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不少弯路 挨了很多暴揍

走了不少弯路 挨了很多暴揍
2024年07月19日 00:01 重庆商报
奇瑞新车风云T9 奇瑞新车风云T9
奇瑞智能网联超级一工厂生产车间

尹同跃 尹同跃

今年上半年,奇瑞依然保持了高增长态势,实现销量110万辆,同比增长48.4%,首次半年度销量突破百万辆。但在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看来,奇瑞依然没有到总结成绩的时候,“企业要追求健康的、可持续的增长。你一次性把劲儿用完,那一定会带来灾难。”

他强调,奇瑞有自己的优先级和节奏。他的目标是,让企业的盈利规模从几百亿元人民币,变成几百亿美元。

追求爆款,但要合乎逻辑

记者:2019年奇瑞混改之后发生了很大变化,你们具体做了哪些重大调整?

尹同跃:奇瑞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按照自己的方向、自己的节奏在走,没有做大的调整。唯一大的调整是2019年进行了混改。除此之外,奇瑞一直专注于技术创新、体系化建设以及全球化市场的发展。这两年,我们的努力开始显现成效,这得益于我们多年来的积累和机制改革的推动。

记者:在新能源领域,奇瑞布局很早,但收获较晚。对奇瑞来说,之前转型的阻碍主要在哪里?

尹同跃:奇瑞做的事情太多,我们有燃油车,有电动车,同时在国际市场也有很多布局。但我们有自己的优先级和节奏。去年我们想把油车做扎实,因为这块的效益确实还不错,尤其是国际市场对油车的需求量比较大。至于电动车,我们之前是亏损在做,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但今年基本可以实现收支平衡,甚至开始盈利,所以要重点发力。我们没有发力,不代表我们没有这个能力。

记者:奇瑞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高端梦,也做了很多尝试,但之前好像不是很理想,为什么在星途这款产品上就成功了?

尹同跃:之前公司规模小,积累也少,还没有学会怎么走,就开始跑了。当然失败也是公司的一种财富。现在企业的规模大,也有技术的储备和实力。过去奇瑞的研发人员有一两千人,现在拥有2万人,团队更加成熟。我们过去屡败屡战的经历,也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记者:奇瑞还是在做加法?

尹同跃:我们既在做加法,又在做减法。比如星途品牌,和华为、捷豹路虎合作,这些就是在做加法。我们主动砍掉QQ业务,就是做减法,因为它的市场在萎缩。做减法其实是不容易的。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不一样,有的产品国内不好卖,但在国外它很受欢迎。所以我们不追求一刀切。我们希望在同样的资源下,先看看哪个品牌能跑出来,能跑得更快,之后资源就往这个品牌倾斜。比如捷途就是一个很好的样板,我们预计今年销量能实现60多万台,明年预计100万台。

记者:去年就有观点说,奇瑞的销量虽然很好,但是感觉爆款不多,从公司的角度来看,爆款打造需要一个过程?

尹同跃:我觉得我们的一切都合乎逻辑。有时候故意强调爆款,损失很大。比如通过价格战的方式,销量增加了,但是没有利润,要这个量有什么用呢?另外随意调价,会打乱我们整个价格体系,影响整个公司的价值。所以我们一步一步都要按照节奏来。我们是追求爆款,但一定是有合理利润的爆款,这需要时间。

走得太快,容易出现问题

记者:所有的自主品牌都有一个高端梦,大家都想仰攻,但都不是靠一款车型打出来的,它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回过头看,奇瑞做了哪些行为上的调整,导致目前看来星途做得还不错?

尹同跃:其实也没有很好的成绩,我对每一个板块都不满意。一个领导对下面满意了,企业危险了。我认为企业家还是要不满足,这样才能进步。我们现在会针对每一件事做战败分析,如果重来一遍的话,是不是还可以做得更好?一方面,是对自己不满意,现在也没到总结成绩的时候。另一方面,我们担心走得太快,企业很容易出问题。去年奇瑞增长了52.6%,这个速度其实是不正常的。因为市场没有增长这么快,市场今年可能才持平,甚至到现在还是负增长。那你这么高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记者:你觉得公司合理的增长是多少?

尹同跃:如果有8%~10%的增长,就已经很不错了。当然,我现在也不能说让他们慢一点。我还是希望大家把事情做稳、做扎实。因为我们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大,尤其是管理方面,复杂系数呈指数级增长。奇瑞去年卖了将近200万台车,大家已经很辛苦了,今年又想要卖到250万台,甚至300万台车,其实压力是很大的。就像农夫挑担子,越挑越重,总有一天会压折了腰。所以一个企业要追求健康的、可持续的增长。你一次性把劲儿用完,那一定会带来灾难。我们希望花更多时间修炼内功,做技术创新。我们希望每个产品都能实现大的突破,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客户,形成客户共鸣。只有这样,产品才有价值,企业才能够生存,我们才能实现一年几百亿美元的利润,而不是现在的几百亿元人民币。

记者:现在需要再做对哪几件事,才有可能把人民币变成美元?

