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谭”从这里走向全国革命之火为广州作后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冯嘉敏、刘鹏飞、黄健源、王名润、刘艺明
近日,广东公布了革命文物名录,佛山共有34处不可移动文物入选。其中,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处。纵观全省,佛山入选的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并不算多,但其所代表的红色印记,仍是广东乃至全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佛山走出来的“三谭”、罗登贤、邓培、区梦觉等,属于中国革命的开创性人物;陈铁军、伍仲文的故事家喻户晓,视死如归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佛山不但是粤中纵队成立的地方,还曾是中共珠江中心地委所在地。有党史研究学者指出,佛山的革命活动因紧靠广州也走在前列,如果广州燃起的是燎原之火,那么佛山就是为广州添柴加薪的革命后援地。
谭平山故居
感悟民主革命家思想起源
在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七社村沧江河畔,穿过一座架在荷塘上的水泥桥,一间硬山顶、青砖墙脚、灰沙垒墙的小屋便呈现在眼前,这便是谭平山故居。2019年5月,谭平山故居被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高明区谭平山研究会会长、明城文化站站长廖志明研究“三谭”(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革命事迹十多年。他告诉记者,谭平山故居建于清代,占地160多平方米,故居原有三间平房,前几年仅留下30多平方米的简朴旧房。从这可以看出谭平山在青少年时期的家庭并不富裕,也正是在故居度过了这段时光让谭平山广泛接触社会底层生活,对他后来走上革命道路产生深远影响。
故居生活对谭平山的影响之大,可以从其在1920年发表《我之改造农村的主张》文章中可窥一斑。谭平山在文中表示,在少年时代,他已觉得各地的农村非常贫困,非设法改善不可。后来虽离开原居,但因为少年时代的印象,深入脑里。
在谭平山故居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廖志明称,谭平山虽然在国共两党担任要职,但他生前从未对故居进行修缮,这也是他一生廉洁从政的写照。“走进故居你会发现其中有一段泥墙。”廖志明说,这段泥墙见证了谭平山廉洁的家风。大约20世纪60年代,沧江突发洪水,谭平山故居不幸被洪水冲毁,只剩下了墙基。2018年,高明区启动谭平山故居修缮工程,政府部门按照“修旧如故”原则,对谭平山故居进行修缮。
尤列故居
揭秘辛亥革命南方秘密据点
除了谭平山故居,佛山入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还有尤列故居。在顺德杏坛镇北水村,这里仍保持着小桥流水、桑基鱼塘的风貌。
尤列是孙中山先生的密友,也是同盟会的元老。尤列故居建于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距今有160多年的历史。北水村退休干部黄锦财介绍,尤列故居部分建筑在20世纪60年代被毁,现仅存四柱大厅(234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尤列故居是孙中山辛亥革命期间于南方的一个秘密据点,尤列与孙中山早期在此开展革命活动。
记者走访发现,修缮一新的尤列故居“蝶变”为展览馆。“如今,杏坛镇政府、北水村委会通过展出尤列生平事迹陈列展览,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增强村民爱国爱乡的意识。”北水村党委委员黄良君告诉记者。
邓培故居
领略工人运动波澜壮阔
在佛山三水石湖洲邓关村,一处青砖老屋静静矗立,门前的两棵木棉树高大挺拔,迎来一批批前来参观的党员、群众。这里是中共创建时期最早的党员之一、早期铁路工人运动先驱邓培的故居。
邓培故居讲解员陆绍文介绍,为了更好地纪念邓培、传承红色精神,自1993年以来,三水区人民政府多次对邓培故居进行修缮、保护。2018年10月,三水完成了对邓培故居的第四次修缮工作,并在邓培故居旁建成邓培事迹展览馆。
邓培故居设有四个展厅,以时间为轴,以重大纪事为线索,还原了邓培参加革命以来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现了邓培领导工人运动、获列宁接见等革命生涯中的重要情景。
“他的一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特别是早期的铁路工人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年过八旬的王士立是唐山师范学院原副院长、历史系教授,他穷尽半生心血研究邓培。他评价邓培:“信念坚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赤诚报国,英勇献身”。
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
爱国教育重温艰苦岁月
走进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北沙村沈村革命老区,在一间青砖灰瓦的岭南传统建筑里,藏着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这里曾是中共南海组织解放时期的秘密基地。
经过乡村振兴改造后,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全新对外开放。今年,参加过地下工作的老同志陶少霞再次回到旧址参观,她回忆说,当年她曾在这里印传单,看到油印机还让她想起那段艰苦的革命岁月。
时间回到1945年,中共广州市工委派党员沈少刚在玉文沈公书塾设立沈村小学,利用教师身份作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46年2月,中共广州市工委派特派员杜路,到南海恢复中共组织;1949年5月,中共南三花工作委员会成立,领导南海、三水、花县部分地区的党组织,一直到1949年12月,中共南三花工委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1993年,沈村村民筹资在旧址上重建了展馆。如今,这里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重温革命历史、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是佛山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陈铁军故居
视死如归精神激励后人
在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东瑞路岭南天地东华轩内,有一座三间两进院落式清代民居建筑,这就是佛山著名革命烈士陈铁军的故居。1904年,陈铁军在此出生,直到1922年去广州求学后才离开家。从事革命工作后,她曾带领地下党在此召开工作会议。目前,陈铁军故居是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佛山市党员教育基地。
作为佛山的女儿,陈铁军的革命事迹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代佛山人。记者在走访时留意到,不时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到陈铁军的故居参观,近距离了解陈铁军的成长轨迹。一位家长表示:“这是非常值得带孩子来参观的场所,能让他们学会感恩先烈们的付出。”
历史地位:
走出大量开创性人物
为广州革命添柴加薪
“在佛山,红色革命最大的特点是大量的历史人物从这里‘走出去’,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有巨大的影响力。”中共佛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科员张群表示,比如我们熟知的“三谭”,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最早的一批党员,是中共广东组织的创建者、领导者和参与者,还有东北抗战的领导者罗登贤,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者邓培,早期妇女运动的领导者区梦觉,他们都属于中国革命的开创性的人物。此外,“刑场上的婚礼”和“囚车上的婚礼”的两名女主角陈铁军和伍仲文,她们的故事家喻户晓,她们的精神同样也激励着后人。
张群说,因为紧靠广州,佛山本地的革命活动也走在前列。1921年,当时的佛山镇建立了工人俱乐部,这是当时全省较早的一个工人组织;1923年,顺德成立大良农团和南浦农团,这是全省最早的一批农民武装等。
“在革命战争年代,如果说广州燃起的是熊熊烈火,那佛山就是一个添柴加薪、培养革命火种的地方,是广州革命活动的策源地和后援地。”张群如此总结。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