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额定电流的第8代LV100 IGBT模块

更高额定电流的第8代LV100 IGBT模块
2024年09月25日 11:21 电子产品世界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为工业应用设计的第8代1800A/1200V IGBT功率模块,该功率模块采用了先进的第8代IGBT和二极管。与传统功率模块相比,该模块采用了分段式栅极沟槽(SDA)结构,并通过可以控制载流子的等离子体层(CPL)结构减少芯片厚度,从而显著的降低了功率损耗。特别是,在开通dv/dt与传统模块相同的情况下,SDA结构可将Eon降低约60%,通过大幅降低功率损耗,模块可以提高功率密度。通过采用这些技术并扩大芯片面积,第8代1200V IGBT功率模块在相同的三菱电机LV100封装中实现了1800A的额定电流,是传统1200V IGBT功率模块的1.5倍。

1.引言

近年来,作为应对全球变暖的对策,光伏和储能等可再生能源市场正在稳步增长,在这些市场中,作为功率转换系统核心的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需求正在大幅增长。特别是1200V级别的IGBT功率模块被广泛集成到系统中,需要输出功率更高的IGBT模块来提高系统性能并降低系统成本。工程师们正在有限的空间内设计具有高功率能力的系统,因此,要求 IGBT 模块在保持传统封装尺寸的同时提高输出功率。有两种方法可以提高输出功率,第一种是提高输出电压,第二种是增加输出电流。选择提高输出电压需要用户进行大量的重新设计,因为IGBT模块周围的许多器件也需要提高其额定电压。另一方面,与提高电压相比,选择增加电流的方法在提高输出功率的同时,用户的设计更改较少。提高IGBT模块的功率密度对于提高传统1200V级IGBT功率模块的输出电流具有重要意义,而“降低损耗”和“增加散热”是提高功率密度较为可取的方法。

图1显示了采用额定1200A/1200V LV100封装的第7代IGBT产品,在A-NPC三电平拓扑条件下计算得到的稳态和开关损耗的归一化比率。可以注意到,IGBT和二极管的稳态功率损耗在外管、内管、中性点钳位管的总损耗中都占有较高比率。同时还可以发现,外管的开通损耗较大,因此,降低IGBT稳态损耗、开通损耗以及二极管稳态损耗对于降低总功率损耗非常有效。第8代芯片为降低上述功率损耗进行了优化,此外,扩大芯片面积是增加散热的一种可行方法,第8代芯片通过扩大芯片面积,改善了稳态特性和散热能力。

LV100封装是一种工业级封装,采用叠层电极结构[2],具有较低的Ls(封装内部寄生电感)。此外,LV100可以为内部芯片提供出色的电流平衡,并且可以并联使用,因此近年来已被用于多种用途。

本文引用地址:

2.第8代芯片技术

第8代芯片主要采用分段式栅极沟槽(SDA)结构和控制载流子等离子体层(CPL)结构,本节将对这些技术进行说明。

IGBT模块的高速开关操作可以降低开通损耗,然而,高速开关操作会带来较高的开通dv/dt。众所周知,它是一种电磁干扰(EMI)辐射噪声源,会对用户的电动机绝缘产生应力,所以应通过增加栅极电阻(RG)来将开通dv/dt限制在一定值以下,然而较大的RG会降低IGBT模块的开关速度,并导致较高的开通损耗。因此,有必要在不增加RG的情况下降低开通dv/dt。图3和图4显示了第7代和第8代载流子存储式沟槽栅双极晶体管(CSTBTTM)的截面示意图[3],在第7代CSTBTTM中,与栅极相连的有效沟槽和与发射极相连的无效沟槽交替放置。而在第8代CSTBTTM中,无效沟槽被SDA沟槽取代,在这一配置中,沟槽内部的电极分为两段,SDA沟槽的上电极连接到发射极,而下电极连接到栅极。此外,CPL被应用于第8代CSTBTTM的背面缓冲层。图5-(a)和(b)显示了第7代和SDA结构的芯片特性,显示了发射极电流(IE)与开通dv/dt的关系,图5-(a)中的横轴表示额定IE低于100%的区域,图5-(b)中的横轴表示额定IE低于2%的区域。SDA结构在不增加栅极-发射极电容(CGE)的情况下增加了栅极-集电极电容(CGC),如图5-(a)和(b)所示,增加CGC可以降低小电流下的开通dv/dt,而不会影响大电流下的开通dv/dt[4]。SDA结构的这一效应很重要,因为在小电流下开通dv/dt通常是最高的。

稳态和开关损耗通常可以通过减小芯片厚度来降低,优化芯片厚度时应考虑击穿电压。在有高di/dt的关断操作时,会产生关断浪涌电压,如果这个关断浪涌电压超过IGBT的击穿电压,IGBT模块将会损坏。因此,为了减小IGBT厚度并实现高di/dt下的关断操作,抑制关断浪涌电压非常重要。

第8代IGBT调整了背面缓冲层的设计[5],CPL结构提供了关断时的柔和度。带CPL和不带CPL的IGBT关断波形如图6所示,不带CPL的IGBT显示出高而尖的关断浪涌电压,浪涌电压峰值超过了1200V的额定电压。反观,带CPL的IGBT可抑制关断浪涌电压和振荡,浪涌电压峰值保持在1200V的额定阻断电压以下,它们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因为浪涌电压和振荡的发生程度通常受到外部电感(Ls)和运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这两种芯片都与第8代IGBT的厚度相同,仅通过改变背面缓冲层的设计来进行比较。因此,带有CPL的第8代IGBT能够在较高di/dt条件下关断运行,并减小了芯片厚度,所以第8代IGBT可以降低功率损耗。

