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每天两升水,可能喝多了!

《科学》:每天两升水,可能喝多了!
2022年12月08日 14:07 199IT

“最近老流鼻血。”“多喝水!”

“嘴皮子撕得感觉下嘴唇都薄了。”“多喝水!”

“感觉最近脱发。”“多喝水!”

…… ……

不同的情景,相同的应对方式,那就是喝水。尤其热水,更可“包治百病”。

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奇点糕都备有超大容量的水壶。但也只有等到晚上躺平睡觉前才会想起,今天喝水量没达到指标,即每天8杯水,也就是大约2升水

不过,这个指标其实一直属于“国际民间传说”,是基于小样本研究所产生的结论,并没有足够有力、严谨的科学证据来支持。近日,一篇发表在顶刊《科学》上的文章对这一指标郑重地提出了质疑——每天压根不需要喝这么多水!

来自全球各地共计78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联手合作,对中国、美国、日本等23个国家地区、5604人展开调查,分析得出不同群体的人体水周转量(即人体每日对水的总使用量),并揭示生活、经济、环境等因素对水周转量的影响[1]。

结果显示,男性、女性的水周转量在大约30岁达到顶峰并维持较高水平,男性到达40岁、女性到达65岁之后,水周转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而根据水周转量推断,每日饮水量2升并不适合所有人

论文首页截图论文首页截图

先来解释一下水周转量。

人体水周转量=人体摄入水分+流失水分,也就是水在人体内流动总量。其中,人体摄入水分的方式主要包括体表交换、食物来源的水分或食物代谢产生的水分、饮用水或饮料;流失水分的主要方式包括出汗、粪便、尿液、体表交换[1]。

说白了,就是进进出出,人体一天总共能用到多少水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们通过氢、氧同位素示踪法来测量水周转量,对来自23个国家、年龄在8-96岁之间的5604人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在大约30岁之前,水周转量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男性的水周转量最大值为4.3升/天,女性为3.4升/天;随后水周转量维持在较高水平,直至男性到40岁、女性到65岁,水周转量开始明显岁年龄增长而下降,70岁的男性和女性的水周转量分别达到3.1升/天、2.8升/天

不同年龄阶段,男性、女性的水周转量变化

另外,除了年龄、性别,影响水周转量的因素还有很多。如体重、年龄、性别、身体活动水平、体脂数、怀孕状况等人体自身因素,以及环境特征(温度、湿度、海拔)、季节、社会经济状况、人类发展指数(HDI)等。

影响个体间水周转量差异的因素众多

其中,体力活动水平以及是否为运动员,是造成个体间水周转量差异的最大因素,其次是性别、人类发展指数、年龄

研究者们甚至给出了一套人体水周转量计算公式:

水周转量(ml/d)=[1076 x 身体活动水平]+[14.34 x 体重(kg)]+[374.9 x 性别]+[5.823 x 湿度(%)]+[1070 x 是否为运动员]+[104.6 x 人类发展指数]+[0.4726 x 海拔高度(m)]-[0.3529 x 年龄(岁)2]+[24.78 x 年龄(岁)]+[1.865 x 温度(℃)]-[19.66 x 温度(℃)]-713.1

*性别(0:女性;1:男性)

*是否为运动员(0:否;1:是)

*人类发展指数(0、1、2:高、中、低HDI地区)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得出:

▶体重每增加50千克,水周转量增加约0.7升

环境相对湿度每增加 50%,水周转量增加约0.3升;

海拔每升高1千米,水周转量增加约0.5升;

▶相同体重下,男性比女性的水周转量多大约0.4升

其它条件相同下,运动员比非运动员的水周转量多大约1升

…… ……

值得注意的是,水周转量并非等同于饮水量

前面提到,水周转量是身体水分摄入、流失的总量,而摄入水分的途径又有很多种。其中,每日从液体(饮用水或饮料)和食物中摄取的水分,占水周转量的85%[2]。但是,有多少水分是靠“喝”或“吃”来的,还没个准确说法。目前有研究表明,20%-50%是来自于食物[3-5],不过研究者们认为这个数据有待进一步验证。

咱们可以自己来简单计算一下。按50%水分来源于进食吧,在30岁左右水周转量达到顶峰时,女性每日摄入水分大约为1.45升,男性大约为1.87升。如果再考虑上述的其它影响因素,那么每日喝2升水可以说是“超常发挥”了。

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饮水量建议,但是根据这项研究结果,研究者们强调,曾经的热知识“每天至少8杯水”是不准确的。从已得出的水周转量来看,在排除食物来源的水分、体表水交换等途径后,人体每日所需饮水量并不会达到2升,而且影响个体间水周转量、每日所需饮水量差异的因素有很多。

最后声明一点,虽说每天8杯水属于“国际民间传说”,但3天滴水不进人会死掉,是有科学依据的[6],水乃生命之源啊!

参考文献:

[1]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m8668

[2]A. Raman et al., 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 286, F394–F401(2004).

[3]A. Rosinger, S. Tanner, Public Health Nutr. 18, 1098–1108 (2015).

[4]Y. Tani et al., Eur. J. Clin. Nutr. 69, 907–913 (2015).

[5]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Institute of Medicine,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water, potassium, sodium, chloride, and sulfat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5); https://nap.nationalacademies.org/read/10925/chapter/1.

[6]B. M. Popkin, K. E. D’Anci, I. H. Rosenberg, Nutr. Rev. 68,439–458 (2010).

来自: 奇点网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