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睿正迎来一个崭新起点。
见面,是在京东亦庄总部,一间小型会议室。他穿着颇具互联网风格的黑色短袖、牛仔裤,附近是其办公室,相当明亮。
2020年末,80后余睿成为京东物流CEO,2008年7月,他以管培生身份加入京东。管培生计划是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引以为傲的体系之一,该群体拥有直接向刘汇报途径。
年轻的余睿,已成为京东管培生体系下的成功样本。“感谢团队,个人作用还是有限的。”他强调。
眼下,余睿掌舵着京东最具想象力资产——物流体系。而京东物流,依旧不断进化中。
5月,京东物流在港上市。该企业正在开拓一个新领域: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市场,余睿将其定位于公司核心主航道。
据中国贸促会研究院所发布的白皮书解释,“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是指由一家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一整套具有“数智化”特点,且可按需定制的供应链及物流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帮助不同类型企业提升供应链及物流效率。
相比外包给多家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的情形,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将多家服务商之间的协调转变为一家高水平服务商内部的模块间协同,协调成本更低、反应速度更快。
据京东物流招股书引用的灼识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行业市场规模达2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进一步增至3.2万亿元,年复合增速为9.5%。
值得注意的是,困于数据安全、上游链路及高门槛等种种问题,这一市场虽然广阔,在业内方向上,相对不主流。
但基于严酷市场环境,这或是京东最佳路径。
“虽然很难,但其必须啃下万亿供应链市场。”有全国性物流企业高管如此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评价京东策略。
选择?
眼下,京东物流正在持续投入这一市场。
余睿透露,在物理世界,京东物流以仓储为核心建立了高效协同的物流网络,包括综合运输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网络、配送网络及跨境网络等,覆盖了中国几乎所有地区及人口,并持续向海外拓展。
该公司已在全国运营约1200个仓库,总管理面积2300万平方米,拥有近20万名配送人员,保证末端服务质量。
在数字世界中,京东物流已经形成了科技产品、解决方案和供应链生态三大板块,覆盖物流全链条、全场景。
通过供应链中台、数据算法中台和云仓、物流等供应链生态,以积木组装的方式,京东形成一体化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为3C电子、快消、家电家居等多个行业提供智能供应链服务。
近期,京东物流还发布了数智中枢、智慧物联与智能设备三大领域的四大技术产品:京慧2.0、京东物控、三代天狼以及第五代智能快递车。
三季报显示,当期,京东物流营收257.49亿元,去年同期为179.64亿元;经营亏损7.27亿元,去年受疫情补贴等多重因素影响,经营利润8354.9万元。
上半年,京东物流营收同增54%至485亿元,其中,一体化供应链业务收入占比近7成;归母净利同比降176%至-15亿元。
外界最为关注的京东外部客户收入,创纪录地达到265亿元,同比增长109.6%,占总收入的54.7%。
“重要的历史时刻。”余睿如此评价京东外部收入占比过半。
背后是,京东相对艰难的外部拓展历程,这也解释了京东为何选择发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市场。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07-2020年,快递行业业务量从12亿件增至833.6亿件/年,13年时间近70倍规模扩张,复合增速近40%,呈现了高景气局面。
