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36氪
“雨打霜浸枝头俏,浓香飘洒万千家。”中华文化赓续至今与教育密不可分,也一直滋育着中国教育事业。无数教师在基层生根,在每个关乎未来的角落发光发热,也同时面对着种种待解挑战。
2022年至今,中国飞鹤教育公益项目从基层启程。这项为期3年的教育公益行动,让众多坚守在边境和基层的教师走出原有环境,赴外地优秀学府学习,与他们一同为基层教育“开窗”,也让理想的种子更好地发芽、开花。
边境90后,描绘理想“画”
“从北京回到学校后,我给孩子们播放了自己参加飞鹤教育公益,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的视频,那时候, 感觉到孩子们眼睛里有光。”
2019年,丁薇师范学院毕业,并考了教师编制,成为海青镇中学的一名美术教师。丁薇是标准的90后,有年轻人该有的个性,也有投身教育事业的理想与热忱。但她第一次到海青镇,还是被震惊了。
海青镇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市东北部,是标准的边陲小镇,靠近乌苏里江西岸,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从地理位置看,海青是中国境内,每天能较早迎接日出的城镇。当然,与绝大多数东北小镇一样,这里人口较少,乡镇规模较小。
“抚远就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了,打车绕市区一圈才几块钱。海青镇更小,全镇只有一所小学和初中,晚上很早天黑了,路上也几乎没有什么人。”在丁薇的介绍中,每逢大雪封路,海青镇就会像是一座孤岛。
乡镇的孩子更单纯,也更容易让青年教师陷入一种有心无力的困境感。困境之一,来自学生的家庭环境。
这里经济条件稍微好的家庭,都至少会迁徙到抚远市区。“我们班学生很少,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在丁薇的一次家访中,她发现“有一些孩子的心理确实也挺压抑,会觉得父母不管他们,甚至用‘跑了’来形容爸妈的去向。”
也因此,包括丁薇在内,学校的老师对每一个孩子都特别关注。大部分学生在被老师,甚至是现实环境激励后,也希望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至少走出村镇。丁薇知道,作为美术老师,她承担着帮助学生在走出村镇之前,实现全面发展的重任。
“我跟学生们讲过罗立中的油画《父亲》,这个时候稍微会有一些感触,但我也不敢讲太深。因为有些小孩说话直言不讳,会很直白地在课上举手说,我没有父亲。他说的时候似乎不带感情色彩,我也怕现在学生太敏感。”
毋庸置疑的是,基层教育不止教书,更多是“育人”。但这又涉及乡镇中学的第二层困境——师资教育。
在丁薇的介绍中,学校的教育硬件条件越来越好,只不过,“音体美”的教师很难配齐,大学生毕业后也很少愿意到乡下教学。事实上,丁薇也希望自己能够有所提升,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教育。
在飞鹤的教育公益支持下,丁薇获得了去北京学习的机会。在丁薇看来,北京的教学理念非常超前,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习活动中,她听到了一场让她印象深刻的讲座。讲座的内容是如何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应用到教学之中,在课堂观摩里,通过合作调动孩子积极性,并分析他们性格的教育方式,也让她耳目一新。
课堂中对学生性格的分析让她真正认识到了基层教师的使命:“我虽然是美术老师,却也非常注意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特别是乡下的孩子,我更是会设身处地了解他们的想法。”每一名基层教师所需要承载的,都远比教书更多,而认识并提升自己的方法,是飞鹤教育公益带来的重大裨益。
那一次,丁薇特意给孩子们放了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的视频,她能感觉到孩子们眼里有光。她将学到的教学理念应用在了课堂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外面的世界”的向往,让孩子们的世界又增添了许多色彩。
一个带头人,一次大转变
与丁薇有同样经历与感受的还有于景春。
从北京回来后,于景春说自己坚信“世界是孩子最好的教材”。对于他而言,飞鹤教育公益项目的到来,让他看到了基层看不到的教学理念,更看到了未来的办学路。
2023年,于景春调任齐齐哈尔第三十二中学校长。尽管身处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他却也遭遇了与丁薇相同的困境。投身教育22年以来,他不断发现身处城乡交界处的普通中学、乡镇中学消失。于景春的学校,也处于交界附近。
于景春是少数一直坚持在一线教书的在职校长。也正是因此,他更深地感受到其中挑战。在这里,很多学生家长的文化基础与教育理念被裹挟,也在潜移默化影响孩子。事实上,经历高中三年教育后,学生们需要面临高考。在这一关中,学校是学生面向未来学习和成长的重要跳板,对于一些家庭支持不足的孩子,更可能是全部托底。而后,学生要面临更加复杂和多变的学习和生活变化。
于景春说,一直坚持从事一线教育工作,自己更能体会基层教育向上探索、转型的真实需求。
“我还在读书的时候,教科书就是世界。但这个时代非常多元,世界成为孩子的教科书,孩子的成长甚至比老师还要快。”于景春回忆,来北京培训之前一直想提升育人的理念和价值观,学到更多具体的方法和策略。课堂上,一场关于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让于景春萌生一个想法——想要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要鼓励老师成为研究型教师。