尹同跃:三件事:第一是技术创新。我做出来别人做不到的东西,我就能够垄断技术,进而垄断产品、垄断定价。第二是品牌向上。第三是去别人不敢去的市场,别人拦不住的市场。

记者:方向都很明确,但是知易行难,比如在技术创新层面,目前方向是什么?

尹同跃:我们现在对技术进行层层分解,内部叫“根技术”。我们现在已经分解了2万多件根技术,每个技术都要找人去研究。我不指望能百分百成功,如果有1%的成功概率,那我们就能掌握200多项根技术。我们再通过技术的组合创新,像生产线一样不断生产新的东西,就能创造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产品。

资源有限,创新是无限的

记者:过去几年汽车工业发生的变化可能超过过去100年的发展,这是不是也给奇瑞探索根技术提供了一些机会?

尹同跃: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北京车展期间,我和张朝阳一起讲了一堂物理课,提到受限于米勒循环,发动机热效率通常只有百分之二十几,奥拓循环发动机的热效率有40%,奇瑞现在发动机热效率能实现48%,已经超过物理极限了。怎么实现的?就是不断通过技术创新。

记者:这些都是奇瑞在燃油车领域积累的技术,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你们是不是要突破更多的技术?

尹同跃:我们现在有很多布局,但是传播得少。比如大卓智能,团队里有大量的博士。奇瑞在这方面的布局晚了一点,但我们的发展速度很快,装车量也很大。我们希望明年年底,城市NOA功能能够上车。电动车方面,一是销量在提升,二是技术也上来了。另外我们的固态电池也很快要出来了。我们也对电池设计了安全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全天候监控每个电芯的温度、电阻等等。

记者:要向根技术扎根,意味着产业链还要做得更长?现在电池也要自己研发?

尹同跃:新能源车中电池成本占的比重很大。但是有些电池要么质量很差,我们不敢用,要么很好,但是很贵,我们买不起。那电池技术我们能不能啃下来?我们是可以啃下来的,所以我们现在就是两条腿走路。总之,还是把核心技术、核心部件掌握在自己手上,这才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道。

记者:你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做根技术的研发,怎么进行商业化落地?

尹同跃:资源是有限的,创新是无限的。怎么让有限的资源进行高效搭配,非常重要。对于那些很快能实现产业化落地的技术,我们要加大投入;对于那些比较难、短期内实现不了的技术,我们就做一些技术性研究,比如先做一些样品出来。固态电池我认为就是当下需要加强投入的领域,我们也很重视。上一代电池我们没有赶上,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队伍,熟悉了这个行业。

记者:这两年奇瑞在根技术上的探索,做了哪些调整?

尹同跃:我们在三条线上做了调整。一是产品开发调整。我们不断进行完善,提高效率。二是体系流程的优化。奇瑞过去是V字形开发,只局限在汽车行业内部,现在我们是集成产品开发。三是优化创新体系。比如明年哪些东西必须做出来,后年哪些东西必须做出来,都要有规划。

守住底线,不能攻击别人

记者:现在很多企业家都在做网红企业家,尤其在车企这个圈子更为盛行,你对企业家的这个行为怎么看?

尹同跃:他们是互联网企业出身,非常擅长做这些事。现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很高效的,我们当然也要利用好这种工具,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但是做的时候,也要守住底线,不能攻击别人,要克己复礼。

记者:实际上这背后是车企讲故事的模式在发生变化。奇瑞在讲故事这方面,还存在什么短板?

尹同跃:我们是从很典型的传统车企走出来的,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鼓励下面的人用一些新的营销模式,但是我会给他们设置底线,不能攻击别人,不要卷入无谓的口舌之争。只说自己的好,不说别人的坏,这是我们的一个底线。

记者:你说奇瑞要去别人不敢去的市场,奇瑞出海已经有23年的历史,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尹同跃:早期是别人不敢出海,我们先出海,现在看奇瑞出海做得还可以,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更多的是教训。所以现在车企开始出海以后,都来挖我们的人,或者向我们取经。我们都跟别人讲,出海有很多坑,不能只看到了“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揍”,我们是走了不少“弯路”、挨过很多“暴揍”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企业一定要学会本土化,进行法规开发、适应性开发、竞争力开发等等,否则一定会出问题。今天的汽车行业一定要警惕,不能再走摩托车的老路。结合奇瑞多年的出海实践,我认为重点要做好四件事:坚持自律,珍惜口碑;转变思路,品牌向上;先予后取,贡献价值;开放合作,成果共享。 据中国企业家、中经网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