背面是残酷价格战。快递单票收入从2007年的28.5元降至2020年的10.6元,降幅63%。2021年1-10月,全国累计完成867.2亿件,同比增长34.7%;收入8339.8亿元,同比增长20.7%;票均收入9.62元,同比下降10.4%。
从利润端能够充分感受到快递业的被动。各家财报显示,前三季度,中通净利润32.02亿元,同比-3.0%;圆通净利润8.87亿元,同比-26.8%;韵达净利润7.06亿元,同比-17.4%;顺丰净利润3.33亿元,同比-93.5%;申通净亏损3.12亿元;百世净亏损17.51亿元。
此种局面下,京东对经济型快递业务有自己的节奏。
“像快递、快运或者类标准产品,有很大价值,丰富整个网络货量,规模效应就越好。标准产品是很好获客方式,会一直做下去。但经济型快递,竞争比较厉害,我们没那么着急。”余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2020年4月,京东物流旗下加盟制快递公司众邮快递在广东开始测试运营,众邮快递专注于下沉市场与经济型快递。据众邮快递合伙人招募公告显示,众邮快递联合第三方生态合作资源,拥有分拨中心180余个,干线1500余条,车辆4700余辆,三方协作网点10000家。
为了进一步发挥众邮快递与京喜的融合,京东物流招股说明书披露,众邮快递拟更名为京喜达快递。
京东物流还面临的问题是,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阿里物流体系之外。
从量级来说,阿里生态更为主流。eMarketer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电商市场中,前五大电商市占率合计86.3%。以平台模式为主的阿里市占率超过一半,达到56%;以自营模式起步的京东市占率仅17.1%,同比2019年提升了0.7个百分点。
京东物流已经形成了科技产品、解决方案和供应链生态三大板块,覆盖物流全链条、全场景。视觉中国
“难题”
由此,京东不得不另辟道路。
供应链市场或是最好选择之一,背后有来自上游的倒逼。
当前,随着新零售模式逐步铺展,势必要求提升对需求变化反应的敏捷性,部分产品供应链模式逐步由大规模批量生产转为柔性化生产,尤其是C2M等模式的出现,供应链体系需要满足相对小规模、多品种、多批次的生产需求。
以太平鸟为例,2019年以生产、销售快反为特点的商品管理深度方案已经在太平鸟主要品牌全面铺开,夏款、冬款的期货订单比例下降到预估销售量的70%以下。同时,太平鸟加快季中开发,集中补货的模式(补货时间缩短为20-30天),以确保库存可控,该模式占女装品类比重已经达到10%以上。
此外,随着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品牌商需要寻找新的利润空间,物流增效成为方向。
“送货比人家便宜,这能带来成本下降。库存周转的变化,直接决定了资金使用效率。类似于订单满足率,能够带来更多销售机会。”余睿如此介绍京东服务对客户的业绩推动。
据他披露,在与沃尔沃合作项目中,已实现供应链降本增效。以西安仓试点数据为例,实现订单满足率提升至95%以上,年库存周转次数提升至7次以上,预期全国落地推广后可实现库存金额下降25%。
另据灼识咨询数据,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渗透率(定义为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支出除以外包物流服务支出)预计将由2020年的31.0%增至2025年的34.6%。
截至2020年,一体化供应链物流市场中规模最大的垂直细分行业包括汽车、快速消费品、服饰及3C电子,规模分别为3470亿元、2210亿元、1920亿元、1800亿。2020年至2025年,生鲜、快速消费品及服饰的增速相对更高,分别为18.8%、14.6%、12.7%。
但这一市场也面临着种种难题。
首当其冲的是,数据共享。“要做到全供应链预测,就必须交出所有销售数据,老大给了,老二会犯嘀咕,不可能全给一个平台。况且京东本身也在做‘京造’等项目,入局制造端。广泛推广很难。”有知名高校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他也是相关主管部委智库委员。
对此,余睿回应,会有相应安全标准,并称,“这是生命线”。
京东物流在官网中提到,其“始终将安全作为核心工作,建立数据安全委员会并下设信息保护专职部门、数据安全应急响应组织,以最高级别的标准,严格保护商业合作伙伴信息及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并在物流软件研发、数据保护和日常运营的安全制度各方面,保证商家及用户数据信息安全”。可见安全性敏感度。
