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发论文:屡投屡拒,屡拒屡投

读博发论文:屡投屡拒,屡拒屡投
2022年05月24日 21:32 媒体滚动

文|邵帅(中国科大特任教授)

编者按

“我在读博5年期间,一共收到13封拒稿信;从2017年到2020年,我投出4篇文章。从会议到期刊,从顶会到一般,屡投屡拒,屡拒屡投。”

这是邵帅曾经充满了打击与挫败的读博经历。

如今,29岁的邵帅已经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计算机学院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季,我们来听听邵帅讲述自己是如何走出“不被认可”和“自我否定”的心路历程。

邵帅(个人主页:http://staff.ustc.edu.cn/~wwwucuc/ )邵帅(个人主页:http://staff.ustc.edu.cn/~wwwucuc/ )

屡投屡拒,屡拒屡投

2016年,我的第一个研究成果是在读博第一年暑假开始着手做,在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计算机系教授蔡进一(我的导师)和东北师范大学访问学者付治国老师的指导下,我做出一个让自己觉得很漂亮的结果。

随后,我就开始着手写文章。这个过程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来回回地思考怎么合理证明结构,并力求让证明简洁漂亮。

我在准备第一篇论文的同时,还面临着很大的课业压力。由于本科学的数学,没有多少计算机基础,所以我上那些需要编程之类的课还是很耗精力的。另外,我还需要干助教工作,几乎是挤时间敲论文。

还记得有一天凌晨三四点,我把文章最关键的一个引理——11页的证明敲完时,顶着雪花往回走时,突然觉得这雪飘得好温柔,这也正是科研带来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愉悦感和充实感。

转眼到2017年2月,文章差不多写好了。期间导师也非常用心地帮我一步步检查,给我写了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从证明结构到单词语法,很让我感动。

就在我自信满满地把论文投出两个月后,我收到了第一封拒稿通知。对此,导师都有点惊讶,我倒是安慰自己:“第一次投稿,写得仓促了些,改改再投就好。”

从当时的评审意见上来看,文章没有什么硬伤,就是有编委觉得研究比较冷门。其中有一个编委提到“less interesting”(不太有趣)。最初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词的严重性,结果就是在此后的投稿中我一次又一次地被其“蹂躏”。

第一次拒稿后,我开始对这篇文章做了细致地修改,又投了出去。这次我们都觉着肯定能中了。然而,文章又一次被拒了,我感到有点失落。

之后,我在导师指导下精修了准备投顶会的10页版本。别人可能在两次被拒后,会选择低一档的会议投稿,我却不走寻常路,越挫越勇,投递的会议档次越来越高。可能也是真心觉得自己做的这个结果还不错吧。当然导师也一直给予我很大的信心。

这次我们把之前评审的每一个很小的意见都照顾到,还画了一些图来说明我们的结果。

这是当时我很喜欢的一个图(上图所示),它代表了我们文章中最漂亮的一个结果。导师还给写下了一句话:“the world would have no justice if this gets rejected”(如果这个被拒,世界就没有公平了)。

然而,这篇文章还是被无情地拒了。这一次被拒让我开始产生一种挫败感,还夹杂着一点愤怒,因为其中一个编委甚至只给出了2分。

我觉得这个编委没有看我的文章,他只是觉着我们的工作没意思,都是机械性的证明。我愤怒的原因在于:他不是通过阅读文章来评判我们的工作质量,而是基于他个人的学术品味,从根本上否定了我们工作的意义。

这个2分对我的打击很大,当时甚至萌生了放弃的念头:要不就随便投了一个吧,能发出来就行。

那时候,导师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在他的支持下,我又投出去3篇文章,仍然难逃被拒绝的厄运,理由也是一样——less interesting。

多封拒稿信
多封拒稿信
多封拒稿信多封拒稿信

自我怀疑读博读“废”了?

