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了,别再问运动员化不化妆

2024年了,别再问运动员化不化妆
2024年08月03日 09:15 36氪

来源:36氪

美甲、戴假睫毛、画眼影......只是最正常不过的化妆,为什么会挨骂?女运动员化妆参赛,到底冒犯了谁?

Elise

编辑腾宇

来源|新周刊(ID:new-weekly)

封面来源IC photo

女性运动员的容貌总是容易成为高敏话题,特别是大赛期间。

7月28日,中国女篮在巴黎奥运首战以1分惜败西班牙。比赛第二节末段,李梦站上罚球线,镜头下清晰可见她化着淡妆的面容。

此时篮球赛事解说员的杨毅突然问了同场转播的中国前女篮国手陈楠:“我想问陈楠指导一个跟这个比赛没什么关系的话题,就是你打球那时候化过妆吗?”

陈楠回答:“没有。我们那时候不兴化妆,崇尚自然美。”

比赛结束,“球员化妆”的问题随着比赛落败的遗憾情绪和#女篮解说 打球化妆#的词条一同被送上了热搜。杨毅的解说被网友批评“管太宽,爹味重”“她们在奥运赛场上为国争光,你却关心她们化不化妆。” 而杨毅事后在社交平台上回应道:“我问问不行吗?输了赖我是吧?”更是让话题一再升温。  

2023年亚运会中国女篮夺得冠军,李梦手拿金牌。(图/李梦微博)

网络上,观念呈两极分化之势。有网友表示理解,“人家杨毅问了一下,又没带节奏,人家陈楠也是真实的回答,很正常的,有的人弄得很敏感一样。”也有网友认为这是一次潜意识中带着倾向,“两个人同时笑,这就已经不是个简单的提问,而是内涵,就是那种无需多言的霸凌者默契。”

其实不仅仅是杨毅,大众对女性运动员化妆参赛这件事的争论从未停止。早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转播员在描述一位滑雪女选手时说了一句“紧身衣加上一点点的妆,在压力下依然美丽”,这一带有刻板印象的描述嫌疑引起众怒,被炮轰为性别歧视。

而曾经在网络上赫然出现的“运动媛”“飞盘媛”等词,也是一种对女性的污名化。似乎化妆(或者说化妆背后潜藏的女性魅力)与和运动是相互矛盾的事物。有网友认为运动员化妆,是没有把心思专注比赛上。有人说疑惑:“运动员在比赛前还有时间化妆?”“很难想象,运动员上场前还能给自己化一个这么精致的妆,是要去当网红还是去比赛?”

染金发,做美甲,化妆,一直是李梦的标志。她在2023年亚洲杯随中国女篮重夺冠军,记者赛后问起化妆的问题,她回应道:“我喜欢我自己这样,因为每个女孩都很爱美。在赛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能让我更加专注到比赛里面。”   

中国女篮队员李梦。(图/视觉中国)中国女篮队员李梦。(图/视觉中国)

事实是,奥运会运动员只专注比赛而不谈个人形象,或者只能接受单一形象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化妆纯粹是一种个人自由。远至24年前的悉尼奥运会,当时的澳大利亚女篮老将劳伦·杰克逊曾表示,澳大利亚女篮队员几乎人人都化妆:“化不化妆是个人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展现自我的方式。作为女性球员,我们希望打球的同时享受球场。在激烈的对抗下,我们也希望自己更好更美。在球队中,我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她们展示自我的方式。”

鲜艳不是过错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运动员开始尝试在比赛中化淡妆。

中国跨栏选手吴艳妮的妆容与表现从来都是被热议的话题,发型、妆容、纹身,都是她乐于展示的点。她对此素来坦荡。一次赛后采访,吴燕妮的假睫毛意外脱落,她用手捂住一只眼睛接受完采访,这赢得了一些网友的好感:“谁说不能全妆比赛的?”“一点不做作,真的很好的女生。”

7月18日,吴艳妮接受央视频采访,聊到运动员形象时说:“我想打破大家对于运动员或者田径运动员一种固态的印象,就是说田径运动员应该是短头发,然后不应该化妆,就是普普通通的一种状态。我觉得现在21世纪了,我觉得我们运动员就要展现自己的风格,不一样的一种田径之美。所以说我每次的造型都比较的夸张。”

这不是吴艳妮第一次回应化妆、做造型参赛了。此前“吴艳妮化妆比赛”“吴艳妮头戴蝴蝶结进行赛前训练”等话题曾在互联网掀起声势浩大的舆论战,有网友借此指责她“想要出名”“不专注比赛”,“爱美”视为其比赛失利的罪魁祸首。直到今年5月19日,吴艳妮在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日本大阪站化着全妆夺冠之后,舆论才有所转向。

在赛场上带妆上阵的女性运动员,大都有回答“化妆”相关问题的经历,但这本身就是对运动员的刻板印象。“竞技体育,菜是原罪”的评价体系下,仿佛只有胜利才是一张“化妆资格通行证”。

