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瞭》原祎鸣
按照便利蜂创始人庄辰超的规划,2023年便利蜂门店要达万家。但不久前,其被传出现大幅关店潮。彼时,便利蜂回应称,只是“冬眠”,还会重新开业。
但《财瞭》与多位便利蜂员工以及前员工沟通后发现,店铺从鼎盛时期的2700余家已缩减为目前的2000家出头,而一部分关闭的店面,则不会重新开业。此外,很多业务线暂停。
员工们还表示,这家公司同样面临着下沉市场难的问题。“大多数的二线城市的便利店都已经非常根深蒂固了,不好撬动,店面很难盈利。”另有员工透露,对于以直营模式为主的便利蜂来说,单店的收入是关键的指标,所以关店是“止损”策略。“在眼下的局势下,管理层认为把钱放在口袋里最安全”。
部分门店不再开张?
此前,便利蜂出现了“大幅关店潮”的传言,官方对此辟谣称,不实。
“为集中人力、物力确保大部分门店的良好运转,3月,便利蜂选择临时关闭小部分服务力偏弱、消费者需求度较低的门店。但随着疫情的缓和,这些冬眠门店已经开始逐步复业。今年以来,便利蜂关闭的门店差不多700家。”便利蜂方面如是回应“关店潮”传言。
然而,两位在便利蜂工作数年的前员工表示,有一部分店面以后也不会开起来了。
一位在此工作两年的员工杨吉(化名)表示,目前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很多门店逐渐出现亏损。
“这时候门店多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便利蜂都是直营店,和加盟店不同,大部分门店的亏损就代表着整个集团的亏损,这时候就需要关掉一部门店止损。”
另一位便利蜂的前员工周文萌(化名)也表示,便利蜂现在手里并非没有现金,但是管理层仍然认为把钱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最安全。
此外,周文萌也表示,关店还有一个核心原因是生鲜配送服务面临着严重的物流问题。“便利蜂和小超市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有包子等日配送的生鲜产品,店铺和鲜食工厂也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长三角和华北地区,但今年很多店面很难运转,开店也会赔钱,因此考虑收缩”。
他还透露,近两年便利蜂的店铺一直在“开开关关”,由于有午餐晚餐,商业写字楼附近的店铺在午餐晚餐时段仍有不少企业员工排队购买,这些单店仍然可以盈利。根据内部统计,2021年大部分门店是盈亏平衡的,甚至不少还能盈利,“只要位置可以,单店就可以平衡人力成本店面成本”,“但是,如果是因为工厂问题,或者刚刚从新城市发展起来就关店,那店就真的很难再开起来了。”
另有一位便利蜂在职员工薛萍(化名)表示,关的普遍都是其最新拓展的二线城市的店面。“大多数的二线城市的便利店都已经非常根深蒂固了,不好撬动,店面很难盈利。”
但杨吉否认了薛萍的说法,其认为,关闭二线城市的店更多的可能是利润降低。“便利蜂用的是自己的物流,拓展二线城市要自己跟上物流或者找第三方公司,成本更高,利润会进一步压缩。”
“目前已经关闭的门店,不能确定是全面收缩还是暂时观望。如果来看是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策略,有的城市影响小,可以慢慢开一些店,受影响大的会多关一些店,战略随时在变。”周文萌补充说到。
此外,周文萌还透露到,疫情期间,便利蜂的门店数量调整导致人事纠纷问题复杂。具体而言,便利蜂门店的员工按照天数计算工资,但门店开开关关,想要全勤赚钱的员工就会有情绪,有的时候没有店面可以上班,有的时候营业的店面距离店员家里特别远,员工就会有情绪,这一部分的也面临着法律纠纷。
相互围剿,被质疑无创新爆款
杨吉透露到,一直以来,便利蜂和各大便利店之间的相互“围剿”便十分激烈。“2018年的时候,在中关村、苏州街等写字楼聚集地区,一条街有十几家便利店,只要有一家便利店,无论是全时还是711,一左一右都是便利蜂。”
杨吉表示,便利蜂的围剿并不是只有“跑马圈地”,还有价格战,其当时会有人专门调研周边店铺的价格,打价格战,单品比隔壁店面便宜五毛,或者第二件五折等促销策略来吸引客流。