已有案例显示客户们或在规避同业竞争风险。
2019年末,唯品会宣布终止旗下自营品骏快递业务,同时,与顺丰达成战略合作,由顺丰提供包裹配送服务。据唯品会年报披露,2020年,唯品会整体履约费用68.79亿元,较2019年降低4.39亿元。履约费用包含运输和装卸费用、包装费、物流中心租金及员工薪酬。
还有人在质疑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真正效果。“如果无法把上下游拉通,真正成本优化相对有限,很难结构性改造行业。但囿于发展阶段,上游拉通很难。”前述物流公司高管表态。
“竞争者”
正如上文所示,京东在这一新兴领域,面临着顺丰强势进攻。
两者不管在业绩、还是估值上,都成为市场绝佳竞品。
顺丰在2020年年报提出新愿景:独立第三方的行业解决方案数据科技服务公司。这把供应链业务拔高到一定战略位置。
顺丰供应链业务由新夏晖、顺丰丰豪以及顺丰行业解决方案三个运营主体。其中,新夏晖与顺丰DHL为其通过投资并购整合资源而成。
2018年8月,顺丰与美国夏晖集团宣布联合成立新夏晖,并完成对美国夏晖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地区冷链业务的收购,建立顺丰新夏晖,顺丰为控股股东。夏晖是全球冷链供应链领导品牌,新夏晖客户包括连锁快餐、商超、食品商、咖啡、奶茶等头部客户。
次年10月,顺丰与德国邮政敦豪集团DPDHL达成战略合作,并于当年2月完成对德国邮政敦豪集团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地区供应链业务的收购,建立顺丰DHL,自2019年3月起纳入顺丰合并范围。该次收购金额55亿元,交易公告中披露,2017年,标的公司收入35亿,调整后净利1.9亿元。
并购后,两家公司进入顺丰体系内资源整合阶段。其中,新夏晖通过与顺丰各板块融通,实现了业务层面的战略整合,新夏晖作为冷链物流和供应链领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者,主要服务于餐饮和食品行业客户。
顺丰丰豪,则借助顺丰科技资源,优化供应链平台,将供应链各环节进行数字化整合,以推动业务场景信息与数据统一、运营模块变革。
在分工上,新夏晖与顺丰丰豪更侧重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B2B供应链业务,而顺丰行业解决方案更关注在流通领域、零售领域B2B2C的线上线下全渠道数字化供应链改造。
目前,从绝对值来看,顺丰与京东供应链业务存在明显差距。上半年,顺丰供应链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79%。
同期,京东一体化供应链业务同增29.6%至336.2亿元,其中,内部一体化供应链/外部一体化供应链收入分别同增16.2%、65.6%至219亿、117亿元。
华创证券认为,两者各有优劣。从履约模式来说,京东仓配模式履约效率高,但灵活性较低。
从物流基础设施对比上,京东物流仓网规模领先,但干线环节较弱。譬如,京东仅拥有7500辆自营卡车,未布局自有飞机;而顺丰拥有自营+外包合计约5.8万辆干支线用车及国内最大货机机队规模,铁路及高铁运输线路数量也为京东物流的2倍。
在末端,京东以自营配送站为主,其功能主要在于单向的派送,且受到规模影响,因此配送人员数量仅约为顺丰的一半,人均效能也低于顺丰。
对此,余睿表示,这是种必然选择。“从A点到B点,是可以通过更加灵活的社会化方式解决,但真正价值在于算法,这掌握在京东物流自己手里的。”他说。
在交流中,余睿多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京东物流优势在于,对商业洞察及对行业理解。背后是京东自营零售体系积累多年的经验与模型,这在业内独树一帜。
“京东物流是一家横跨物理和数字世界的公司,不管未来在技术上面有多大进步和突破,在物理世界里,还是会运营庞大基础设施,还会有大量员工,正是因为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能力,这两个东西组合起来,才体现了京东物流核心的竞争力。”他称。
余睿还表示,相对一时盈利,当下,规模增长更为重要。
“我们到底有没有准备好,为下一个阶段做什么样的改变,不管是组织架构还是业务流程、经营理念等。今年有没有完成为下一个阶段的准备?”这是他最近思考方向。
这也意味着,京东物流下一轮革新,正在酝酿中。
(作者:贺泓源 编辑:张伟贤)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