而此时此刻,摆在于景春面前的问题更深一步——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未来及人生的方向。在不泯灭孩子天性的前提下,如何带给孩子们基础学科教育外的眼界与视野?这需要基层教师有更好的整体素质。
以前,于景春以老师的身份管教学生,目标很纯粹,就是要提高分数。但如今,他更希望能够提供给学生全面发展的土壤,希望学生至少能在未来自食其力,按照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发展得更全面。
打开新视野,点亮小课堂
“如果没有飞鹤,我很难进入到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如果未来有孩子,我也要让他考北师大。”
在夏小叶的回忆中,飞鹤的教师培训营两年内进行了三次,每次线下培训为期一周,回到工作岗位后还有一个月的线上培训。在培训的同时,飞鹤还组织了教师团队到北京、上海交流。
北京昌平一中的数学课上,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自行车的车轮是圆的,而不是方形的或者三角形的?”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几何画板给学生演示:这个圆在转动时,圆心是一条直线,很平稳;用方形或三角形转动时,中心上下波动,就会很颠簸。
夏小叶老师旁听了这节课,她既惊讶于学生敢于提出这样的问题,也惊讶于老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用几何画板认真地演示。在她过去的教育经历中,上课时提问面对的大多是沉默,很少有孩子想要举手回答问题,对表达自己的想法非常羞怯。如今,对于这个问题,她的脑海中开始有了一些解决方式。
“从教师的角度,我们怎么去改变这个问题?除了硬件,教师也可以先从学习教学方式开始。”在她的感知中,如今无论是农村学校还是城市的重点中学,校园的硬件、教学楼的建设,不会存在太大差异,“但教学理念要落后很多”。
第三次参加飞鹤线下培训的时候,夏小叶发现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包括课前进行预习检测,课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调整,课后通过分层作业、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参加完培训后,夏小叶也在自己的学校进行了实验,不仅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让学生的创新性有所提高。更让夏小叶欣喜的是,当她把北京师范大学的照片、视频给学生看,学生们也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学习的动力,这所大学也成了孩子们未来的理想目标。“孩子们变得更加积极了,这是我们教师最开心的事情之一。”
北大毕业生,重访播种路
与丁薇、于景春、夏小叶这些一线教育工作者不同,北京大学毕业的杜宇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在学生时期就得到了飞鹤教育公益的帮助,如今则以新的身份和飞鹤一起为教育事业播种。
“当时飞鹤来到我家后,决定资助我读大学。在北大读书的那几年,无论通过线上还是线下,他们始终与我保持联系。”
大学四年期间,杜宇始终在学生会活跃,本科毕业后,得到了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的工作机会。也凭借这个契机,杜宇在今年寒假促成了飞鹤与北大的研学项目,希望带着北大研学团一同感受这片土地上基层教育的需求点和新变化,也希望能回馈泰来家乡、回报飞鹤对他的帮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基层教育来说,每一名老师都对应着一届又一届学生,他们就是基层教育的根。”在杜宇看来,飞鹤的教育公益就是在解决源头的问题,也能够为家乡的振兴提供动力。
飞鹤长期关注教育事业,2022年起开展了教育公益专项行动,用三年时间,投入6500万元,开展专项助教活动。该行动已覆盖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学前、特殊教育学校,惠及在职专任教师和校长28万余人,330余万学生受益。
可以肯定的是,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它不仅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也是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
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以飞鹤为代表的民族企业,始终搭建着向上攀爬的绳子,为基层教师们连接更高等学府与教育理念的桥梁,并为更多孩子点亮未来。
前路虽漫漫,希望不灭。教育是国之大计,也承载着国与家的希望。对于基层而言,每名教师都是梦想的过河桥,也是未来的向导。他们坚守在基层,尽管在不同地方和时刻都可能在面对各种挑战,但这总是能绽放出别样的风采。他们也同样正努力走出基层,与外界紧密相连,并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回学校。他们是推窗人,也是播种员。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