类似迹象,一个重要信号是,中国的可支配收入增长低于实际GDP增长。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1%,而同期GDP增速为6.2%。

  不过,正如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所指出,要坚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也就是说,看待中国经济,不要总盯着速度,更多要看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效率的提升、结构的优化、新动能的成长,这些才是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最关键的因素。

  前11个月经济运行情况也显示,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符合预期、处于合理区间。比如前11个月,进出口总值2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增长9.9%,高出全国整体增速7.5个百分点。11月我国PMI录得50.2%,在连续6个月低于荣枯线之后,重新回到荣枯线之上,释放出一些积极信号。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要确保目标的实现,明年依然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增长依然至关重要。市场普遍预期,在稳增长的大方向下,中央强调“宏观政策要稳”,意味着中国宏观调控的关键仍在于预调微调,不会出现“大水漫灌”,其根本目标应该是维持经济增长速度的稳健、经济结构的均衡。换言之,明年财政、货币政策等将会保持连续性。而强调“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意味着明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构性特征可能更为明显。

  实际上,中央有关部门就提升宏观政策效能已经未雨绸缪。比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12月6日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地方分担机制及预算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在大规模减税降费、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此项改革对地方稳步推进预算执行具有重要作用。央行行长易纲近期在《求是》杂志的文章中也暗含了央行对未来通胀的目标区间设定,这也可以看成是中国货币政策调整的“通胀阈值”。目前来看,4%或更高的通胀值可能成为中国货币政策调整的触发点。

(作者系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通胀 中国经济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18 科安达 002972 --
  • 12-18 神驰机电 603109 --
  • 12-18 龙软科技 688078 --
  • 12-17 华特气体 688268 --
  • 12-12 聚辰股份 688123 33.2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