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城
读李欧梵为《缘起香港》写的导读,原来张爱玲很喜欢一位名叫斯黛拉·本森的作家,此人与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朋友,1944年,她在上海参加一个女作家聚谈会时被问起最喜欢的作家,她说:“外国女作家中我比较欢喜Stella Benson。”
根据黄心村在《缘起香港》中的考证(李欧梵归纳):“本森曾在香港住过,也和中国有缘,她嫁给一位在中国当差的英国官员安德森(James Anderson),在内地到处游走。本森也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朋友,然而二人写作的风格不同。……港大的校长就藏有本森的小说,后来捐给港大图书馆,张爱玲就是在这里读到的。”
我在豆瓣词条查看,如果用中译名搜索,目前还没有斯黛拉·本森的中译本。用她的原名搜索,有一些英文著作。比如This Is The End、The Far-away Bride、I Pose、Living Alone、Twenty等。
本森在中国并不著名,但她有过几段有趣故事。比方说,1931年,她曾在香港力主禁娼,遭到港督贝璐反对。在远东探险时,她和詹姆斯·安德森相逢,很快成婚。这位詹姆斯·安德森在中国没什么名气,但他有两个儿子很有名——佩里·安德森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佩里·安德森,被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誉为“英国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1962年起长期主持《新左翼评论》的编辑工作。著有《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交锋地带》等作品。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出生于中国昆明,专门研究民族主义和国际关系。代表作有《想象的共同体》《比较的幽灵》《椰壳碗外的人生》,他在书中自述:“生于中国;辗转于美国、爱尔兰、英国;而后赴康奈尔大学专攻印尼研究。”
至于他们的父亲詹姆斯·安德森,出生于1893年7月22日,1946年11月19日去世。O'Gorman是一个古老的爱尔兰姓氏,据考证他的祖辈曾是爱尔兰人团结协会(the Republican Society of United Irishmen)的一分子,有着革命传统。
那么,他一个爱尔兰革命世家与贵族的儿子,为什么大老远跑到了中国呢?
原来,此人大学上了剑桥,有点聪明,但不用功读书,期末考试很不理想,他父亲一怒之下断了他的资金来源,詹姆斯也不求父亲,恰好他叔叔正担任驻华南英军指挥官,在詹姆斯的请求下,决定介绍他去中国海关当差。
结果,这位“不成器”的孩子,反而因此躲过了一战。反倒是父亲更看重的小儿子Francis Sainthill Anderson,1918年死于战场。佩里·安德森感慨:“祖父看重的儿子,上战场死了,祖父不喜欢的儿子却活了下来。”
根据佩里·安德森发表在《伦敦书评》上的回忆录,他的父亲在中国海关供职三十年,目睹过府院之争、张勋复辟、五四运动、国民北伐、日本侵华战争等。他是被1920年初调往重庆时跟斯黛拉·本森认识的。1921年春天,他27岁,第一次与爱人坐船回到伦敦,并在三个月内结婚。
他们在蜜月期驱车从宾夕法尼亚跑到加州,浪漫如毛姆的小说。不过,两个大知识分子的母亲并不是斯黛拉·本森,本森四十岁就病故了,那是在1933年冬天,她罹患肺炎病逝于越南。詹姆斯把她的日记交给剑桥大学图书馆,他在最后一页用小字体写道:
“这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交出这些日记就像把她再埋一次,我几乎接受不了这一事实。”
本森去世后,詹姆斯·安德森与维罗妮卡(Veronica)结婚,佩里·安德森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就是他们的孩子。如果有擅于考古和引进国外作家的朋友,倒不妨挖掘这位斯黛拉·本森,或许假以时日,会成为一段文学引进的佳话。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