同样热衷在比赛时带妆的运动员,还有00后美国田径运动员、百米世界冠军莎卡莉·理查德森。她每次参加比赛时都戴着五颜六色的假发、假睫毛,还有与乔伊那类似的长长的美甲,因此获得了“新花蝴蝶”的称号。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的头发颜色、指甲长度并不重要,我用能力证明了我自己。”    

跑道就是美国短跑选手莎卡莉·理查德森的舞台,她的妆造,神似初代“花蝴蝶”乔伊那。(图/视觉中国)跑道就是美国短跑选手莎卡莉·理查德森的舞台,她的妆造,神似初代“花蝴蝶”乔伊那。(图/视觉中国)

在202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上,法国知名田径选手奥莉安娜·拉兹拉克-克拉斯 (Auriana Lazraq-Khlass)比赛时,眼角画着蓝色、白色和红色翅膀彩妆,还有加长睫毛膏,成为赛场上备受注目的运动员之一。

奥利安娜说,她将化妆视为日常,尤其在比赛日会更细心妆扮,这是她表达“心态、轻盈和飞越障碍的愿望”的一种方式。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喜欢在竞赛日上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盛大的庆祝方式,是我们在努力达成目标后可以表达自己的时刻。” 

运动员应该有化妆自由

奥林匹克运动员化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运动员化妆是罕有的事,尤其是女性化妆。直到20世纪中叶,人们对女性化妆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女性运动员开始在参赛时尝试淡妆,例如涂粉底液、口红,刷睫毛膏。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在女子100米比赛中跑出10秒49惊人成绩的美国短跑运动员格里菲斯·乔伊娜,留着长发,涂着口红,还有一手标志性的长指甲。她也说过:“涂口红不会影响我的发挥,反而能让我在比赛开始前心情愉悦。打扮能让我开心,这样我能跑得更快。”

美国女子田径运动员盖尔·德弗斯(Gail Devers)曾经代表美国参加过1988年到2004年的五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田径比赛。在那个年代她就以长指甲、化妆和佩戴珠宝而闻名,她认为个人风格与速度一样重要。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就已经有不少奥运选手带着美甲“出征”。

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美国女子田径运动员盖尔·德弗斯,戴着她的标志性美甲参加奥运会。(图/视觉中国)

与过去的奥运会相比,出现在巴黎奥运会的新世代运动员更加注重自我表达和个性。越来越多运动员在涂抹口红、眼线和眼影时尝试大胆的颜色。化妆趋势更倾向于明亮、闪闪发光甚至是戏剧性观感。

女运动员也不再与肌肉发达、能吃苦、粗犷等刻板印象绑定,当她们开始化妆,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随着越来越多的爱美运动员带妆上场,而每届的奥运村也非常人性化,开设了美甲、彩妆和发型服务。  

一些运动员化妆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无论是大胆的唇色、长长的指甲、引人注目的眼线,还是突出球队颜色或国旗的有趣脸部彩绘,化妆在描绘运动员个性和品牌塑造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东京奥运会女子4x400米接力预赛上,女运动员们都画着精致的妆容。(图/视觉中国)

有运动员表示,对于运动员参赛是否应该化妆,应该根据表演性项目与竞技性项目区分来看。奥运会对于运动员化妆并没有严格的统一规定,但根据不同项目有一定的外观要求。在一些运动项目中,化妆是一种传统仪式,例如花样滑冰、艺术体操和花样游泳。这些项目对女性选手的“美”要求最高,运动员通常会化妆,以增强表演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体验。

根据奥运会赛事规则,仅有个别赛事会规则会对运动员外貌有所要求。例如,在花样游泳项目中,要求运动员的头发不能乱(no messy hair),所以运动员们会在赛前把头发定型。此外,还赛事还要求运动员不能有花俏的妆容(no theatrical makeup),可以接受自然、干净健康的妆容。

2008奥运花游双人自由自选预赛:蒋文文、蒋婷婷亮相。(图/视觉中国)

而在奥运会体操项目中,则要求运动员的头发不能挡脸。虽然对于妆容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也要求必须“得体”(must be ‘well-groomed’),且不能有颜色过于鲜艳的美甲(no flashy manicures),因为这会分散裁判的注意力。    

排球比赛除了头发不能挡脸,能留长指甲(no long nails),不能戴着长项链或者大圈的耳环。田径比赛对于妆容的要求会相对宽松,运动员仅仅是不能有附带赞助商或者广告的首饰、发型、纹身或者身体彩绘。此外,运动员最多只能在每个耳朵上有一个耳钉,其他耳钉或首饰都得摘掉,不能仅仅用绷带或者胶带来遮盖住,这也是为什么观众不会在奥运会上看到体操女王西蒙·拜尔斯戴着鼻环参加比赛。

2016里约奥运会田径女子4x400米接力决赛:美国队夺冠。(图/视觉中国)

