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国道恢复收费的话题又进入了公共舆论视野。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近期,部分地方开始恢复或新建国道收费站,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如8月26日,山东省政府网站发布批复同意济南黄河大桥设置收费站,收费期限长达25年。据了解,济南黄河大桥是正在建设中的新桥,其收费符合相应的规定。而在更早之前,吉林省和湖北省也分别有国道大桥和一级公路开始收费。
尽管国省道取消收费的历史并不算长,也就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但在不少人的认知中,国省道等普通公路早已被视为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产品,即便是一些新建国道收费符合相应规定。
在不少地方财政面临挑战的现实背景下,若国道重启收费成为各地竞相效仿的趋势,不仅会让人难以接受,也难免偏离交通强国支持发展的初衷。
毕竟,现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公路发展应当坚持非收费公路为主,适当发展收费公路,已明确了非收费公路的主体地位。
来自交通运输部数据也显示,从2009年启动到现在,全国除新疆外,其他省份均已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共减少收费公路15.05万公里,已经接近2023年底全国已通车高速公路17.7万公里的里程。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绩。
事实上,国省道等公路免费通行,极大减轻了民众和企业公民的负担,降低了全社会的物流成本,加快了经济运行的速度,也推动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这些积极的变化,有目共睹,也显著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目前,我国运输物流的最主要载体仍是公路货运。数据显示,公路货运量占社会货运量的74%,公路运输成本占运输成本的52.6%。
而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显示,在公路运输成本中,车队企业燃油费、通行费、驾驶员工资、车辆折旧支出分别约为34%、30%、20%、16%。通行费是仅次于燃油费的第二大支出。
这也意味着,一旦现有免费的国省道重新开始收费,必然会推高公路运输成本而增加物流成本。这显然与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不符。
今年7月21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也都对降低物流成本提出了要求。
这些意见一脉相承,均传递出打通阻隔、降本增效的意思,也让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主流政策要求。在此背景下,个别地方若继续打国道收费的主意,盘算着从川流不息的车流中增加收费项,无疑与相关要求背道而驰,也会对企业决策产生影响。
有专家表示,一些发达地区的企业更倾向于设立在免费公路沿线,以降低运输成本。若周边均为收费公路,则不利于企业聚集发展。也即,公路是否免费,已经成为营商环境的一项内容,不可小视,更不可为一时之利而影响长远发展。
此外,国省道等普通公路重启收费,也会对各地文旅产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近年来,各地为吸引游客,纷纷修建、改建了很多有特色的普通公路。许多旅游线路、旅游带、旅游廊道等都是由国道、省道、县道串联起来的。
如著名的318国道、219国道、独库公路等,均“以路串景”,一路畅行。一旦开始收费,就应事先评估考量得失。
当国道免费已成习惯认知,恢复收费就不再仅仅是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算术题,而是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其将广泛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情感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财富涌流本就该是通过更开放、更畅通、更便利的营商环境不断创新创造。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里程增加,养护管理资金需求的缺口也在扩大,通行费收入入不敷出也是实情。但也要看到,收费不仅会冲击物流产业,更可能因绕行导致公路使用频率降低,收费难以达到预期,反而造成资源浪费,需要审慎对待。
当然,也必须正视当下公路管护资金面临缺口的挑战。现实中,若只是减少日常养护开支或延迟维修,不过是维持现状的权益之举,也不可能持久。而重启收费又会引发诸多问题。
因此,当下之计,还是要推动构建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多渠道资金保障机制,同时引导地方在培育产业、发展旅游时与公路建设一体推进,互为借力。此外,不妨持续优化养护资源配置,推广智能养护技术,加强对公路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持续降低公路养护成本。
说到底,计一时,还是谋长远,本不是一道选择题。在相关决策中,地方政府也好,主管部门也好,都该多一些慎重讨论,从政策对营商环境、产业发展以及文旅消费等影响方面,多一些整体考量。
撰稿 / 胡栖安(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