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舒娅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观、史学观、生态观乃至文明观的多重变奏,古老的博物学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阶博物学日益繁荣,通过识别鸟兽草木感知自然,通过北京大学教授刘华杰提出的“博物生存”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使其成为对抗现代社会“内卷”的一剂良药。同时,二阶博物学迅速崛起,逐渐成为科学史与科学文化中的“显学”,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博物学文化》《博物学世界》等著作,昭示着博物学史在学术殿堂的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博物学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一阶与二阶的有效融合,并对阶段性成果进行及时总结与反思。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敏锐捕捉国内外学术前沿,成为复兴博物学研究的学术阵地,已陆续刊登数十篇博物学专题论文。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柯遵科对相关论述进一步梳理与提炼,编辑出版了《博物学史研究前沿》一书,可谓恰逢其时,兼具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博物学史研究前沿》分为四大专题,共收录16篇文章,系统展现了博物学史研究的主流动态。
专题一是“帝国、贸易与女性”。“帝国博物学”揭示了博物学与帝国之间的双向共生关系,代表人物是瑞典生物学家、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林奈。帝国博物学史现已成为博物学史研究的主流范式,也是帝国史、环境史和科学史中最具活力的话题之一。
该路径突出“帝国”在知识生产、传播与转译中的“构成性”作用,而不仅仅将其视为背景。大英帝国在扩张过程中,对经济作物的争夺和异域物种的采集引发了科学界、王室、政府和商贸公司的广泛关注并得到大力支持,甚至女性博物学家也积极投身其中。
该专题既从总体上分析了林奈博物学的帝国属性,又通过檀香木贸易、赫歇尔在好望角的博物学实践以及诺斯的博物旅行等事例,展现了帝国博物学研究路径的独特魅力,令人耳目一新。
专题二是“图像与博物学”。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视觉文化史逐渐成为当代科学编史学的重要路径。它承认视觉表征在知识生产和传播中的认知与修辞功能,从而为科学思想史研究提供了新史料、开辟了新范式。
而博物学作为以现象观察为核心的研究领域,其“描述性”特征使博物画合理成为博物学史的研究主题。在该专题中,晚明传教士的科学画作、明代犀牛形象的演变、清宫极乐鸟图谱以及赵之谦的博物画事例,均是图像证史的事例分析,生动再现了背后的社会、文化、政治和认知等多重要素,为学界提供了深刻而丰富的研究启示。
专题三为“博物学实践”。与西方注重百科全书式博物学或以观察、描述自然为特征的博物学传统不同,中国博物学在方法上更具经验性和实践性,在观念上更是超出认知,从而深入生存论层面。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古代科学,尤其是在天、地、农、医等领域的卓越成就,皆可归为博物传统的体现。
在该专题中,无论是唐宋时期的牡丹栽培技术、晚明时期的农业“粪丹”技术,还是民国时期的南瓜加工和橡胶种植,无一不体现出中国人独具特色的博物实践成就,生动诠释了博物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厚根基。
专题四为“博物人生”。如果说科学更加注重客观性、普遍性,因而具有去主体化的倾向,那么博物学则更强调个体体验与情感表达。博物人生不仅是一种人人皆可参与的学术方式,更是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本专题精选泰奥弗拉斯特、格雷、奥杜邦和威尔逊等4位博物学家的事例,从古希腊到21世纪,跨越时间与文化,展现了博物学家们各具特色的传奇人生,让读者感悟到博物学的人文温度与学术魅力。
本书还系统总结了我国博物学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学科范式,这为博物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
当然,由于篇幅所限,本书未能涵盖博物学研究中的所有主题。例如,与“帝国博物学”并行发展的“阿卡迪亚博物学”等。期待本书能够吸引更多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和研究兴趣的博物学学者,鼓励他们探索更加连续的历史时期、更为多样的研究范式、更加生动的事例以及更为和谐的天人关系,从而进一步推动博物学史与博物学文化研究走深、走实。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史、文化史乃至文明史。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