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42℃排不上全国高温前十”,为何极端高温频发?

评论丨“42℃排不上全国高温前十”,为何极端高温频发?
2022年08月16日 18:22 红星新闻

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上升,全球变暖幅度和速率将会更大,而目前情形只是未来的预兆

近期,高温热浪话题引发关注,“42℃排不上全国高温前十”更是冲上热搜。与之对应的现实是,重庆生猪热晕,南京老鹰中暑坠江,多地出现热射病……为何极端高温频发,高温热浪是否成为新常态,将产生哪些影响,我们能做些什么?

↑漫画自视觉中国↑漫画自视觉中国

极端天气事件成最重要风险因素

2006-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每年1月均会发布《全球风险报告》。在近五年的全球风险报告中,极端天气事件在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它风险因素,成为了影响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风险因素。

去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气候科学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单独设立了“气候变化中的极端天气事件”一章,首次凸显极端天气事件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威胁。报告指出,受区域陆气互馈过程影响,如土壤湿度以及冰雪覆被与气温的互馈,内陆半干旱和干旱地区以及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是极端温度变化最剧烈的区域。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遭受更多更强的高温热浪威胁,1980年以来,全球海洋热浪的数量增加了近一倍。

未来高温热浪事件会成为常态吗

今年以来,极端高温热浪事件在多地频发。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监测评估结果显示,从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热浪事件综合强度目前已位列1961年以来第3强,仅次于2013年和2017年,四川、湖北、浙江、江苏等地出现了40℃以上的超常规极端高温天气。气温一般是由距离地面1.5-2米的百叶箱测定的,而地面如柏油路受太阳辐射增温明显,因此,尽管气温只有40℃,但柏油路地面温度可超过60℃,这个温度几乎可以煎鸡蛋了。

除了国内各地异常高温,世界其他区域近年来也分别面临着相似的异常高温:如阿尔卑斯山脉的冰川融化速度出现异常,多项滑雪登山活动受限;持续受高温侵袭的西班牙眼下经历着历史性干旱;法国93个省份进入干旱预警状态;2021年6月北美多地遭遇极端高温,加拿大西部最高气温高达49.6℃,美国出现1200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甚至,世界气象组织证实北极地区在2020年6月创下38℃的最高温度纪录,在2020年夏天的大部分时间,北极西伯利亚的平均温度比正常温度高出10℃。各项观测显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高温热浪事件可能会成为一个新常态。

高温热浪事件已成严重气象灾害

高温炙烤下,虽然人们普遍使用空调、电风扇等降温工具,但是不可避免的户外活动还是会引起大量的热相关疾病与死亡。同时空调等设备的使用对高温天气下的供电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温也使得城市中的各类生产生活用水量显著增大,给城市供水部门带来巨大压力。因此,这种灾害不仅会影响工农业生产,造成供水、供电紧张,还会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

如2003年的欧洲高温热浪,袭击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德国等多个国家,总死亡人数超过70000人。2015年印度遭遇大范围的严重热浪,首都新德里的最高气温接近45℃。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共有超2200人死于高温天气。同年6月,巴基斯坦遭遇持续高温,仅卡拉奇一家医院三天就收治近4000名中暑患者。近20年来,全球多地陆续发生极端高温热浪事件,热相关死亡人数攀升。

研究表明,过去50年,与天气、气候和水有关的灾害占所有自然灾害的50%,死亡人数占比45%,经济损失占比74%。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灾害数量增加了5倍,灾害损失增加7倍多。

↑当地时间2015年5月28日,印度新德里,印度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导致路面柏油融化。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当地时间2015年5月28日,印度新德里,印度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导致路面柏油融化。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高温热浪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8月3日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显示,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中国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蓝皮书》指出,1951~2021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26℃/10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升温水平(0.15℃/10年)。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的近120年来的中国的最暖时期;2021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97℃,为1901年以来的最高值。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极端高温事件明显增多。2021年,中国平均暖昼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云南元江(44.1℃)、四川富顺(41.5℃)等62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今年我国南方多地已经连续近一个月发布了极端高温预警。且今年高温天气开始早、结束晚、持续时间长,这种特征在未来可能也会越来越显著。

从高温热浪产生的原因来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的异常稳定、偏强、西伸和西风带波动是今年我国大范围极端高温热浪产生的直接原因。西太副高的异常变化是海洋系统的温度异常引起的,其又主要受到全球变暖的主要影响。因此,全球变暖是极端高温热浪多发频发重发的根本原因。全球变暖导致了气候不稳定性的加剧,致使包括高温热浪在内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现。

减缓是应对全球变暖根本性策略

从全球来看,2021年最新发布的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显示,最近50年来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所未有的速度发生,而全球变暖的根本原因就主要在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的快速排放。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纳利斯表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上升,全球变暖幅度和速率将会更大,而目前情形只是未来的预兆。

当前,极端天气事件只是在一些局部地区和领域出现,还没有呈现出全域性、系统性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这种现象正在相互影响,导致生态系统“坍塌”的阈值正在逼近,气候应对的有效机会窗口也正在加速关闭过程中。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通过两种策略应对全球变暖:适应和减缓。适应主要是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采取调整措施,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利因素、防范不利因素,以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例如调整农业生产方式、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韧性城市建设等。减缓则主要是通过能源、工业等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较长时间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以稳定和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化速率。在这两种策略中,减缓是应对全球变暖的根本性策略,因而我国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其目的就是减少碳排放。

目前,我国正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确立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路线。在此理念的引领下,企业需不断加强创新,转型发展方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不断研发新能源,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家庭和个人也可以采取行动应对全球变暖,如减少纸张的使用并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环保出行,减少乘坐小汽车,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等。

作者 孔锋(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自然灾害学博士)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中国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