“为了守住附近客流量,便利蜂全面围攻,虽然这一做法最初瞄准的是头部便利店,但最先倒霉的都是小店。小店的进货成本更高,在这种挤压下无法存活,会转让或者倒闭。”杨吉告诉《财瞭》。
但多年来,便利蜂一直面临着无爆款的问题,周文萌认为,便利蜂一直“跟在别人后面创新”,换言之,便利蜂是什么火就做什么。
在各种趋势下,便利蜂做过共享单车、自助雨伞、精品咖啡、预制菜包括各种产品,但都做着做着就没了声音。“跟着别人做很安全,也能保证基础的盈利,但是很难当第一。”周文萌认为。
以精品咖啡为例,便利蜂此前所孵化出了饮品品牌不眠海,以店中店模式切入至便利蜂店内。早前有消息称,便利蜂将持续加大在咖啡市场的布局,推动“不眠海”子品牌进一步发展,将继续利用便利蜂店面布局饮品站,由咖啡师现场制作精品咖啡以及其他茶饮。
据了解,“不眠海”大量咖啡师也来自于Manner,店内咖啡机也是Manner同款。其刚成立的时候,推出过超低价格和叠加的优惠券被消费者疯抢,但后来也受到了口味不佳的质疑。
周文萌透露到,2021年,便利蜂业开了很多家不眠海咖啡店,但今年也关闭了很多家。“不眠海肯定开不起来了。以前不眠海比较便宜,咖啡10元一杯左右,但是现在不眠海出的新品基本都要10几20块钱,消费者没有必要再购买。”周文萌表示。
事实上,位于上海的便利蜂上海湾店,便利蜂的员工也称,自从其来上班至今没有见过不眠海的员工,一直处于罢工状态。
但杨吉认为,便利蜂并不是没有自己的优势。杨吉表示,便利蜂从2018年底就开始盈利,其个人认为便利蜂最大的特色就是自助结账。
“虽然这几年711、全家都有自助结账的业务了,但那几年的时候只有便利蜂有,商业写字楼楼下的便利店结账是要排队的,自助结账是突出的优势。”
直营模式的利与弊
天眼查app显示,便利蜂成立于2016年11月,创始人为此前去哪儿网创始人庄辰超。2015年10月,携程宣布与去哪儿合并,庄辰超离职,其把目光转向了便利店。“这个产业是完全可以被算法驱动的,而在中国根本没有做到的。
随后,便利蜂开启了一轮融资热。2017年初,便利蜂便获得了A轮融资;2018年获得由腾讯投资和高瓴资本投资的B轮2.56亿美元,投后估值达16亿美元,直接跻身独角兽行列;2020年5月完成了C轮的数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和投后估值未披露。最后一轮融资停在了2020年5月的15亿美元C轮融资。
此后,便利蜂开始了疯狂扩张的节奏。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数据,2020年底,便利蜂的门店数已达到2000家,比 2019年统计时的602家,增长到了3倍还要多。
2020年底,便利蜂执行董事薛恩远曾在2021便利蜂供应商大会上透露,公司将于2021年开启“高速扩张模式”。截至2021年底,便利蜂全国店铺数量达到了2800家。
2021年春节后,便利蜂南京、天津、廊坊、上海实现了整体盈利,北京、天津等城市便利蜂的规模已排名当地市场第一。
根据规划,便利蜂2021年的门店数将突破4000家。其中,一半将位于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到2023年,便利蜂门店数将达到1万家。
但今年的大规模关店是否意味着便利蜂此前的步子迈的太大?周文萌表示,这个速度在零售行业并不算快,其它品牌的拓店速度也并不慢。
“但是大多数店都是在开加盟店,便利蜂只开直营店。直营也有个好处,都是标准化的东西,可以直接复制,只要找好位置就能迅速开店。”
周文萌表示,其它的连锁便利店普遍拓店都采取加盟的形式,大家会认为实体零售还不错就会涌进来。而且如果加盟店关店就会割韭菜,711也在关店,亏的都是加盟商的钱。
但另一方面,对于便利蜂来说,其以直营模式为主,单店的收入就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指标。因此时至今日,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便利蜂并不是因为手上没钱而关店,更多的是“止损”的策略。
“开一天就要赔一天的钱,如果不止损很可能成为下一个每日优鲜。近两年之内,老板明确要求不可能大规模继续开店。”周文萌表示。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