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日,龙舟竞渡大湾区

非遗日,龙舟竞渡大湾区
2023年05月26日 23:02 红星新闻

5月26日下午,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非遗潮未来‧龙腾大湾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东莞)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邓鸿主持,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奕民作主发布,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一婷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非遗潮未来‧龙腾大湾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东莞)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将于今年6月10日至11日在东莞沙田举行。

6月10日-11日活动期间,广东主会场将以“五个一”来呈现别样而多彩纷呈的非遗活动。发布会透露,这“五个一”包括:一场别开生面的启动仪式;一台引人入胜的沉浸式实景演出;一个引领潮流的生活市集;一场惠民利民的云端购物;一次激动人心的龙舟赛事。

湾区共划桨,非遗“潮”未来。就民众关注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发布会透露,这次在东莞举行的龙舟邀请赛,共有粤港澳大湾区18支龙舟队伍、540多名运动员参赛。其中,既有香港沙田同心龙舟队、香港警察龙舟队、澳门独木舟会龙舟队等9支港澳龙舟队伍,又有来自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江门、中山、肇庆、惠州等广东城市的9支龙舟队。届时,活动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现这一“潮未来”的非遗活动。

据介绍,龙舟邀请赛旨在围绕着“办一场盛会,聚一座城市,兴一片水乡”的理念,通过“主会场+片区分会场+全域打卡点”的形式,全域联动。

此外,通过“非遗+N”创新性产业布局和全矩阵整合营销模式,活动还将助力“产展销”一体化,形成闭合链路,促进价值转化;链接线上宣传与线下文旅路线,以文促旅、以旅彰文,高水平推动文旅产业加快复苏和高质量发展,以非遗高质量发展助推广东“文化强省”、东莞“文化强市”建设。

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东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沙田镇人民政府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

01

为何是东莞?

进入五月以来,特别每逢周末,东莞水乡片区和东江河畔人潮涌动:男女老少,大家驻足在岸边观看为龙舟赛而训练着的选手们:但闻鞭炮声响起,浩荡的东江水面,一叶叶龙舟犹如离弦之箭一般,在江河里,它们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伴随着鼓声阵阵,选手们更是卯足了劲,他们整齐划一的划桨动作,一次次助推着那一叶叶龙舟在江面赛龙夺锦、奋勇争先……这是选手们在当下的训练日常,在粤港澳大湾区,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

但很快,更精彩的大幕将开启。发布会透露,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天,“非遗潮未来‧龙腾大湾区”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东莞)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龙舟邀请赛启动仪式,将在东莞市沙田镇龙舟公园举行。

如此重大非遗活动赛事,为何在东莞举行,又为何在沙田镇启动?事实上,这是东莞制造业的光芒覆盖了其原本就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广中龙船,惟东莞最盛。自五月朔至晦,乡乡有之。”这是明末清初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其所著《广东新语》中记载的场景,“五月时,洪流滂濞,放于百里。乡人为龙舟之会,观者画船云合,首尾相衔,士女如山,乘潮下上,日已暮而未散……”

龙舟文化是岭南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龙舟文化在同宗同源的粤港澳大湾区,同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其在东莞,更是久负盛名: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共有三项与龙舟文化相关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其中东莞就占了两项,分别是“赛龙舟”和“龙舟制作技艺”。

东莞还拥有沙田镇、中堂镇两个“中国龙舟之乡”,沙田镇更是全国第一个“中国龙舟之乡”。

沙田镇在中国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先后创下多个“龙舟之最”:最早建造标准龙、最早组建女子龙舟队、最早采用“跪扒式”划桨技术、最早进行男女混合队比赛。

沙田男、女子龙舟队曾多次代表国家队参加各类世界级龙舟比赛,也获得10多项赛事世界冠军。比如1999年8月,受国家体育总局委派,东莞沙田女子龙舟队代表国家参加在英国诺丁汉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龙舟锦标赛上,一举囊括女子250米、500米和1000米三项赛事的冠军。

但要论龙舟制作技艺,当属东莞市中堂镇。中堂镇的龙舟制作技艺已被纳入国家级非遗项目,迄今有300多年历史,享有“好龙舟,中堂造”的美誉。

中堂制作的龙舟主要造型特征为“大头龙”,龙舟细长,形似柳叶,长28.5米,共有28排座,龙头高高跷起,气宇轩昂,可乘划手56人。

据介绍,一条龙舟的制作主要经过“选底骨—起底—起水—打水平—转水—做大旁—做横档—做坐板—安龙肠—加固中肠—上桐油灰—刨光—涂清漆—制作安装龙头—安装尾舵”等工艺和环节,整个流程下来,需要6至7天。待龙舟制作完成后,村民就选一个好日子和好时辰,之后,完成龙舟的下水仪式。

围绕着龙舟赛事,东莞已衍生出浓郁的龙舟文化,比如拥有全国最“长”的龙舟月。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起龙日”,这天,东莞人就开始做龙舟竞渡的准备。而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起,东莞就开始为期一个月的龙舟竞渡。

这样,东莞水乡片及东江沿岸各镇(街),根据潮汐大小,村民定出本村龙舟景观的日子。随后一个多月里,东莞的男女老少、全家参与,有划龙舟的,有洗龙舟水的,有趁龙舟景的,也有吃龙舟饼、食龙船饭的,还有唱龙舟歌的……成为了东莞名副其实的龙舟月。

除主会场东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省各地将作为分会场,还将同步开展400多场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02

为何要传承?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东莞早已从传统农业县跨入工业化、现代化和时尚化城市,为何还十分注重对诸如龙舟赛等传承赛事、文化和技艺的挖掘与传承?

 “文化自信的本质是民族自信,是整体民族的精神状态。”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先达在其所著的《一位“85后”的马克思主义观》一书中谈到,“传统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发挥它泽被子孙后世的作用,不能只依靠祖先的荫蔽,而应该依靠后世子孙的继承、发展和创造。”

诚哉斯言!民族文化遗产无论怎样丰富,后代都不可能坐享其成。

东莞正是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性,这些年来,其一直专注于不断挖掘、创新和传承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不仅被挖掘出来,还以现代化、时尚化和潮流化的手段和方式,进一步唤醒、激活、创新和传承,由此也最大限度吸引和聚拢不同年龄段和阶层的人们,共享传统文化在当下绽放的新精彩、新活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东莞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体现。龙舟文化就是其中典型之一。

龙舟竞渡是岭南特色非遗,是大湾区共通共享的文化传统。这次将在东莞举办的龙舟赛,就是以龙舟赛为媒,搭建起粤港澳人文交流的平台,以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建设与发展。

据悉,在全国“非遗日”当天,活动主办方还整合粤港澳三地超1000个非遗产品、超100家购物直播间推介广东非遗。活动期间还举办启动仪式、岭南水韵沉浸式实景演出、粤港澳大湾区龙舟邀请赛、广东省第四届非遗购物节等多项活动……对增进大湾区人文交流和融合发展,讲好广东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营造赛龙夺锦、奋勇争先的高质量发展氛围,将具有十分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是的,传统文化,不只是文化问题,还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复兴。正所谓,“一个抛弃了或且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高速发展中的东莞,对此一直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知。

红星新闻记者 罗天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