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新”而强 以“质”致远

因“新”而强 以“质”致远
2024年12月27日 00:01 重庆商报

在风雨洗礼中发展,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即将过去的2024年,新质生产力在中华大地稳步发展,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中国经济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展现出充沛的动力和活力。

从新质生产力 看发展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今年以来,从白山黑水到南方海滨,从秦岭腹地到长江沿线,新质生产力持续迸发强劲动能:陕西延安,机器人在田间穿梭,将苹果采摘装筐后,由无人运输车送往仓库;福建厦门,智能工厂将制衣时长由原本的3天压缩至3小时,一条生产线同步制作超过50种服装;安徽合肥,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完成130多个国家发送的量子计算任务……我国在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上取得了长足进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要素更加齐备、环境更加适宜。

一年来,传统产业蝶变升级,钢铁、纺织、机械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赛道崛起;未来产业加速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创新捷报频传……向新而行、向上攀登,产业升级步履铿锵。

从大国重器

看产业新优势

上天,入地,下海!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在崇太长江隧道掘进突破3000米,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回望2024年,重大技术装备捷报频传,彰显中国制造实力新提升。

大国重器,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研发周期长、技术难度大、产业环节多。比如一台盾构机,涉及地质、机械、力学、电气、控制、测量等多学科技术,由几万个零部件组成,一个控制系统就有2000多个控制点,每个环节都得协同发力。又如“梦想”号,150余家参研参建单位、3000多名建设者,1100多个日夜连续奋战,才啃下“硬骨头”。

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相继涌现的背后,离不开完整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目前,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完备产业体系,让生产力优化布局有了更足底气,为以更低成本、更高质量制造大国重器提供了优势。不仅能激发创新活力,还能提供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场景,推动构建产业发展生态、释放更多创新潜能。“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一系列举措,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突破一批战略性标志性装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持续增强。

我国有60多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家底丰厚。充分发挥产业体系完整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多硬核大国重器将挺起制造业脊梁。

从流动的中国

看经济新活力

铁路年发送旅客首超40亿人次,我国航空公司完成的旅客运输量首超7亿人次,快递年业务量首破1500亿件,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进入四季度以来,一系列交通经济运行指标释放出积极信号。一个个不断刷新的数字、一条条日益繁忙的路网,交织成流动中国的亮丽风景。

风景里,人潮奔涌、川流不息。1月底,春运开启,40天内80多亿人次出游、探亲、休闲,创下历史新高;7月初,暑运启动,民航业乘风而起,两个月累计运输旅客达1.4亿人次,刷新历史纪录;“五一”、中秋、国庆等假期,大规模人口流动轮番上演,“人享其行”加快到来。

首日,超12.5万车次;首周,超72万车次;不足4个月,突破千万车次……今年6月底,深中通道通车之后便车水马龙。历经7年建设施工,这一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攻克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一举创下10项“全球之最”,超级工程带来超大交通流量。

从林海雪原到江南水乡,从塞北戈壁到岭南山川,一座座桥隧跨越山海、一条条道路纵横穿越。如今,我国“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已基本形成,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综合运输网络连接起星罗棋布的城市乡村,拉近了距离,压缩了时空。

前三季度,国内出游人次42.37亿,同比增长15.3%,出游总花费4.35万亿元,同比增长17.9%。流动中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彰显着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与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航线联系,海运连接度居全球首位;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9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160多个陆、海、空、邮相关协议协定……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让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更好联通。

从密集展会

看市场新空间

展会,观察经济活力潜力的一个重要窗口。

从北京车展、上海车展、中国航展等行业会展,到中国品牌博览会、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主题展会,再到进博会、广交会等国际商贸盛会……今年以来,一场场展会在各地接连举办。走进其中,能亲身感受到中国经济的热度与活力。

5月中旬,中国品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近1800家中国品牌企业齐聚一堂。从世界首台绿色盾构机、桩梁一体智能造桥机等大国重器,到耐腐蚀耐高温的“蚕丝钢”、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等高端材料,再到工艺陶瓷杯、迷你洗衣机等消费品……一项项新技术新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显示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蓬勃势头。

11月初举办的进博会上,国外参展商轮番亮出“看家本领”。未来机器人、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活性免水洗印染一体机等首发新品,柬埔寨大米、马来西亚榴莲、坦桑尼亚腰果、埃塞俄比亚咖啡等特色产品……无论“新”的,还是“特”的,都瞄准了全球最有潜力的中国大市场。

透过一场场展会,人们能读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充沛动能,也会对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着需求不足的压力,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强,稳投资难度有所加大。对这一问题,有关方面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予以应对。特别是今年9月份以来,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逐步落地,“两新”“两重”工作扎实推进,需求潜力正得到有效释放。1至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新发布的多项经济指标,反映了需求端出现的积极变化。

需求端的积极变化,与有力有效的宏观政策密不可分,从根本上看得益于经济基本面的坚实支撑。

相信需求,响应需求,创造需求。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持之以恒地创造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广大企业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据人民日报

数 读

崛起的“5大” 新经济

首发经济一马当先,新品首发点燃消费激情;冰雪经济乘“冬”而起,白色产业勾勒消费新景;银发经济温情守护,养老需求催生银色机遇;低空经济振翅高飞,照亮“天空之城”梦想;谷子经济崭露头角,显现个性化消费新活力。

首发经济

入驻商圈的“流量”新店、国际展会上的首发新品、游戏技术的首次突破……2024年以来,首发经济成为消费市场新亮点,展现着中国经济的新活力。

【解析】近年来,多地积极推进首发经济,不少品牌创新产品、服务与场景,注重发掘文化特色,强化与消费者的互动,适应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趋势。作为一种潜力无限的经济形态,首发经济将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

冰雪经济

数据显示,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超3亿人。随着“冰雪经济”资源不断盘活,消费潜力挖掘壮大,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解析】有关部门提出8个方面24条举措,以冰雪运动为引领,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明确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银发经济

据测算,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到2050年将达到49.9万亿元。

【解析】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

低空经济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超过5000亿元。据中国民航局预计,到2025年,国内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解析】今年,“低空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内许多城市尝试乘势“起飞”,纷纷出台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谷子经济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为1201亿元,未来将呈持续增长态势,预计2029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解析】年轻人对谷子产品的喜爱,很大程度上源于能够与喜爱的角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实现个性化表达。

据新华社

大国重器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