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锌财经
作者|路世明
编辑|大 风
飞行汽车作为未来交通方式的代表,承载着人们对未来出行的美好憧憬,但现实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就在近日,被誉为飞行汽车界“特斯拉”的Lilium发布公告称,由于未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来运营,已向德国拜仁州当地法院提出破产申请。有意思的是,就在宣告破产前夕,Lilium还宣布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已完成全电Lilium Jet的首次系统启动。
Lilium申请破产的消息发酵后,立刻在全球科技行业引起了轰动。要知道,这家成立九年,有着众多明星资本参与、累计融资超百亿的行业头部玩家,就这样一夜之间“化为乌有”,的确令人感到震惊、唏嘘。
然而戏剧性的是,同处一个赛道,诸如海外的Joby、Archer,以及国内的小鹏汇天、沃飞长空,它们却是发展与Lilium截然相反,既有巨额融资,也有技术突破、新品发布......
这种明显的割裂感,正让低空经济产业变得有趣起来。而无论未来怎样,走向深渊的Lilium,都为整个低空经济领域敲响了警钟。
飞行汽车第一股的破产之路
Lilium成立于2015年,彼时低空经济尚未爆发。
凭借“新故事”、“新概念”,Lilium迅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并顺利获得了欧洲知名投资机构Freigeist Capital的种子轮融资。仅隔一年后,又迅速完成了1070万美元的A轮融资。
两次融资的资金支持,让Lilium的技术取得了一定进展。2017年4月,Lilium宣布其飞行器原型Lilium Jet已完成首次测试飞行。
与此同时,低空经济概念已经彻底爆发,各路资本疯狂融入,而作为行业早期玩家、头部玩家,Lilium自然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同年9月,Lilium完成了9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并且该轮融资是由腾讯领投。
值得一提的是,据不完全统计,腾讯至少参与了Lilium7轮融资,其中有至少3轮是由腾讯领投,合计投资高达约5.7亿美元(约40亿元)。
有了钱,Lilium的产品也实现了“早产”。2019年Lilium宣布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架全电动喷气式五座飞机原型机,并完成首次试飞。就在同一年,Lilium又完成了超2.4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到10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
此后,Lilium的融资步伐并未停歇。
2021年,Lilium通过“借壳”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估值33亿美元(投资人累计提供14.5亿美元),成为继亿航和Joby后第三家在美上市的电动航空企业,也成了美国华尔街分析师们口中的“飞行汽车一股”。
按理说,获得这么多投资,应该把能够载人的飞行汽车造出来了吧?但Lilium创始人Daniel如同贾跃亭附体,一直声称还有很多“难题”,需要更多的资金才能解决。于是在2022年、2023年,Lilium又先后获得了1.19亿美元、2.92亿美元融资。
时间过了一年又一年,资金给了一波又一波。可Daniel依旧声称只要再获得一些资金支持,便能在2024年下半年,实现首次载人飞行这一宏伟目标。然而,资本的耐心总是有限的,已经没有机构再相信Daniel Wiegand画下的大饼了。
今年,Lilium筹集一笔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约1亿欧元贷款,因德国联邦政府拒绝为其提供担保而宣告失败。随后Lilium表示子公司将根据德国法律申请破产。
子公司计划申请破产很可能会导致Lilium最终从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退市,或被停牌。目前,Lilium股价已跌至0.052美元/股,市值仅为3289.73万美元。
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Lilium的倒下并不令人惋惜。超百亿的资金支持下,从19年原型机试飞,到24年都还不能载人飞行,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低空经济融资“冰火两重天”
所谓低空经济,是指在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内,围绕各类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及相关服务与技术所形成的经济体系。
它包括无人机、直升机、eVTOL(飞行汽车)、热气球等各种航空器及其在物流、农业、环保、城市建设、影视制作、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场航拍婚礼、无人机送外卖、几台无人机开展低空农林植保作业,这些都是低空经济的具体体现。
诚然,低空经济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毋庸置疑的是,低空经济距离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尚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尚无国家达成此目标,整个行业正处于技术不断革新与升级之中。简而言之,整个产业目前仍处于“烧钱”阶段,而这对玩家们的融资能力也构成了极大的考验。
