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考虑向比邻星发射探测器

NASA 考虑向比邻星发射探测器
2024年12月08日 12:43 IT之家

今年年初,一家名为“太空倡议(Space Initiatives Inc.)”的美国初创公司向 NASA 提交了一份探索比邻星的提案。该提案设想通过光帆驱动的方式向比邻星发射上千颗微型探测器,他们称该方案为“蜂拥比邻星”。九月份(2024 年),在 NASA 举行的创新研讨会上,研究人员向人们阐述了该方案的具体细节以及展示相关动画。

比邻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一颗恒星,离我们只有 4.2 光年。出了奥尔特云,再走上大概一半的路程差不多就到了。比邻星所在的系统并不是单恒星系统,它所在的南门二(半人马座 α)是个由三颗恒星组成的三合星系统,也是《三体》里三体人老家的原型。不过现实中,南门二那三颗恒星的运动并不是没有规律,相反,它们有着特殊的运动关系:其中比邻星相对比较独立,另外两颗恒星距离它非常远,甚至它们更像是一个双星系统。

作为距离我们最近的系外恒星,比邻星周围是否存在行星呢?答案是不仅存在,而且已发现的就有三颗;而且不仅有三颗,其中两颗还是岩质行星;而且不仅是岩质行星,这两颗甚至还在宜居带内。不过由于比邻星是一颗红矮星,它的宜居带距离恒星很近,这里的行星很容易被恒星潮汐锁定,加上红矮星的“脾气”本就暴躁,超强耀斑什么的说来就来,所以对于行星来说,即使它们位于红矮星的宜居带内那也不见得能有多宜居。

但是毕竟它们是离我们最近的系外行星,尤其是这个比邻星 b,它还是一颗与地球质量相当的类地行星,因此人们对它依然抱有无限遐想。所以不少人就想:这么近就别老是用望远镜看了,直接发个探测器过去实地打探一番岂不更好。

然而我们知道,比邻星虽然相对来说离我们很近,但是 4.2 光年对今天的人类来说依旧是个难以企及的距离。要知道,截至目前人类飞得最远的探测器 —— 旅行者 1 号,从 1977 年发射到现在已经飞了将近半个世纪,这才只走了 0.0025 光年。照这个速度,到达比邻星至少也得 8 万多年。所以呢,要想真正实现星际航行,那必须得有更先进的驱动方式才行,比如光帆技术。

相较于反物质引擎、曲速引擎这些过于科幻的东西,光帆算是非常贴近现实的一项技术。早在上世纪 20 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就已经有借助太阳光的光压推动航天器的设想,该技术被称为“太阳帆(Solar sail)”。近些年,一些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虽说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还记得之前介绍过的寻找外星生命的“突破倡议”计划吗?它下面的“突破摄星”就是一项针对该方向的研究计划,该计划的一个前期“小目标”就是要通过光帆技术把微型探测器发射到比邻星。

为什么是微型探测器呢?因为光子能够产生的推力极其微小,要让它起作用,现阶段一方面需要增加能量(比如使用高功率的激光以及增大帆的面积),而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减小设备的重量(比如限制在几十克)。既要大、又要轻,可见材料问题是首先需要攻克的一大难关。

当有了合适的材料制作探测器后,接下来研究人员计划使用一种高功率的激光阵列对其进行加速。

如此一来,在持续推进的累积效应下,这样的“克”级探测器理论上最终能达到光速的 20%。这意味着,人类的探测器将有望在 100 年内抵达比邻星。

不过这样的“克”级探测器实在太小,能力大大受限,就算去了也干不了啥大事。万一路上再出点什么意外,几十年的心血一下就都打水漂了,所以…… 为啥不多发射点呢?

这次向 NASA 提交的设想中,研究人员就计划一次发射数百个探测器,然后最终打造一个由上千个探测器构成的集群。这样一来能做的事就多了,首先在前往比邻星的途中,探测器就可以提前开始工作。比如之前对太阳系周围的星际云了解得很有限,现在就可以实地地看一看,这也将是人类首次以太阳系外的视角观察我们的宇宙。

当探测器抵达比邻星后,借助上百台探测器组成的虚拟望远镜阵列,我们可以开展高分辨率的观测。无论是恒星、行星还是没被发现的卫星,甚至是那里的小行星,我们都可以对其进行直接成像。

听起来是不是很激动人心?不过遗憾的是,该项目今年未能获得 NASA(NIAC)的第二阶段资助,该方案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概念阶段。

不过即便如此,“蜂拥比邻星”仍然是个值得研究和进一步开发的想法,和其他光帆项目一样,它们为我们展示了未来几十年人类星际任务可能的样子。

[1] Nikolaos Perakis, Lukas E. Schrenk. et al. Project Dragonfly: A feasibility study of interstellar travel using laser-powered light sail propulsion. Acta Astronautica. 129:316-324. (2016).

[2] Gong, S., Macdonald, M. Review on solar sail technology. Astrodyn 3, 93–125 (2019).

[3] Pengyuan ZHAO, Chenchen WU, Yangmin LI.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solar sailing: A review on key technologies.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36(5):125-144. (202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vo 说宇宙(ID:linvo001),作者:Linvo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