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低空政策看运营商发展机遇

从低空政策看运营商发展机遇
2024年07月22日 14:00 飞象网

大城市的发展愈发受限于地面的环境空间,向立体空间探索延伸正成为发展趋势。2023年6月起,我国陆续出台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等助力低空发展的重量级上位法,引导、支持、监督产业发展。随着社会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低空无人机的网联化、控制类需求不断提升,运营商也迎来了入场机遇。

1、低空政策逐步细化,并推动产业数字化、精细化发展

政策针对不同型号、空域的无人机驾驶航空器,提出具体通信能力需求。《无人驾驶航空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四条要求明确低空通信的重要性,“除微型以外的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施飞行活动,操控人员应当确保无人机驾驶航空器能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报送识别信息。微型、轻型、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应当广播式自动发送识别信息”。《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针对不同的空域类型提出通信需求,如“E类空域:①仪表飞行的航空器进入前须获得空中交通管理部门许可,并保持持续双向无线电通信”。

政策推动低空飞行监管、登记、运营管理等功能平台化。《无人驾驶航空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提出通过平台实现航空器的动态监管与服务,要求“国家空中交通管理领导机构统筹建设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对全国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施动态监管与服务”。《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的第92.9条明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是国家无人驾驶航空器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的组成部分,是局方实现操控员管理、登记管理、适航管理、空中交通管理、运营管理等功能并提供相应服务的统一平台”。

政策针对应用及空域管理需求,要求产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无人驾驶航空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第五条针对产业应用,要求“国家鼓励无人驾驶航空器科研创新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无人驾驶航空器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安徽省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面向飞行管理提出“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低空飞行服务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各项飞行数据处理能力”等。

2、低空产业发展需求以及通信运营商的机遇

低空在政策推动下逐步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需求越发清晰。短期内,超视距通信、平台化监管为运营商带来了入局机遇,长期来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也将有效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1.超视距飞行需求为运营商带来网络发展空间

政策也对不同空域提出针对性的通信需求。但低空无人机目前还主要采用视距方式通信,需要飞手使用遥控器进行飞行控制,通信距离为1-2KM,大多还不能满足物流等场景5-10KM的通信需求,制约其规模化发展。

目前国内外运营商积极利用大网开展超视距低空通信网络部署,满足无人机远距离作业要求。国际上,Vodafone针对车辆难以进入的安保区,建设通信网络,支持无人机巡检。Valmont利用T-Mobile的5G网络实现77 英里超视距(BVLOS)无人机操作。国内,中国电信实现江苏全省13市5G低空覆盖;中国移动实现了5G网络在沿海、近海、远海区域全覆盖;中国联通在广东已覆盖超9100多平方公里空域,服务于无人机远距离稳定通信。

2.飞行活动感知为运营商开拓感知能力场景

无人机飞行中,需要对其起降、飞行过程进行定位感知,无人机的起降过程定位需要在厘米级、巡航作业需要达到米级,同时为了避免无人机非法入侵等情况,相关探测定位需要小于30米,为运营商带来感知发展机遇。

国内运营商已开始针对飞行感知进行试点验证,以期满足行业的航迹感知、入侵上报等业务需求。中国联通在浙江国网完成5G-A通感一体无人机试点,实现单站感知范围>1 000米,速率精度达0.5米/秒,距离精度达分米级。中国移动在深圳盐田,采用 4.9GHz 频段,利用 20MHz 可实现对多个船只的航迹跟踪与上报,感知距离达到 20km,平均感知速度误差低于 1km/h。中国电信在南京滨江经济开发区完成滨江上空10平方公里低空通感覆盖,实现“低空复杂航道模拟验证”、“低空物流支线”、“低空空气监测”等多项低空通感业务验证。

3.飞控平台有助于深度参与到低空赛道

针对飞行活动,目前的飞控平台多以企业自建自用为主,在飞行活动前,企业之间需要通过点对点的传统方式进行信息同步,一方面影响企业运营效率,另一方面随着业务量的增加,点对点的协调难度越来越大。目前深圳、苏州等地市政府均在积极推动市级飞控平台的建设,推动跨企业的飞行数据互通,最大化利用空域资源。

国内外运营商积极参与飞行控制平台建设方面。中国移动打造中移凌云5G网联无人机管理运营平台,面向无人机飞行监管、无人机设备厂家和垂直行业三类用户提供无人机可看可管,并具备设备维护、资源调度、空域申请等基础业务能力。中国电信打造天翼星云平台,实现多架次多品牌无人机接入控制、航线规划、数据管理等一站服务。国外运营商也在积极探索相关平台的开发,Verizon收购了无人机运营管理公司Skyward,尝试利用运营商的网络资源优势,在飞行管理平台和商业飞行培训上实现业务创新与拓展。KDDI与NTT、docomo、乐天、NEC、日本气象协会等联合测试无人机飞行管理系统,用于灾害隐患排查、安保、物流、邮递等应用场景。

4.未来,在飞行数据、飞控平台的基础上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拓展低空应用新场景

目前低空对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需求已经逐步体现。如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的农药喷洒工作中,可借助无人机自动识别边界,生成最优航线。如低空飞行控制中,可通过人工智能实现预实践决策、自主式决策和数据驱动式决策等,实现飞行审批效率提升、违规行为精准处置等。

运营商已在现有网络、平台能力上逐步考虑引入新兴技术,拓展应用边界。中国移动与浙江省公安警务航空队打造警用无人机实战管控平台,在全国率先完成组网连续轨迹跟踪,率先具备地面起飞、楼际线(20-100m)以下检测能力,后续还将引入AI感知基站,提升物体感知检测率,降低虚警率。中国电信携手普宙科技已建成了11套无人机自动机库、3个应用支撑平台、6种AI算法、9个应用场景,打造全国首个大规模“低空共享无人机”政务应用示范项目。

3、展望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有望拉动万亿级市场,对网络、平台、新兴技术都有较高需求,预计可达到百亿级市场,为运营商带来发展机遇。但是产业仍在发展初期,运营商还面临来自行业的低成本、高效率、快速发展等挑战。在成本方面,低空业务在政策的带动和扶持下,往往作为大公司的新产品线或者初创企业的选择,相关企业对于成本都比较敏感;在平台建设方面,由于涉及到管理流程、数据共享等环节,还处于多方利益博弈期,一定程度上对平台建设的标准化、时效性都造成了影响;在发展方面,快速规模发展是当前的关注重点,要求设备制造、基础设施等不能过于复杂,运营商的可靠性、安全性的优势在产业初期并不明显。

运营商切入低空市场,还需充分调研行业云网及安全需求,制定符合行业需求的技术方案和商业模式。短期内,面向行业初期的小流量应用与低成本需求,优化基础设施与商业模式的供给策略;并随低空规模发展,逐步关注低空安全,适时分域分场景提供通感一体服务;远期,考虑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逐步探索增值服务模式。

本文作者

韩琳

战略发展研究所

副主任分析师

硕士,就职于中国电信研究院,长期从事天地一体、云网融合相关技术及行业研究,包括网络云化、网络开放等。

秦旭

战略发展研究所

助理分析师

硕士,就职于中国电信研究院,从事通信产业、市场规划、企业战略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谢林翰

战略发展研究所

助理分析师

硕士,主要从事天地一体相关领域研究。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