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多所高校在其发布的研究生招生考试调整通知或招生简章中,明确提出将延长研究生学制。此举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比如,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于今年7月底发布公告,将教育学部和文学院的多个学科教学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制从2年调整为3年。与此同时,沈阳理工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也宣布,将校内多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制延长至3年。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2~3年,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3~4年。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修业年限应适当延长。高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本学校的修业年限作出调整。
根据上述规定,高校对于本校研究生进行学制调整属于对其办学自主权的合理使用,外人无权干涉,但由于学制问题事关研究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乃至日后发展,对于此次研究生学制的调整原因以及影响,有必要加以明晰。
行之有效的“对症之策”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高校对于研究生学制的大范围调整并非起始于今年。事实上,早在去年乃至前年,高校延长研究生学制的新闻便已经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是时,包括上海体育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等在内的多所高校宣布,将部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制延长至3年。
但不管具体年份,本轮被延长学制的几乎全部是高校内部的专业硕士研究生。
这并不奇怪。目前,国内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学制已经基本固定,大部分学术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也早已确定为3年,只有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制长期保持在2年~2.5年,这给了高校延长学制一定的空间。
然而,“有空间”并不代表一定要这样做。各高校纷纷延长硕士研究生的学制背后,有着更深一层的考虑。
具体而言,当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制固定为两年时,学生实际的受教育时间是很有限的——他们往往只能在第一年系统接受研究生教育,第二年,面临毕业压力的他们需要将更多时间放在求职和完成毕业论文上。这样的时间安排,一方面使学生难以打牢专业基础,另一方面也使他们缺乏足够的专业实践机会,从而影响学生的毕业质量。
这种影响的一个直观表现便是研究生延毕率的持续提升。
一项针对教育部发布的历年教育数据的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未按期毕业率为11.28%,至2022年,这一数字已经增至28.02%。这其中虽未划分“专硕”与“学硕”,但依然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专业硕士研究生“延毕”已成普遍现象。
在我此前的调研中,也能明显感觉到,目前国内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普遍存在实践环节缺失的问题,其毕业论文在抽查环节出问题的比例高于学术硕士研究生。
既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不足,在很多高校眼中,延长其学制便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对症之策”。正如有评论所概括的,“该做法有利于强化授课教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无论是写论文,还是找工作,学生的时间都更加从容,拥有更多‘试错’机会”。
不可否认,延长学制有其合理之处,但这并不代表着对于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而言,这种“拿时间换成绩”的做法就是一服百用百灵的“良药”。
提质不能仅靠延长学制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研究生教育的学制本就不该是“一刀切”。我国早在上世纪末,就开始探索高等教育的弹性学制。尤其是在本世纪初,国家更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先后提出“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施弹性学制”以及“探索建立适应弹性学习、学分制和主辅修制的教学管理制度”的要求,这说明弹性学制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国际范围内,对于应用型硕士学位的学制也没有一定之规,很多学校乃至名校的学制并不算长。
比如,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学制为3个学期,卫生政策与管理学位的学制为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管理硕士的学制也只有18个月。在英国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的一些高校,其课程硕士只要学生修满足够的学分就可毕业,学生的实际学习年限通常也只有一两年。
当国内高校普遍延长学制,而其他国家,特别是我国周边国家的学制相对更短时,可能造成的一个结果是那些希望早日拿到学位的学生,会在“性价比”的考虑下,放弃在国内读研的机会,选择出国或出境。
特别是相较于学术硕士,专业硕士的学费往往较高,多学一年就意味着要多付一年学费,对于某些经济条件并不算好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学制的延长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额外负担,对于学校来说,也意味着教育成本的增加。但更重要的是,学制的延长只能给研究生培养,特别是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提质”的空间,并不意味着能从根本上改变某些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率低的现状,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某些学校教学方式的陈旧,甚至使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固有问题边缘化。
说得再直白些,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不能仅仅依靠延长学制,而应在延长学制的基础上,改变目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某些固有做法。
必须补齐的短板
与学术硕士研究生相比,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最大特点便是与实际生产实践的关系要近得多,这就天然决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要有行业、企业和产业方的介入。
正如前文所言,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制只有两年时,学生与生产实践的接触往往不足,而当学制延长后,这块“短板”必须补齐。
在这方面,有些专业是具有天然优势的。比如,很多综合类院校拥有自己的附属医院,这就给医学类专业研究生提供了很好的实习和实践场地。也正因如此,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往往可以得到很好的实践机会。
然而,类似这样的专业在高校中毕竟属于少数,更多专业的实习与实践必须依靠校外机构以及企业的帮助。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做好学生实践环节的协调、沟通工作,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双导师等方式,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有足够多的实践机会。
在这方面,国内很多高校已经有所实践。
比如根据媒体报道,江苏大学研究生院在2022年发布的《江苏大学研究生双导师工作办法》中,鼓励教学科研团队合作指导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由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则遴选一批重点单位共建联合培养基地,采用1+1.5的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在学校学习,其余学年在联培基地学习实践),共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此外,根据我们的调研,在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评价方式上,目前大部分高校依然采用论文评价的方式,其评价的标准主要是学生论文的学术性或学理性。这与学术硕士研究生的考核标准并无本质差别,但两者的培养目标显然不同。
在我看来,对于专业硕士的考核方式和标准要更贴近产业实践,其形式上也应更加多样,从而引导学生摆脱对学术性的过分追求,回归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在这方面,国家已经有所关注。2023年底,教育部有关人士就曾公开表示,鼓励硕士专业学位实行多元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考核,比如专题研究类的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产品设计/作品创作、方案设计等,都有可能作为学位论文和实践成果的考核内容。
总之,在国家大力倡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大背景下,高校延长研究生学制对于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其积极意义。但我们不应仅止于此,而要在平衡处理招生规模与培养质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新的产业和科技形势变化,培养出更多适应当前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作者系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本报记者陈彬采访整理)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