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银行年报洞察:多家银行净息差下滑 未来仍有下行压力

国有银行年报洞察:多家银行净息差下滑 未来仍有下行压力
2023年04月05日 00:33 新快报

新快报讯 记者杨依泓报道 六大国有行2022年年报已陆续披露完毕。从数据看,2022年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建设银行(601939)、交通银行(601328)、邮储银行(601658)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49%、7.45%、5.02%、7.06%、5.22%、11.89%,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合计净赚约1.35万亿元。同时,银行净息差收窄趋势愈发明显,六大国有行中,仅中国银行净息差未出现下滑。

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六大国有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69万亿元,同比增长0.29%,相比2021年8.43%的营收增速有所放缓。其中,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营收出现了负增长,尤其工商银行的营收较上年明显下滑了2.63%。邮储银行则营收增长5.08%,增幅为六大行中第一。

对于营收下滑,工商银行财报中称,2022年其他非利息收益同比下降20.2%。其中,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权益工具估值下降以及债券投资产生未实现,公允价值变动净损失115.58亿元;受汇率波动影响,汇兑及汇率产品净损失37.56亿元。

记者留意到,除中国银行外,去年其余五家银行净息差均出现下滑。工商银行2022年净息差为1.73%,较上年下降19个基点;建设银行净息差为1.82%,同比下降12个基点;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73%、2.18%和1.37%,分别下降23个基点、12个基点和10个基点。

工商银行在年报中称,净息差下降主要是因为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调,贷款收益率持续下行,同时存款定期化使存款平均付息率上升。建设银行同样表示,受贷款重定价基准转换、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等因素影响,贷款收益率下降 ;债券投资收益率因市场利率下行低于上年 ;存款成本受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影响保持刚性。

市场普遍认为,银行净息差收窄与贷款利率走低、存款定期化等因素相关。2022年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累计下调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存款方面,6大行的客户存款总额120.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69%,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2023年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仍存,但未来仍然会保持平稳为准。国盛证券分析师马婷婷预计银行整体净息差仍有下行压力。不过,她也表示,下半年随着经济企稳修复,LPR继续大幅下降的空间不大,且零售恢复也将形成一定支撑,净息差有望企稳。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