第8代芯片采用了SDA栅极结构和CPL结构等技术来提高功率密度。

3.第8代IGBT模块的评估结果

本节对LV100封装中配备第2节所述第8代芯片的第8代额定1800A/1200V的IGBT模块和配备第7代芯片的传统模块CM1200DW-24T(1200A/1200V额定)进行了评估。

图7展示了芯片面积和结壳热阻(Rth(j-c))的归一化比较,第8代1200V等级芯片组的芯片面积针对LV100封装中的芯片安装区域进行了优化。第8代IGBT采用的芯片面积比第7代IGBT面积大39%,从而降低了Rth(j-c),扩大IGBT面积还可以降低IGBT的稳态损耗。

第8代二极管优化了芯片厚度,调整了损耗折衷曲线,以发挥第8代IGBT的性能。此外,该二极管通过采用比第7代二极管面积大18%的芯片面积来减少Rth(j-c),扩大的二极管面积还可以降低二极管的稳态损耗,而且,第8代IGBT模块通过优化封装内部的设计,扩大了芯片安装的可用面积。

图8-(a)和(b)显示了在上述条件下评估开通dv/dt与IE的关系,图8-(a)中的横轴表示额定IE低于100%的区域,图8-(b)中的横轴表示额定IE低于2%的区域。与芯片特性类似,第8代模块和传统模块在小电流下的开通dv/dt都高于大电流下的开通dv/dt,特别是在额定IE低于0.5%的区域,传统模块的开通dv/dt明显更高。相比之下,第8代模块在低于额定IE的所有区域的开通dv/dt都比传统模块低,尤其是通过应用SDA结构,第8代模块在低于额定IE 0.5%的小电流下的开通dv/dt得到了有效降低,并且通过扩大芯片面积和折衷曲线,也降低了大电流区域的开通dv/dt。

图9显示了第8代模块和传统模块在最大开通dv/dt时的发射极-集电极电压(VEC)波形(如图8-(b)所示,传统模块的条件为IE=0%,第8代模块的条件为IE=0.1%),这些波形也证实了第8代模块的dv/dt低于传统模块的dv/dt。

图10显示了开通dv/dt与IE的关系,第8代的开通dv/dt匹配为20kV/μs,这是传统模块的最大值。第8代模块调整了RG去匹配传统模块的开通dv/dt,由于第8代模块具有较低的开通dv/dt,所以可以使用比传统模块更小的RG。减小的RG为第8代模块提供了高速开关操作的可行性,并且可以降低每个脉冲的开通开关能量(Eon)。

图11显示了第8代模块和传统IGBT模块的Eon与开通dv/dt之间的关系,与传统模块相比,第8代模块在开通dv/dt=20kV/μs条件下Eon降低了约60%。

4.第8代IGBT模块的电气参数和输出功率

图12显示了传统CM1200DW-24T(额定值1200A/1200V)和第8代额定值1800A/1200V的LV100封装IGBT功率模块的电气参数,传统模块使用可用的最小RG值,此时的开通dv/dt为20kV/μs。第8代模块的RG已调整为与传统模块的开通dv/dt相匹配,两者的损耗比较结果如下所述。

(a). VCEsat

通过扩大芯片面积和减小芯片厚度可降低VCEsat。

(b). VEC

通过扩大芯片面积、优化芯片厚度和折衷曲线,可降低VEC。

(c). Eon

通过采用SDA结构和减小芯片厚度,可减少Eon。

(d). Eoff

扩大芯片面积会增加Eoff,而减小芯片厚度则可降低Eoff,因此,Eoff调整为与传统模块相似的损耗曲线。

(e). Err

扩大芯片面积和折衷曲线,Err会增加。

图13显示了IGBT模块的载波频率(fC)和输出电流(IOUT)之间的关系,横轴表示载波频率(fC),纵轴表示输出电流(IOUT)。这是通过图12中的电气参数计算得出的。结果表明,与传统模块相比,第8代IGBT模块的输出功率可以提高约25%,通过优化冷却条件和其他因素,还可以进一步提高IOUT。

5.结论

第8代1200V电压等级LV100封装的IGBT功率模块,具有更高的额定电流,专为工业应用而设计。通过采用SDA栅极结构和CPL结构,第8代IGBT模块展现出卓越的功率损耗,特别是与具有相同开通dv/dt的传统模块相比,IGBT的SDA栅极结构使得EON降低了约60%。此外,扩大了第8代芯片的面积,以增强散热并降低稳态损耗,通过降低损耗,模块提高了功率密度。因此,第8代1200V IGBT模块采用与传统LV100相同的封装下,实现了1800A的额定电流,如图14所示。

三菱电机6.参考文献

关于

三菱电机创立于1921年,是全球知名的综合性企业。截止2024年3月31日的财年,集团营收52579亿日元(约合美元348亿)。作为一家技术主导型企业,三菱电机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并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企业信誉在全球的电力设备、通信设备、工业自动化、电子元器件、家电等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电子元器件市场,三菱电机从事开发和生产半导体已有68年。其半导体产品更是在变频家电、轨道牵引、工业与新能源、电动汽车、模拟/数字通讯以及有线/无线通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发言人:Daichi Otori, Otori.Daichi@ap.MitsubishiElectric.co.jp

通讯作者:Daichi Otori, Otori.Daichi@ap.MitsubishiElectric.co.jp

(作者:Daichi Otori1, Masaomi Miyazawa1, Stumpf Eugen2, Koichi Masuda2)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