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五十九颗、六十颗北斗导航卫星。
此次发射任务有何意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长风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此次发射的卫星属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后发射的第二组MEO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接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该组卫星将在确保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精稳运行的基础上,开展下一代北斗系统新技术试验试用。
“与前期MEO组网卫星相比,该组卫星升级了星载原子钟配置,搭载了新型星间链路终端,入网工作后,将进一步提升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靠性及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等服务性能,在支撑北斗系统稳定运行和北斗规模应用的同时,将为下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技术升级进行相关试验。”杨长风院士说。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自1994年立项至今,北斗系统已历经30载。20世纪后期,中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杨长风表示,北斗系统工程自立项以来,已经走过波澜壮阔的30年,全体北斗人秉承“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建成“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
北斗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授时、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服务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北斗系统的导航服务已被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制造、位置服务等厂商采用,广泛进入中国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应用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下一步,我国将加快推动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发展,加大对不依赖卫星的多种定位导航授时手段的技术攻关。”杨长风还透露,2035年前,我国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编辑 何先锋 责编 李彬彬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