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年死了7万人,又赖上中国!

美国一年死了7万人,又赖上中国!
2021年08月26日 21:12 环球时报

原标题:美国一年死了7万人,又赖上中国!

美国国会特设机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8月24日发布报告,指责中国在遏止向美国贩运阿片类药物芬太尼方面的合作“软弱无力”,阻碍美国打击越来越复杂的芬太尼贩运的努力。

这一报告发布的背景是,美国国内的芬太尼类物质滥用问题仍然无解,2020年因阿片类药物过量导致的死亡人数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达到近7万人。

针对美方的报告,中国外交部回应说,美国的指控不合理也不可接受。中国严格控制所有麻醉毒品、精神病治疗药物和化学前驱原料。中国的努力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美国不能在损害中国利益的同时,期待中国无条件地合作。

报告称,中国2019年加大对芬太尼类物质的管制力度后,中国不再是美国市场上芬太尼类物质的直接来源国,但“中国仍然是主要原产国”,“中国制造商现在不直接将产品运往美国,而是将原材料运往墨西哥,毒品集团在那里制造药物,然后将其运送到墨美边境”。

该报告称,“美中反毒品合作中继续存在重大差距”,中国同行的合作“继续很有限”,如中国监管当局在美方要求中方检查某些场地时“拖延”。

路透社24日报道称,打击芬太尼走私近年来成为美国联邦执法机构的关键重点。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最初是合法开发用来治疗剧痛,但如今被非法销售并与其他药物混在一起。

芬太尼比海洛因效力强50倍,被证明具有高度致命性。美国近年爆炸性地大量使用芬太尼,导致出现了长期以来的阿片类药物及毒品滥用危机中最惨烈和致命的一个阶段。

海洛因、芬太尼和卡芬太尼的致死剂量

美国疾控中心(CDC)网站显示,2019年美国有超过7万人死于用药过量,超过3.6万人死于过量服用合成阿片类药物。2020年,美国有9.3万人死于用药过量,其中超过60%与芬太尼有关。

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一向对中国充满偏见,在几乎所有问题上指责中国。

关于美国国内的芬太尼类物质滥用问题,中国外交部和国家禁毒办曾多次表态称,中国对芬太尼及其类似物严管严控,而美国涉芬太尼死亡人数一年比一年多、不降反升,说明美方在芬太尼滥用上没找到主因。芬太尼类物质主要来自中国的说法完全不属实。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今年7月发文称,阿片类药物成瘾已成为美国的一种长期流行病,每周有超过 1300 人死于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过量服用。

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阿片类药物的流行。分析人士认为,供应链的中断迫使人们转向他们不太熟悉的药物,而社会疏远措施意味着更多的人独自吸毒。

文章称,美国政府花费巨资资助墨西哥打击毒品走私,并在美国国内起诉了许多制造商和走私犯。“许多研究该问题的专家认为,政府应该将更多资源用于对公众进行风险教育。”

国家禁毒办深度解读

2019年9月,《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国家禁毒办、公安部禁毒局禁制毒品处处长于海斌和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副处长、国家毒品实验室博士花镇东,听他们讲述芬太尼的前世今生和中国为管控芬太尼做出的努力,并希望美国能找准自身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环球时报:芬太尼是怎样被发明出来的?据了解,芬太尼类物质大多是从欧美发达国家实验室中研发出来,其深加工环节和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这些国家。是这样吗?

花镇东:芬太尼是1960年由比利时结构活性药理学家保罗·杨森首次合成,然后在自己成立的比利时杨森制药公司生产上市,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起在欧洲被广泛使用。

1968年,美国批准芬太尼用于医疗用途。1974年,我国批准生产医用芬太尼。1976年,比利时杨森制药公司研发合成舒芬太尼和阿芬太尼,两者于1983年在荷兰正式上市后,又于1984年、1987年分别在美国上市。

1996年,英国葛兰素威康公司研制合成了瑞芬太尼,并于当年在美国最先上市。由此形成了目前国际社会普遍用于医疗用途的4种芬太尼类药品。

环球时报:芬太尼类药品在全球的合法制造和使用情况如何?