不过与Lilium的破产形成鲜明对比,低空经济领域的其他企业却呈现出不同的融资状态,一些具有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企业获得了资本的持续青睐。
以空中出租车公司Joby为例,与Lilium同样呈现巨大亏损。其在2024年上半年运营亏损高达2.9亿美元,净亏损为2.18亿美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达4亿美元。不过与Lilium相反的是,Joby抱上了足够粗壮的“大腿”。
就在不久前,丰田汽车和空中出租车公司Joby同时宣布,丰田将额外投资5亿美元来支持Joby电动空中出租车的认证和商业生产,旨在实现两家公司共同的空中交通愿景。
不止是Joby,美国的Archer同样获得了巨额资金,其中包括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签订的价值10亿美元(约77亿元)的200架eVTOL飞机订单,并且可选择再订购100架。
看完国外,国内低空经济领域也迎来了投资热潮,越来越多其他赛道的领军者加入。
比如今年6月份,吉利旗下子公司沃飞长空,宣布完成B轮数亿元融资,策源资本领投,中科创星、华控资本等原股东继续追投,创下了近两年国内eVTOL行业单笔融资的最高纪录。
再比如8月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也选择入局低空经济,投资了峰飞航空数亿美元,打算共同合作研发eVTOL航空电池。
据启信宝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全国低空经济产业企业共获得728次创投融资,公开融资金额的事件占比达到35.58%。
破产的破产,融资的融资。“冰火两重天”的低空经济正让玩家们意识到,这似乎不仅仅是一个有钱就能玩的游戏。
有钱、有政策、有产业链,国内玩家持续加速
Lilium子公司的破产,以及此前载人产品的持续“难产”,除了企业本身的问题,缺乏产业链、政策的支持,也是客观因素。
有观点认为,Lilium的破产与其在产业链的投资储备分不开,从2023年起,业内人士就逐渐意识到供应链的重要性,只有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才能推动整机发展,但海外市场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
此外在10月24日的发布声明中,Lilium表示之所以有如今的局面,最大的原因在于“政府没有大力支持”。
不同于Lilium所面临的情况,随着国内对低空空域的政策环境逐步松动,加上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国内玩家们显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eVTOL细分赛道,以小鹏汽车的生态企业的小鹏汇天来说,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
就在近日,小鹏汇天宣布自主研发的“陆地航母”飞行体首次实现载人试飞。另一个相关消息是,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也正式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破土动工,据悉这将是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大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
在资本持续发力、玩家相互竞争的同时,国内不少地方政府也纷纷给予巨大的支持。
截至目前,安徽、广州、武汉、北京等多个省市已发起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基金规模从10亿元至200亿元不等,其中,贵阳、武汉和苏州三地更是以基金集群的形式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
以广州为例,据统计目前开发区、黄埔区已集聚50多家低空经济领域企业,涵盖产业链上中下游,包括研发设计与原材料、零部件制造和集成、应用与服务等环节,年产值/营收规模约130亿元。此外,广州还率先出台“低空10条”产业支持政策、发布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和应用场景清单。
融资、产业链、政策支持,不管从哪方面来看,国内低空产业都具备较大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玩家们就能轻松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无论国内外,就目前的整体发展情况而言,低空经济玩家依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要的一点是低空经济的监管政策尚未完全明确,企业在市场拓展和商业化运营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主控芯片、精密元器件、飞行控制、智能避障、故障诊断等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的巨大突破,难度之大堪比“登天”。
总而言之,对于国内外低空经济玩家们而言,都应该吸取Lilium破产的经验教训,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与商业化落地的结合。毕竟长路漫漫,急不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