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大盘评析 > 千点保卫战 > 正文
 

千点:曾经的顶 现在的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4日 15:31 证券日报

  万盛投资 陈操

  也许在一个月以前还有很多人不会相信上证综指会跌到千点,但在6月的第一周,市场已经实实在在让投资者看见了千点,而随着大盘创下自1997年2月以来的新低,整个市场陷入极度恐慌之中。股指创下8年新低、沪深300指数平均市盈率只有14倍,已经远远低于道琼斯、标准500指数,我们的市场究竟怎么了?

  基金分歧加速调整

  最近基金经理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市场中有三把刀,一把是敌人明着砍来的;第二把是从朋友变成敌人后偷偷砍来的;第三把是自己留给自己的。按照个人理解,第一把刀代表的是市场一直做空的主力,第二把代表着基金同盟的瓦解,而这第三把则是这些基金的“挥刀自残”。

  从5月份基金重仓股的表现来看,表现极为惨烈,根据有关统计,5月基金净值损失高达200亿,这已超过前几年基金盈利的总和,一、二线蓝筹股的暴跌加速了市场下跌的步伐,而市场信心也随之降到冰点,也许基金经理说的第三把刀已经开始落下,这一批代表着市场最坚定的长线资金开始溃败给了市场很不好的暗示,很多投资者由此也对后市更加悲观。但应该看到正是这些个股的下跌,正是基金之间的“互殴”、“自残”,反而加速了大盘见底的速度。从市场心理层面来说,当股市由牛转熊时,往往跌得最多的是垃圾股,因为大家都知道这类个股的泡沫成分最大,所以不管是主力还是一般投资者都有落袋为安的想法,而手中拿着绩优股的人却仍然还在憧憬自己的股票会因为“业绩”而逆市不跌,这就造成一部分绩优股相当抗跌,甚至是上扬。但是当大盘经过一段惨烈下跌后,当所有人都相信大盘没底的时候,这些拿着绩优股的人就会想“既然大盘还要跌,而我的股票还没跌,别来个补跌,不如我先出来吧”,所以在这个时候最能跌的就变成这些绩优股,但这也许就恰恰印证了“否极泰来”的古话。

  当然这部分个股下跌还有自身的原因,比如周期性影响、国家宏观调控等等因素,但随着股价的大幅下跌之后,它们的价值仍有待于市场理性认识。比如石化类个股,即便考虑周期性见顶因素,目前石化股的估值水平甚至已经回到了02年行业刚刚复苏时的水平,这明显脱离了其真实价值,而如果这些个股能出现真正的企稳,那对于大盘而言,则构成重要的支撑。

  转机随时可现

  时隔8年后,上证综指再度考验1000点。虽然现在来谈千点对于市场的意义已经不大,但对于老股民来说,都还记得1996年当综指突破1000点时营业大厅内如雷的掌声,因为在历史上,千点是中国股市不解的情结。

  1993年2月16日,上证综指创下1558点的历史新高后,出现单边下跌,随后在1993年8月、12月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大“777”行情,而这两次反弹都受制于1050点,尤其是第二次受阻后,在1994年上半年大盘一路暴跌到325点,而在管理层三大救市措施的刺激下,发动了凌厉的8月行情,但反弹的高点也恰恰出现在1994年9月13日的1052点,随后一直跌到了1996年1月512点,虽然期间有5·18行情,但高点也仅仅在926点,至此我们看到1000点对于中国股市而言,这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坎。

  1996、1997年的牛市行情不仅带来了股市的繁荣,而且也将1000点牢牢踩在脚下,当1997年5月大盘见顶1510点之后,1000点成为了市场的重要支撑:1997年9月23日1025点大盘结束5月以来的下跌走势,1998年8月18日1043点支撑住了长江洪水对股市的考验,1999年5月17日1047点成为了5·19行情的起点,从这之中我们不难看到,1000点成为市场的分水岭。而现在,当指数时隔8年之后再次考验千点,我们需要的不仅仅只是历史的重演。

  现在的市场,虽然指数还是那个指数,但其内在实质已经远非当年可以比拟。8年期间股票的数量翻了数倍,而平均的股价甚至比1996年512点时还要低10%,有近100家股票市盈率低于10倍,在这样的环境下,千点还不能带给市场以转机吗?就目前的技术形态来看,上证综指已经突破了前期形成的下降通道下轨,进入加速下跌阶段,理论目标位在950点附近,这也恰恰反映了由于市场的疲弱而引发的惯性下跌空间,因此个人认为千点以下大盘能够形成一次大级别的反弹基础,现时有一个问题是:在没有基本面的配合下,以目前的市场心态,对反弹高度不宜过分乐观。的原因,比如周期性影?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