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时代如何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实践有哪些亮点?11月9日至10日,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和第六届教师专业发展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海淀基础教育学术会议在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正式开幕。在为期一天半的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学者、一线校长、教师齐聚一堂,分享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和优秀经验,并就创新人才培养等教育领域热点话题开展探讨。
构建三级联动研修机制,打通教研到课堂的“最后一公里”
2024-2025学年度,海淀中小学达到181所、幼儿园220所,全区在校生总规模达到41.4万人;全区教职工达到4.5万人,专任教师达到3.2万人;特级教师达到239名、正高级教师246名,全区共有特级校长18人、高级校长131人……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作为北京市基础教育办学规模最大的区,海淀的教师发展备受关注。开幕式现场,海淀区委教工委书记、教委主任杜荣贞分享了该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创新。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与政府的统筹协调不无关系。杜荣贞介绍,在教师招聘中,海淀严把教师入口关,并加强心理健康、职业适应能力、沟通合作能力方面的考察,提升招聘的专业度和效度。2021年至今,共招聘高校毕业生近2400人,硕士博士占比达70%以上。
同时,针对学龄人口的变化,海淀区教委超前规划,对各学段、学校间的编制进行核定调配,打破编制壁垒,做到“两个优先”,优先保障中小学(特别是中学),优先保障在校生人数多、教学任务重的学校。还利用交流轮岗,合理配置与优化调整教师资源。
在帮助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上面,海淀将教育家精神的理论和实践融入教师培养、发展全过程,促进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
“针对海淀区教师人数多、教师需求差异大的实际特点,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资源,制定‘十四五’教师培训实施工作方案,分层分类开展全区域教师研修和培训。”杜荣贞介绍,海淀打通教研到课堂的“最后一公里”,纵向构建“区-学区/集团-学校”三级联动深度研修机制,并表示学区和集团教研是海淀教研的特色和特点。同时,海淀还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特点,设计并实施“六级进阶分层培训课程”,实现了对象精准、课程精准、管理精准、效果评价精准。
针对名师培养,海淀构建了 “领头雁”名师梯队,分层聚焦骨干教师选拔与培养,为名师涌现搭建舞台;根据干部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阶段,形成了针对后备干部人才培养的教育人才创新培育工程、双名工作室、教育家办学实践研讨会等进阶式、系统化的培养体系。
此外,海淀还积极利用数字化赋能教研与教学创新。作为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海淀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项目,围绕智能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课堂教学、作业、联合教研、教师培训、教师队伍建设创新研究与成果推广等六大试点行动,构建了“问题导向、创新驱动、技术赋能、培训引领、一体化发展”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新范式,整体促进海淀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海淀公办中小学已全部纳入43个教育集团
将海淀430平方公里、29个街镇由南到北划分为17个学区,共享区域资源;将公办中小学校全部纳入43个教育集团,通过为集团赋权,实现了集团软硬件资源的弹性调配,打通了学生联合培养、贯通培养路径……学区制和集团化是海淀教育改革的“两翼”。当天下午,在以“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实践”为主题的局长论坛上,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史怀远分享了该区集团化办学的发展历程、办学成效与经验以及未来发展思路。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践并非海淀“首创”。史怀远介绍,上世纪90年代起已有民营教育机构进行集团化办学尝试,在21世纪初,义务教育阶段的名校集团化逐渐形成。2012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此后多个中央文件也提到了探索集团化办学。为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海淀在2000年前后正式启动了集团化办学,此后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发展,出台了系列保障政策,集团化办学质量迭代升级。
史怀远介绍,海淀的集团化办学成效突出。目前,全区教育集团总数达43个、校址260余个,惠及31万余中小学生,已经实现公办中小学校全部纳入集团化办学,海淀区也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同时,在推进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海淀形成了丰富多元的集团化办学类型,比如名校承办薄弱校、名校承办新建配套学校、结成教育联盟等,进行了现代学校治理模式的有益探索。
快速培育67所新优质、新品牌学校,“十四五”高起点新建14所中小学校,历史性实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集团化办学的推进实现了海淀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激发了教育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海淀还发布了集团化办学的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海淀集团化办学范式。
集团化办学也让教育改革创新有了新的“试验田”,比如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上,海淀就以首批16所区级基地校为核心,打造了大中小贯通衔接、集团内外横向多元的一体化人才培养链条。
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加大支持力度、搭建共享平台、首创集团化办学质量评估……史怀远在介绍了海淀区集团化办学的经验之后提到,目前该区集团化办学也面临着集团结构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办学活力还需进一步激发等诸多挑战,未来要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多渠道、新载体”作用,将规范管理与适度赋权同步推进,以集团化办学促进海淀教育高质量发展。
多元设置拔尖创新人才的识别标准
从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首个少年班开始,国内大中小学一直在不断探索实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识别是一体化选育的逻辑起点,如何科学识别拔尖创新人才?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学校有哪些经验?11月9日下午,在以“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实践”为主题的校长论坛上,来自教育领域的专家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航空航天实验学校等校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经验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景安磊提到,研究发现,拔尖创新人才的外显,往往存在时间速度、智能领域、特殊表现等方面的差异,其选拔需要在大中小幼各学段的多维识别方面进行更多的综合考虑。他提到,目前在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上存在静态识别与阶段化的识别时间不相匹配,“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节点,以相对静态的测量结果或选拔结果为依据,容易忽视外显过早或较晚的学生,需要动态化跟踪识别。”
同时,单一的识别标准与多样化的识别内容也并不相符。景安磊表示,实践中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测量导向大都以智商或者学业成绩表现为标准,通过不同类型的竞赛项目、资优奖项进行识别,“这种识别标准趋于单一、规范化,相对忽视了不同人才拔尖领域的差异。”景安磊建议可多元设置匹配不同领域、不同内容拔尖表现的识别标准,同时开发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特定技能、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突出表现的进阶式识别工具。
此外,景安磊还表示,目前拔尖创新人才的识别主要聚焦在各级各类普通学校,相对忽视了因身体条件、家庭环境等各种原因,未获得有效教育机会或在特殊类型学校接受教育的小众弱势群体,建议突破主流识别思维限制,加强对小众群体的特殊关注与有效支持。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人大附中在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已经经历了40多年的探索,该校在1985年创办了超常儿童实验班;2010年获批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试验项目基地;2023年,入选首批北京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在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人大附中校长刘小惠看来,创新人才具有强烈进取心、高尚品质和责任意识、创造力和适应性、广泛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善于协调和交往的能力等特征。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学校始终坚持立德为先、培养有志于祖国建设的创新人才,同时坚持多通道培养、面向最广大的儿童因材施教,并构建了小-初-高-大学(科研院所)长链条贯通培养模式,“经过了40年的探索实践和不断的总结,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主要有7个方面,立德为先、课程筑基、教学求变、成长护航、以评促学、师资助力、文化蓄势。”
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刘小惠建议要营造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良好舆论环境,在政策上要进行系统的设计,同时要给予学校一定的自主权,要加强人才早期培养系统的研究,还要建立创新人才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是一所身处大学校园的学校,具有独特的位置优势。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吴鹏程介绍,学校利用在大学校园办学的优势,大中联动,逐渐形成了成熟完善的大学中学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大学的博物馆、艺术馆等场馆资源对中学生开放,同时大学的老师也参与学校的联合课程开发、学生联合培养。
以课程为例,该校聚焦“科技教育特色”的发展方向,形成了以深化科学教育内涵为基础、以培养科学素养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聚焦未来空天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科学与工程等领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贯通培养国家发展关键领域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杨利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