于海斌:由于芬太尼类药品合成方便、效果良好,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合成阿片药物。联合国允许医用的芬太尼类药品有芬太尼、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和阿芬太尼4种,我国作为药品批准上市的只有芬太尼、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3个品种,阿芬太尼尚处于药物研发阶段。

国际上常用的剂型有注射剂、透皮贴剂、舌下片剂、鼻腔喷剂等。为防止流弊造成滥用,我国批准上市的只有注射剂和透皮贴剂两种。

据国际麻醉品管制局统计,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芬太尼类药品生产国和消费国。2018年美国申报芬太尼类药品配额1.19吨,当年我国的产量只有50.03公斤,并从比利时和德国进口少量制剂,国内合法医疗年消费量近30公斤。

环球时报:美国大规模滥用芬太尼类物质现象在其他国家是否也存在?造成美国现状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除美国外,加拿大、英国等国家也存在芬太尼类物质滥用严重的现象,但滥用人数和吸食过量死亡人数远低于美国。

美国爆发芬太尼类物质滥用危机,其自身因素是主要原因:一是传统使然。美国人有使用阿片类药物的习惯,占世界人口总数5%的美国人消费了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

二是利益驱动。大型药企为维持可观经济利益,资助专家有倾向性研究得出阿片类药物无害的结论,药店大力兜售、医师滥开处方,形成完整利益链条。

三是监管不力。美政府对处方药管制失控,滥用者跨州开药和医生重复开药无从监管,医疗渠道流弊突出。

四是文化导向。美国内自由主义思潮泛滥,将吸毒与“自由”“个性”“解放”等标签挂钩,政府对毒品危害宣传不多,毒品管制效果不佳,现半数以上州又实行了“大麻合法化”。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美国大规模滥用芬太尼类物质问题。

环球时报:中国目前有芬太尼类物质滥用的情况吗?

于海斌:目前中国国内尚未发现成规模滥用芬太尼类物质现象,也没有发现因吸食芬太尼类物质致死案例。我国对芬太尼类药品管理极为严格,已上市的3种芬太尼类药品均已列入麻醉药品目录,生产实行总量控制和年度计划管理,国内流通由3家全国性麻醉药品批发企业统一采购、经区域性批发企业直接进入医疗机构,使用实行医生处方和患者实名登记制度,形成全流程可追溯的闭环管理。

中国从未向美国出口过任何品种和剂型的芬太尼类药品。可以说,中国是全世界对芬太尼类药品管制最为严格的国家,至今没有发现1克流入非法渠道,更不可能进入美国国内。

环球时报:中国目前是如何对芬太尼类物质进行管控的?

于海斌:为防范不法分子非法加工芬太尼类物质,近年来,中国禁毒主管部门积极采取基础调研、科学研究、立法管制、打击整治等措施加以应对。

具体来说:一是加强品种列管,先后列管国际社会普遍关注、滥用较为严重的25种芬太尼类物质及其2种前体,超过了联合国管制的21种。

二是加强网上监管,部署各地加强对重点医药化工类网站的巡查监控,及时删除芬太尼类物质购销信息,防止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联络交易。

三是加强情报分享,及时收集并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分享芬太尼类物质走私贩运情报线索。近两年来,中方已向美国通报400余条求购芬太尼等毒品线索。

四是加强查缉拦截,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重点地区通报有关情况、预警流失趋势,部署各地严密监测,加强对物流寄递业的巡查管控和对可疑样品的收集分析,会同海关、邮政部门对寄往美国的邮包全面落实“三项制度”。

中国国家毒品实验室工作平台

五是加强专案侦查,对条件成熟的情报线索作为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进行督办,与美国缉毒署、移民海关执法局等缉毒执法部门开展联合侦查,严厉打击制造和走私贩卖芬太尼类物质犯罪活动。

环球时报:在中美禁毒合作中,查获芬太尼类物质的情况如何?

于海斌:中国国内确实发现了几起非法加工和走私芬太尼类物质案件。这些都是个别不法分子应美国、英国等国外毒贩订购要求,研制加工中国政府当时没有管制的芬太尼品种,然后通过邮包快递方式走私出境。他们是中国缉毒执法部门打击的重点对象。

中国政府一直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本着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与包括美方在内的各国缉毒执法部门开展合作。中国公安部禁毒局与美国司法部缉毒署、国土安全部移民海关执法局等部门合作关系良好。

截至目前,中美两国共联合侦破芬太尼类物质犯罪案件数起,缴获芬太尼类物质数十公斤。2018年,中国公安部禁毒局2次派团赴美国调查取证,得到美国缉毒署、移民海关执法局的大力支持,取得良好效果。

花镇东:中方一直本着高度负责任态度,积极主动加强与美国缉毒执法部门合作,向美方提供了中方缴获的芬太尼类物质样本。中方希望美方今后也能提供相关样本,分享芬太尼类物质检验鉴定技术和数据谱图,交流现场查缉技术和设备,以便进一步加强双边缉毒执法合作。

美国中国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