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因为AI失业的第一批人,在游戏行业出现了。游戏原画、翻译等外包团队开始遭遇砍单,AI工具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已经几乎可以媲美科班出身、初级经验的人类画师。
一年时间过去,在游戏制作的毛细血管中,越来越多游戏制作人员正在适应AI这一潜在竞争对手的存在。
国内最大的游戏公司腾讯近日拿出了游戏AI引擎GiiNEX,使用大模型等生成式AI技术,提供2D图像、动画、剧情等多种能力。网易则在《逆水寒》手游、《蛋仔派对》中用大模型和AI算法驱动非玩家角色、升级UGC创作工具。
"今天AI能做到的事情,比过去十年还要重大。" 网易CEO丁磊在近期财报电话会议中称,网易正积极准备迎接这一轮技术浪潮,特别是在游戏、音乐等领域。英伟达CEO黄仁勋在GTC大会接受采访时甚至预测,AI生成游戏将在5~10年内出现。
"从2022年到2023年,AI工具‘爆炸’带来的变化非常剧烈,去年至今则是深度变化,AI工具迭代加快了。" 盛趣游戏美术总监林蕤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今年多次被人问及相关话题,大众对AI应用非常好奇。实际上,越来越多经验积累和工具效果增强,让AI使用深度持续加深,目前拥有自己专用AI工具和大模型的公司团队越来越多。他告诉记者,理想情况下,现在AI已经能帮助完成70%以上游戏美术工作。
中大型团队外,还有小团队决定用更激进的方式改变游戏制作过程。"没有外包美术,全部通过文生图工具Midjourney制作,全职只有2个人,一个策划一个技术。" 火石控股董事长、风险投资人吴渔夫告诉记者,他去年底孵化了一个小游戏团队,目前正在研发AI游戏。
从画画变成修图
业内人士评估,游戏美术人员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是相当于毕业后拥有3~5年工作资历的AI。
"一般而言,一个人从初学者到有专业手头功夫的从业者,学习时间比较长,AI工具最少帮我们节省了三五年。" 林蕤告诉记者,在盛趣,AI在游戏研发中已进入原画、概设、UI、字体生成和项目资源管理。
AI上一波"颠覆"游戏画师职业是在2022年年末和2023年年初,AI生图工具出现让一些外包公司失去订单,订单价格也直线下降。在游戏公司内部,变化也在发生,至今逐渐体现为效率提升。"按以往的流程,画一张美宣可能要1~2周时间,不同项目不同时期还有差别,AI则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完成。在同一个周期里,AI带来更多选择和可能。" 林蕤告诉记者。
游戏技术美术专家冯彬也有明显感知。"以前我们一周开一次会,这周可能只完成了角色身上的一部分,下周还要继续讨论这个角色。而现在一周开两次会,两次会都能拿好几个角色出来讨论。"冯彬表示,其项目用了开源免费的Stable Diffusion,项目组用适合风格的稿子去训练大模型,最终AI生图与人力画图相比,效果差别不大甚至有些更好,美术人员则在AI生成图片基础上进行修改。"美术人员‘吐槽’说自己从画画的变成修图的了。"他表示。
盛趣也在大力推广AI工具使用,其美术制作主要使用自研和免费AI工具,包括在Stable Diffusion基础上做二次开发。去年8月ChinaJoy期间,盛趣游戏副总裁、美术中心负责人沈烽亮表示,2D画面在各游戏美术里占比约20%至30%,AI工具大致可替代其中一半工作量,约10%至15%,一些2D小游戏能替代比重更大,可能占30%至50%。
林蕤告诉记者,至今AI工具渗透还在加强,当游戏项目大部分过程和成本集中在美术上,需完成的美术资源量越多时,AI工具体现的作用就越大。做完前期准备后,例如根据项目美术风格训练出一个风格模型,在这种理想情况下AI可完成70%以上美术工作。而风格模型训练已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形成了稳定的工作流程。
从AI生图工具爆发到近一年来逐渐渗透,游戏制作的变化是渐进的。
林蕤告诉记者,一开始,游戏制作人员还是在原有工作基础上使用AI,如今走向更纯粹的AI创作方式,用AI对原本一些工作环节进行置换。游戏美术风格多样,大类包括写实和Q版,后者又包括欧美、中式、韩式、日式等,近一年来,包括内部研发和外部开源工具,游戏美术可用模型和工具增多,模型训练得细分更细了。
吴渔夫的团队则直接使用付费闭源的Midjourney,在去年AI工具迭代至一定程度后才决定使用。"在Midjourney前,我们没有找到符合游戏制作要求的工具,Midjourney产品出来后,AI成为一种可行路径。" 吴渔夫表示,这是其团队如今不设全职美术岗位的原因。
"对中小游戏公司而言,AI降低了起步门槛,提高效率、缩短时间、降低成本。不需要美术,只要程序员加策划这个组合就可以带起一个团队了。" 吴渔夫称,AI工具带来的成本下降也是可计算的,他创立的游戏公司曾用100人团队花3年时间做了一款RPG网游《水浒Q传》,其中美术50人,10个原画、20个建模、20个3D动作,成本摊到每人每月为1万~1.5万元。放到现在,文生图AI工具已能替代原画部分,原画线稿和彩稿岗位不再需要。
使用AI工具的成本并算不高。"比如我有一个团队做轻度休闲对战游戏,交给外包公司生成3张地图可能花费一两周。如果游戏里还要有对战光效,美术制作大概要花3个月时间,成本8万~10万元左右。而换成AI,成本基本可忽略不计。用Midjourney付费约20元可获得50~60次来回生图,至少能生成20张图,平均一张图1元。" 吴渔夫称。
还会取代谁?
