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绕不过的宁高宁 || 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

2021-02-16 08:00:00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来源:秦朔朋友圈

我和宁高宁接触很少,但我一直认为,他是改革开放40多年国企历史上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个人,也是整个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杰出代表。

让我说出理由:

第一,中国目前有97家央企,宁高宁在其中4家扮演过重要角色。他担任过华润集团总经理、中粮集团董事长,目前是中化集团董事长兼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中化集团成立于1950年,前身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最初是贸易型企业。中国化工集团是在原化工部所属企业基础上组建的,是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

恕我孤陋,不知道有谁在四家央企都担任过总经理和以上职务。

此外,宁高宁还是先正达集团董事长。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完成了对瑞士农化和种子企业先正达的收购,耗资430亿美元,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最大一宗并购案。业务整合后的先正达,是全球植保市场的领导者、全球第三大种子公司、中国化肥市场的领导者和领先的农业服务提供商。

第二,宁高宁打下过烙印、留下过鲜明痕迹的这四家央企,如今全都是世界500强。2020年中国有48家央企进入世界500强,华润集团排79位,中化集团排109位,中粮集团排136位,中国化工集团排164位。

第三,我们当然不能把四家央企的成功都归到宁高宁个人身上,最简单的理由,他不是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在这一点上他和马云、马化腾们有着根本不同。但纵观宁高宁的职业生涯,从改革开放后最早到海外攻读MBA、1987年学成归来加入华润集团开始,整整34年,以其所涉猎产业领域的广泛性、所运用的投资经营管理手段的丰富性、以及给企业所带来的增值效应来看,宁高宁堪称是跨越了几个时代、一直在潮头站立的企业界的管理大师。

在华润集团,2000年宁高宁开启了“再造华润”,初步奠定了此后的业务格局。目前华润集团涵盖大消费、大健康、城市建设与运营、能源服务、科技与金融5大业务领域,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19家一级利润中心,实体企业约2000家,在职员工42万人。直属企业中有8家在港上市。

在中粮集团,宁高宁奠定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中粮集团目前旗下有13家上市公司,8家在香港上市,5家在内地上市。

中化集团有5大事业部,对境内外300多家经营机构进行专业化运营,并控股中化国际、中化化肥、中国金茂等多家上市公司。中国化工集团有6个业务板块,有7家专业公司、4家直管单位、82家生产经营企业,控股9家上市公司,11家海外企业,384个研发机构(其中海外151个)。宁高宁给这两家企业确立的核心价值理念都是“科学至上”,目的都是矢志打造世界一流、科学技术引领的综合性化工企业。

不是说如此庞大的企业内涵都与宁高宁个人有关,有些内容他甚至可能从未参与过,但4家央企的34年磨砺,毕竟给宁高宁提供了一个超级舞台。而他能一直屹立不倒,没有综合全面的素质和卓越的管理能力,断无可能。

但宁高宁真正令我感佩的,并不是以上内容,而是他数十年立足于自身实践,为中国企业的管理进步、创新发展,以及现代思维和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知识财产。他在考大学时没有如愿进入山东大学中文系当一名作家,而是进了经济系,但他从未中断过写作,他在每一个重要岗位上都留下了大量的思考结晶,通过研讨、专栏、致员工信、演讲等各种方式,深刻影响了组织的文化,也外溢到整个企业界,广为传扬。

在“改变世界——中国杰出企业家管理思想访谈录”第六季关于宁高宁的这期节目中,他说,“过去我们经常说要靠体系,不能靠人,到现在我们越来越要相信,成功的企业还得靠人”“确实是100个人里面可能只有一个人合适”“这个人往公司里一坐,公司里的空气都变了,他的所有行为、思维、习惯、喜好,都会影响这个公司,时间越长越这样”“人太奇幻,他是(企业)里最大的一个伸张的力量,他可以发挥到一,可以到十,他可以是负的,这都不一定”。

宁高宁所说的这种感觉,就是企业家的精神和企业家的作用。

“企业家就是往公司里一坐,公司里的空气都变了的人。”宁高宁的这个观点,真的精辟!

我2010年在《第一财经日报》发表的《为国有企业家的价值说几句话》一文中提出,民营企业由于不靠天不靠地,天然地具有自生能力,因此是培养企业家的摇篮;但是,也要看到,只要存在市场化竞争,国企就需要不断创新与超越,就必然催生企业家才能。“那些称得上企业家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其付出与敬业程度并不逊色于私有企业主。他们有企业家的创新才能,又有事业家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还要有在体制内平衡各种关系的耐心和韧性,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得到的更多是精神安慰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宁高宁,就是中国国有企业家的典范。他不愿意照本宣科念秘书写的稿子,他思考的核心命题是企业如何建立起真正的核心能力,建构起世界级的竞争优势。

真正的企业家会超越民企和国企的身份区别,他们的思想和精神气质如同能够自发光的发光体,无论在哪里都会闪闪亮亮。

中国的国企改革已经40多年。

从起源看,国企源于四个方面:产生于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公营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通过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政府在经济建设中通过国家投资创办的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企业只是完成指令性计划指标的生产单位( 工厂或车间)。

1978年,国企开始进行历史性的变革。

1978年7月到8月,国务院召开务虚会,提出了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指出,过去的经济体制改革往往从行政权力的转移着眼多,在“收”与“放”之间循环,其结果不符合经济发展的最大利益。要打破小生产的狭隘眼界,改变手工业、小农经济式甚至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要坚决实现专业化、发展合同制和贯彻执行按劳分配原则。一定要给予各企业以必要的独立地位,使他们能根据经济自身的需要,自动地履行经济核算,降低经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利润率,提高综合经济效果。

此后,以四川省六家地方国营工业企业率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为标志,中国的国企改革拉开了序幕。

几十年过去了,国企仍在改革之中。经济责任承包制搞过了,经营机制转换搞过了,从改国企到改国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搞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大力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和职业经理人制度,推动国有企业积极统筹运用各类中长期激励政策,着力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等等。

不知道我们到何时不用再讨论国企改革的问题,但有一个标准是确定的,就是要有一大批具备企业家精神的国企领导人,能够在国企的舞台上感到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决策力和创新精神。

当国企的各个层面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宁高宁,也许我们就无需再为国企改革操心了。

宁高宁写过一篇文章,提了130多个问题,题目是《你行吗?》。

你总觉得眼前的一切不够好你想改变它吗?

你心里总有一团不灭之火要创建业务发展公司吗?

你不断爱观察爱学习爱研究,对周围的事物有不断深刻的认识吗?

你有科学专业的原则和精神吗?

你有科学专业的习惯和工作方法吗?

你真心虔诚地经历过科学系统的洗礼吗?

你是你这一行业的专家吗?

你能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把它完成吗?

你能有意识地建立管理系统让运营更畅顺、让错误不重犯、让组织一起进步吗?

你对人性有深刻的认识吗?

你对社会环境有深切的认知吗?

……

这些问题是问经理人的,问企业家的。其实所有企业都可以拿来借鉴。当你读完这些问题,你一定会了解,为什么宁高宁是一个我们绕不开的、用思想照亮未来的企业家。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