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扰乱社区秩序的“评论注水”,放在过去,是为了给自家偶像刷高分,可在“一星运动”的今天,则是为了给抵制对象打低分。
记者 | 鲁舒天 编辑 | 陈 锐
“一星运动”又一次扫荡了豆瓣。这次,是因一桩娱乐圈热搜事件而起。
以耽改剧《山河令》蹿红的演员张哲瀚,今年7月曝出恋爱传闻后遭遇豆瓣小组“脱粉”粉丝反噬,继而在蔓延至全网热搜的“精日门”中葬送了演艺生涯。
不过谁也没想到,接下来,一批日本影视作品会跟着“躺枪”。
8月中旬,一部分日本影视作品的豆瓣条目遭遇了有组织、有预谋、有针对的低分报复。如评分长期定格在9.6分的纪录片《人生果实》,受冲击影响直接掉到8.7分,几乎滑落整一分;小津安二郎导演的《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等存世已久的银幕经典,连同宫崎骏、大岛渚等日本名导的代表作,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差评冲击。
《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是分别上映于1953年和1962年的电影,堪称年代久远,作品质量和艺术价值都早获公论,就逻辑而言其实属于“一星价值”不大的那一类作品,然而,没用,只要能划进主题阵营,它们还是成为了任务——不讲道理,只须站队。
播客“反派影评”主播波米认为,这次风波的实质不是反日,而是反智。饭圈在给日本电影打一星的同时,给抗日题材打了五星,但其挑选的对象并不是《血战台儿庄》《八佰》等口碑更好的作品,而是充斥着诸如“手撕鬼子”等情节的《抗日奇侠》。“将曾经被广泛声讨的电影捧为神作,目的可能是想精准恶心到另一批智商、审美都在线的人。”波米在节目中表示。
诸如此类的离奇事故,在豆瓣并不是第一次,而且有频率越来越高的趋势。
就在今年3月,一条认为某本译作“机翻痕迹严重”的豆瓣评论因遭遇译者的“霸道”维权而引发众怒,围观网友为了替被迫道歉的评论者“出口恶气”,便报复性地发起了一场“一星运动”,使得该书的评分从9.3一路降至3.6——这结果,你都很难判断维权究竟是成功了还是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人人当然都有给作品打低分的权利,但前提是从真实体验和评价出发。如今不断侵袭豆瓣的这种“一星运动”,其实从一开始就凌驾于评价与说理之上,它常常不是为以正视听,恰恰是其反面——扰乱视听。发起和参与这种运动的人,并不在乎基于社区文化求同存异,只是任意滥用投票键宣泄情绪。
无论刷分的动机如何,造成的客观效果是一样的,即消解了打分点评这一UGC行为本身的价值和公允性,也扰乱了豆瓣作为国内主流文化评价平台的秩序。而这可能也是所有用户点评类平台——如淘宝、亚马逊、大众点评、携程等——都难以绕过去的难题。道理很简单,如果指南并不能指南,参考也无从可考。
相对地,平台会在评价体系、ID审查等维度从产品设计入手来应对各种评价机制可能造成的漏洞,但现实中,“办法总比困难多”,刷分的人总会想出办法来适应规则,甚至可能带来新的伤害,比如养号。
养号是指粉丝通过增加账号活跃度与真实性,取得平台活动权限,从而维护偶像形象及宣传作品。为了迈过水帖的最低生效门槛,一些粉丝头目还在微博广布新手教程,告知成员坚持每天打分,切勿急功近利,其标记才不会被系统判断为无效评分。
既然每天打分,还要看上去很真,那么自然要扩大打分范围要随机,而一旦被随机选中成为打分目标,作品评价就只能听天由命。
近年较具代表性的乱打分案例,是去年11月左右,某位出版社编辑发现自己经手的冷门图书《记忆记忆》,突然成了饭圈人士“养号”的池塘。
《记忆记忆》是本俄罗斯小说,现货上市刚满一周,豆瓣相关页面就多出几百条“读过”的标记。它之所以被饭圈挑中,除了因为它是新书,更重要的原因是它足够小众,属于不易被发现且忠实读者稀少的“软柿子”。像牛皮癣一样粘在它身上的短评,除了“好看好看挺好看的”式的复读机文字,就是复制的高赞评论和与书籍无关的自说自话。
相对于“一星运动”里波及的《秋刀鱼之味》等名作,像《记忆记忆》这样的冷门作品如果被胡乱打了分数,其实受害程度更深:前者早被一般公众知悉,不会因为某一次的运动式打分就改变评价,但后者鲜有人问津,豆瓣分数本是它们面向围观群众的“第一印象”。
一位豆瓣ID叫燕仰的用户还专门建了豆列,总结了被动“涉案”的小众书籍,有法国作家塞利纳的《死缓》、瑞典作家斯文松的《鳗鱼的旅行》、尼日利亚作家布雷思韦特的《我的妹妹是连环杀手》……