行业头部企业已在应对这轮新的技术变革。
腾讯近日财报电话会上,首席战略官詹姆斯·米歇尔回应分析师提问时称:"就AI在游戏中的应用而言,和许多情况而言,炒作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取决于一个人愿意向前看多远,而我们愿意看得很远。如AI驱动的非玩家角色、AI加速的图形内容生成、图形资产生成等,未来几年里这些领域都将从AI部署中受益良多。"
不久前的英伟达GTC大会上,完美世界则宣布旗下端游《诛仙世界》接入英伟达Audio2Face技术,可利用生成式AI将音频转为动画。此外,英伟达CEO黄仁勋预测,AI创作的游戏时代可能在未来10年内到来,可能在5年内就能看到早期尝试,GPU驱动的AI工具将用于生成计算机图形。
实际上,游戏行业并非第一次经历新技术和新工具对工作岗位的冲击。有从业者告诉记者,约20年前一个研发团队里美术人员占比70%,随着工具链升级,现在策划、技术、美术人数比例已基本持平。
但此轮AI带来的影响,可能比以往更加深远。
去年AI淘汰掉一批外包美术公司后,如今AI对游戏公司内部美术人员也造成压力。"外包公司压力估计比较大,游戏公司对美术人力的需求也减少了,大厂可能砍掉一些技术不那么好的美术。光是修图,让有经验的美术人员做就可以,资深美术人员基本不受影响,新手则受很大影响。"冯彬表示。
"AI工具适合用于单一资源、单一方向、单一类型的资源生产降本增效,一般来讲,覆盖单一资源生产的职能如原画、UI等受冲击更大。在研发团队中,不论是美术、策划还是技术,完成标准单一、大量重复性劳动的初级岗位会越来越少。" 林蕤告诉记者,而像复合型如资源整合的岗位,包括项目美术框架搭建、品质把控、需要对已有美术风格进行突破的角色,目前AI还无法渗透。
不过,林蕤也认为,工具迭代下,AI对游戏制作的影响不会限于目前的2D美术,新工具进入已有工作管线后,会向上下游传导,最终形成新工作管线。未来视频、音频、动画和3D制作会逐渐改变。AI进入会对行业产生一些积极影响,或诞生更有价值、更上层的岗位。
在可预见的未来,AI还会给游戏制作带来什么改变,人类员工应对新技术冲击还能做什么?
"比较庆幸的一点是,游戏是充满人性、创意的产业,还需要人类发挥作用。AI缺少‘人性’的表达,人类则擅长最后的画龙点睛。或许AI终有一天会取代人类,但了解竞争对手的特点和竞争策略,可能延缓人类被替代的时间。" 林蕤称。
AI生图工具外,Sora这类视频生成工具或世界模拟器成为今年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宠,业界也在评估对游戏制作的影响。多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替代游戏引擎还不太可能,一方面,游戏引擎是物理引擎,而Sora未表现出对真实世界足够的理解,另一方面,若在实时网游中用AI实时生成剧情和画面,对网络延迟和背后算力要求极高,算力成本也可能极高,目前还不现实。
不过,Sora能生成一帧帧连贯的图片,吴渔夫认为,这已足以再次改变美术流程。"如果Sora开放使用,生成的视频由很多张照片组成,可以交到技术手上,有些游戏整个美术组基本可以跳过去,像《水浒Q传》这样的游戏只留10%的美术做验收和调整。" 他表示,鉴于AI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一款原本需花10万元购买一批美术素材的游戏,如果Sora能取代,我宁愿花1万元购买Sora服务,节省90%钱和时间。"
AI短期在游戏中或许也无法无限应用。林蕤提到算力问题,如今一个MOBA游戏一局对战中,可能已用到七八个AI,游戏中的AI交谈聊天系统对AI算力的消耗已经很大,若算力成本继续增加,能否达成足够好的商业表现,结果并不一定。AI降低游戏制作门槛后,创意将显得更加重要,而鉴于游戏市场大盘并未改变,AI到来也不见得明显改变市场座次,游戏团队要如何活下去、活得好,逻辑还未改变。
吴渔夫也认为,AI渗透并使"做一个游戏"门槛降低后,未来游戏将会成为"才华即发展"的时代,有创意才能胜出。此外,大公司可能会重建组织架构甚至减少一些人员支出,借助AI达到更高利润。大公司可能也会与小团队分开发展路径,做相对更重度的产品。
(实习生郝梓竹对本文亦有贡献)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