有退役的艺术体操运动员表示,化妆是艺术体操这个项目的职业素养,是硬性要求,因此她们会在赛前4个小时就开始化妆,化妆时间基本上在40分钟到60分钟之间。“这是妆发加在一起的时间,因为我们的评分规则有要求必须要妆发。”

而许多体操运动员从少儿比赛时就学会了赛前化妆,但是她们从小化妆不是教练教的,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基本上都是我们自己研究怎么化妆的,一开始大队员会帮忙,有的女教练也会帮着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奥运会运动员的化妆趋势也在不断变化。从20世纪初的极简主义到现代的大胆和戏剧性外观,如今奥运赛场上的女运动员们抱着更加开放的心态,尝试不同的风格和颜色的妆容,以展示她们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实际上,即使奥运比赛中没有明确的化妆要求,最近几届奥运会上的大多数运动员都会化妆,以确保在仪式和采访期间保持美观。在运动员的圈子,有一种情况会被选手们视为不尊重赛场,那就是不带妆参赛,“不化妆反而会被大家讨论,感觉她不想来参赛一样,或者打算消极比赛。”

最时髦奥运会,

不应该拒绝时髦

巴黎奥运会被网友们誉为“史上最时髦奥运会”,薰衣草紫的跑道,充满时尚设计感的奖牌,还有赛场上无处不在的巴黎经典地标,无一不在提醒人们,这就是时尚之都的审美与底色。

运动员的个人形象成为体育传播的关键要素。随着比赛转播渠道和传播媒介越来越多,运动员的普通人一面也越来越多的展现在大众面前,但当“美”凌驾于竞技之上,很多话题就会跑偏到与竞技完全无关的方向。

似乎没有女性运动员能从这场“美”的审判中幸免。中国铅球运动员巩立姣夺冠后接受采访,面对的居然是“外表看起来不那么像女孩儿”和关于婚恋问题的拷问。

2021年8月1日,日本,2020东京奥运会女子铅球颁奖仪式,巩立姣夺中国田赛奥运历史首金。(图/视觉中国)

有退役的运动员说,运动员化妆的争议之所以存在,是很多网友还沉浸在上个世纪运动员只有刻苦训练的画面。“要带伤上场,不能谈恋爱,不能有私人时间,只能拿冠军,没拿到冠军的都是没有刻苦训练等概念里。实际上,如今的职业体育除了竞技本身,还要展现运动员个人魅力。比如NBA球星很多人都是有鲜明的个人标签,这些为他们带来了竞技体育之外的关注度,有了关注度,商业机会也会随之多了许多。”

美国心理学家艾米·卡迪的研究表明,‌姿态和外貌的调整会对人的自信心和表现产生显著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运动员在比赛中化妆是一种心理暗示,‌旨在提升自信心和专注力。‌

运动员在比赛前化妆的行为,‌不仅仅是出于对外表的关注,‌更重要的是通过化妆这一行为来提升自己的心理状态。‌化妆作为一种自我管理的手段,‌能够帮助运动员创造一个稳定且舒适的心理环境,‌从而在紧张的比赛环境中更好地发挥潜能。

比如此前提到的‌‌吴艳妮,她认为在比赛前会化妆是对现场观众、‌粉丝、‌赛场上的所有人以及对这场比赛的尊重。‌同时,‌化妆也是给自己的一种自信与鼓励,‌通过精致的妆容和形象管理来提升自信心。‌这种现象不仅在职业体育界存在,‌许多职场女性也通过化妆和穿着得体的服装来增强自信,‌提升职业形象。‌    

2024世界田径洲际巡回赛东京站女子100米栏:吴艳妮以12秒80夺冠。(图/视觉中国)

这届巴黎奥运会,有凸显个性的运动员,也有更能包容的观众。人类有发现美的能力,也能在体育中发现美。在体育的赛场上,输赢从来不应该是衡量美的标准,凸显个性也不止化妆一种方式。

除了妆造,00后的运动员在网络上也有着自己个性化的一面。例如开幕后的首个比赛日,被央视新闻“挂”出来的几位运动员微博名字。两位“00”后小将的微博名“A阿条本条”“光靠干饭就” 让不少网友忍俊不禁。

(图/微博截图)(图/微博截图)

运动员化妆是为了感觉更有力量和自信,从而在比赛中提高精神集中度和表现。同时,运动员通过化妆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风格,塑造个人品牌。此外,得体的妆容也能让运动员在镜头前更加好看。许多运动员会选择化妆以确保在仪式和采访期间保持美观,化妆可以帮助她们均匀肤色、增强面部特征,并为整体造型增添风格。当然不少化妆品牌也抓紧奥运的商机,科普持久配方、防水、透气纹理和环保成分的作用,能够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保持效果,同时不影响运动员的表现。    

就像美国田径女将夏伦•罗布里所说:“你可以当个强悍有运动力又涂口红的女人。我想告诉年轻后辈们,女选手化妆是一种自我表现。我喜欢口红,它让我更自在,不会影响我的发挥。”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