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三条文化带助民众读懂古都历史文脉

王铭:三条文化带助民众读懂古都历史文脉
2023年03月27日 23:24 新京报网

北京三条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稳步推进,凝练北京诸多文化遗产,擦亮北京历史文化的“金名片”,助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铭认为,三条文化带将北京的山、水、城、道等关键要素连接起来,在燕山、太行山、长城、大运河交会处,与北京老城、中轴线一道,构建起了山河城人、家国天下的独特首都形象。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铭。受访者供图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铭。受访者供图

三条文化带各有独特文化价值

新京报: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对于北京而言分别有哪些独特的文化价值?

王铭:京杭大运河在元大都北京城建成的时代,开启了内循环加外循环的发展之路。中国的南北方通过大运河连接五大水系,同时又通过大运河连接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形成一个丝路运河的交通体系,和世界联系到一块。这样进一步发挥了北京作为首都的核心功能。大运河北京段体现了元明清大一统王朝时期首都和漕运之间的紧密融合,体现了一种共生关系。

长城因为处于燕山-阴山一线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上,是农耕游牧文化、边关军镇文化、京畿防御文化、和平边贸文化的典型体现。长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反映着燕山农牧交错带作物栽种技艺与物产制作技艺、长城建造与风物传说、周边游牧民族习俗等特色文化。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则更为复合立体。西山作为太行山最北端,与北京北部的燕山发挥了类似的京师防御功能,既是“神京右臂”,也是北京与山西、河北北部物资交往和人员往来的通道所在。而永定河则是北京的“母亲河”,冲积出了北京小平原。因此,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交通文化、军事防御文化、民族融合文化、山水生态文化以及包括皇家文化、宗教文化、陵墓文化等在内的诸多文化形态,在三条文化带中要素最复杂,面貌也最丰富。

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要有整体性视角

新京报:文化带建设给北京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带来怎样的变化?三条文化带在呈现形式上有何不同?

王铭:“文化带”的概念提示我们在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时,需要有一个联系性、整体性的视角。以大运河文化带为例,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里面,中国大运河的遗产类型就属于线性文化遗产,它不是单个的遗产点。通过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我们又进一步增加了“文化廊道”这样一种视角。它就不只是河两岸留下的遗产,还要把大运河周边的人和城市、乡村全都连接起来。而且这种廊道具有比较强的景观功能,能够把大运河北京段沿线的7个区连接到一起,把大运河文化带打造成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在全国具有率先示范的作用。

在呈现形式上,大运河文化带以大运河北京段的一河两岸为基础,串联运河相关水工设施、漕运遗迹、仓储建筑、水源湖泊、沿线城镇村落,并且穿城而过,连接了北京西郊、北京老城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呈现为将运河串珠成线的独特样态。长城文化带是以长城本体保护修复为重点,长城区域联合保护为主体,整合长城相关资源要素进行点段连接和展示,所以长城这堵“边墙”的线性形象比较凸显,尤其是内长城、外长城在北京西北部连接形成“北京结”的独特形象。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以三山五园-八大处为核心,呈现为一山、一河交叉连接的文化廊道空间,将诸多不同类型的遗产资源点进行串联,呈现为更扩散的宽带状分布。

新京报:三条文化带的建设能给民众带来哪些获益?

王铭:近年来,北京三条文化带建设稳步推进,首先是让民众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从河道、湖泊到林草、公园,我们可以在很多点段看到蓝绿交织、水鸟相依的美丽风景。更为重要的是,三条文化带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得以更整体性、系统性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我们从中得以更好地阅读北京这座具有七十万年人类史、三千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的独特城市,进而理解首都文脉,读懂古都北京。

新京报记者 行海洋

编辑 张磊 校对 吴兴发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