回首自己从华班一路走到现在,并不是十分顺利。我们这一届华班在大二下学期单独开设了Honor course(荣誉课程),课程难度深度均高于正常的数学系课程,甚至达到研究生课程要求。大三那年,我们班由26人骤减为12人,其中很多同学因为Honor course课程挂科而退班。

虽然我很幸运地坚持了下来,但本科GPA(平均学分绩点)不高,加上英语也不好,托福前后考了8次,第一次只考了59分(满分120分)。在本科毕业时,我没有申请到理想的学校,于是选择休息一年再申请。

当时我也曾挫败过,也想过放弃。但我坚信,任何困难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去克服的,一年不行就来两年。

面对论文一次次的拒稿,我不可避免地再次产生一种挫败感,比之前更强烈之处在于:这是一件你所选择的最喜欢、投入最多的事情。然而,你待她如初恋,她虐你千百遍。

为什么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章,在编委眼里却一文不值?

这种不被认可的挫败感正在一点点地消磨我对科研的热情。整整一年时间,我在科研工作上没有任何进展,每天去了办公室,就把自己屋门锁上,躲着导师和同学。与此同时,我又在一遍遍地修改自己被拒的文章,重新再投。

在不断的被拒中,时间来到了我读博的第四年,期间在一个主要问题上卡住很久。我很清楚自己正处于不断颓废中,随之而来的还有深深的自我否定。

就在读博第四年快结束的时候,按要求我必须准备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了。但我不敢主动找导师,因为自己一篇文章都没有发表,担心自己不够格。最后还是导师催促让我抓紧准备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这时候,曾经的本科同学纷纷传来好消息。有人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有人结婚生子了,大多在事业或家庭上开启了自己人生新的篇章。

因此,我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读博读“废”了?自己曾经也是一个非常有信心的人,但我正在逐渐失去这项最宝贵的东西。

让我坚持下来的原因只有一个

我又一次在挣扎的最后关头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2021年4月15日,那是我博士第五年即将结束的一个夜晚,我终于把自己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卡了最久的一个问题解决了,并把论文投递出去。如果不是因为之前一次次地被拒稿,让我失去信心影响了进度,也许这项工作可以早点完成。

第二天醒来,我打开邮箱收到了两封论文接收的通知。我曾是那么期待自己的论文被接收,可是等到真正论文接收的时候,我反而非常平静,总算是对自己的博士生涯有个交待了吧。

2020年上半年,我好像是转运了。不仅读博期间的5篇文章全发出来,其中两篇还中了FOCS/SODA(IEEE计算机科学基础年度研讨会/ACM-SIAM离散算法研讨会),而我也顺利拿到博士学位,还在牛津大学找到了一份博后工作。

这其中最让我开心的是我投的第一篇、也是被拒次数最多的论文,终于被接收了,而且是在我博士答辩的当日凌晨!这可以算是我整个博士研究生阶段最开心的一刻,虽然这份开心来得太不容易。

回望自己走过的10年科研路,真正让我坚持的原因只有一个——我喜欢科研,做科研能给我带来快乐。

2013年,大三快结束时,我遇到了本科导师——中国科大教授胡红钢。在他的指导下,我有两篇文章发表于IEEE TIT。这段经历不仅为我后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和决心,也让我从数学转到理论计算机方向,并最终申请到了不错的学校。

读博期间,我研究的方向是理论计算机科学,具体是计算复杂性理论。其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是:“为什么有些问题计算起来简单,有些问题计算起来难?这些问题之间的难易关系是怎么样的?”

当我把一个问题解决完,写出了完整的证明,也许别人会觉着没意思,但我能陶醉其中。阅读一篇证明,就如同在欣赏一首音乐,观赏一幅画,是一种对美的享受。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现在处于焦虑和惶恐的科研“青椒”们带来一些鼓励,面对挫折不要轻言放弃,“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我也希望能招揽到优秀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我们一起扎根计算复杂性这一基础理论研究,一起努力探索理论计算机科学与物理学,尤其是统计物理以及量子理论的交叉方向。

(本文由《中国科学报》记者沈春蕾采访整理)

论文导师邵帅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