饭圈在豆瓣的上述实践至少体现了两点:第一,豆瓣其实存在预防评分系统紊乱的设计;第二,这些人能在规则之内钻空子,又说明现有反水军机制有滞后与失灵之处。
养号千日,用号一时。同样是扰乱社区秩序的“评论注水”,放在过去,是为了给自家偶像刷高分,可在“一星运动”的今天,则是为了给抵制对象打低分。要论对评分网站的破坏性,后者甚于前者。行业垂直媒体Sir电影创办者毒sir对此的评价是,“今天的豆瓣早已不是一个电影爱好者们记录观影、寻找同好的地界,强行捆绑的解读、蛛丝马迹的扒坟、张冠李戴的定罪、厚此薄彼的拉架……当其他平台屡见不鲜的手段开始侵袭豆瓣,豆瓣越来越像一个审判庭。”
值得一提的是,豆瓣区别于其他社交平台之处,在于它在国内已经具备行业地位的作为评分网站、资料库和检索系统的功能。从成立时起,豆瓣的社区规则就倾向于对真实且有含金量的内容价值赋予权重,换言之,正因为它适用的从不是流量逻辑而是质量逻辑,所以当虚假掺水信息出现时,才会引发比在其他平台更明显的反弹效果。
事情发酵后,有豆瓣老用户言辞激烈地表示:平台应当将小组用户与书影音用户的账号分开,以避免饭圈通过这种运动式的打分再次把控舆论。
这类提议虽然恳切,但却不太具有可操作性。
首先,豆瓣两大核心版块对应的目标人群虽然存在由来已久的割裂,但要求平台从功能上将二者拆分,对社区生态无疑是一场地震。以文艺青年聚居地著称的豆瓣,之所以在影响力上仍能与更下沉的内容社区分庭抗礼,就在于其书、影、音、小组、同城等频道间的协同效应。
其次,即便把豆瓣小组与豆瓣书影音做成两个App,前者所代表的饭圈,仍然可以通过耐心养号重新攻占书影音阵地。将其在小组的活动轨迹清零,不过是迟滞了前者对于评分系统的干扰速度。
再次,与其说豆瓣的机制无法遏制“粉”与“黑”的战争,不如说任何同属性平台都难以克服这一顽疾。虽然产品规则和计算公式是客观的,但人的意志是主观的,算法只要被透析,就存在被利用的可能。
同样体现大众评分的IMDb最适合与豆瓣对标。在今年5月之前,豆瓣电影一直都设有IMDb相对应的超链接。IMDb的资料库中包含了影片包括主创、片长、内容简介、分级、评论在内的众多信息,但它最具特色的功能,还是体现影史Top250的影迷打分版块。
IMDb Top250的打分采用的是贝叶斯统计得出的加权分,系统通过层层准入,将参与者限定在具有长期打分记录和登录时长的资深影迷,算是大众参与的投票系统中防水军属性较强的一档。可即便是这样的算法,也还是被狂热的粉丝逐步降解了权威性。
2008年7月,诺兰执导的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上映,当时号称“全球十亿诺粉”的诺兰粉丝发誓要把“诺神”新作刷到榜单第一。1972年问世的《教父》原本在Top250的榜首坐了十几年,短短数日就被诺兰粉丝的低分差评拉下神坛;当时排名第二的《肖申克的救赎》由于不是诺兰粉丝的主攻对象,在事件消停之后回分更快,最终超越“差评太多”的《教父》,登上了IMDb Top250榜首。
在诺兰粉丝之外,另一个会影响IMDb评分客观性的群体,是用户占比仅次于美英的印度影迷,后者经常性地给印度电影刷高分,导致IMDb推出了平行的印度电影Top250榜单,供这群文化自信的践行者们圈地自萌。
一言蔽之,IMDb的评价体系虽然可以将不看电影的路人排除在外,但却无权干涉一个资深影迷同时又是某类影片或某位影人的忠粉。类似刷分事件令IMDb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因为其评分及榜单的公信力大打折扣,这导致最近十年以来,国外考量一部电影的质量优劣时,更多参考的是以烂番茄和Metacritic为代表的媒体与影评人评分,后者的分数虽然取决于一小群人的判断,但至少杜绝了运动式的水军活动。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里讲:“数量,即是正义……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被愚蠢的洪流淹没。”在电影工业发展更成熟的国外,尚有另一套精英化的评判标准,但在大众评价范畴,无论中国还是国外,先知的预言正在一遍遍地上演,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趋势,似乎不是靠临时关闭用户主页的版块功能就可毕其功于一役地加以扭转。
在“一星运动”的今天,影响豆瓣权威性的不止是盘踞在各话题小组的饭圈,不止是评分体系,其作为华语影视、中文书籍的资料库和检索系统的价值也会被动摇。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