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被骂到绝望,波音差点破产:背后竟然是同一个东西作怪

雷军被骂到绝望,波音差点破产:背后竟然是同一个东西作怪
2021年08月12日 12:30 财经自媒体

  来源:正解局

  今天的文章,从两个故事开始。

  故事一:雷军,被骂到绝望

  雷军,绝对算得上是中国互联网界少有的“常青树”。

  不过,现在人们对他最直观的印象,可以归纳为“两个一”:

  第一个“一”就是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后来,有本关于雷军的书,书名就叫《雷军:在风口上顺势而为》。

  这句通俗又激励人心的话,给了无数创业者巨大的勇气。

  所以,网上又有很多人叫他雷布斯,大概就是和乔布斯一样的榜样人物。

  还有一个“一”,就是一个品牌:小米

  小米,是雷军职业生涯的得意之作。

  8月10日晚,小米就搞了一个2021雷军年度演讲,期间,他大方地派发3.7亿巨额红包:小米手机1首批用户每人能领取1999元红包。

  但,得意的背后是辛酸。

  2018年7月9日,小米上市,不光是港交所第一家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也是全球第3大科技股IPO。

  为了欢迎这个巨头,港交所专门花30万港币定制了一面大锣。

  所有人都在期待小米上市暴涨。

  但现实很残酷,上市即破发,小米发行价每股17港元,开盘就下跌2.35%,到16.6港元。

  因为很尴尬,雷军和小米的联合创始人林斌,躲到港交所的一个杂物间里,不敢见人。

  可即便这样,在当天晚上的内部答谢会上,雷军还是信心满满:要让IPO投资者至少赚一倍。

  可天难遂人愿。

  小米股价一路跌跌不休,到了2019年9月,已经到了8块多港币。

  雷军回忆,那时,所有人的信心都几乎崩盘了,甚至还有人认为会跌到4块钱。

  当初,投资了雷军的人坐不住了,要讨说法,但雷军是能躲就躲。

  但还是有人找到了雷军,把他堵在会议室里,像训小学生一样,训了一个小时,从产品到管理,都说得一无是处,用那个人的话说就是“我真的不知道你们怎么干的”。

  人家要发火,因为人家投小米,赔了很多钱。

  那个投资人走了,但雷军被骂得“衬衣都湿了”,在会议室坐了很长时间,内心绝望。

  故事二:华尔街,杀死波音

  下面,说一个看起来好像不相关的故事。

  先看两家公司:

  一是波音,全世界最大的航空航天业公司,全世界顶级的民用飞机和防务、空间与安全系统制造商,美国最大的制造出口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最大的承包商。

  典型的产品有波音737、747民航客机、B-52轰炸机、F-15鹰式战斗机。

  二是亚马逊,美国最大的一家网络电子商务公司,类似于京东

  这两家公司,你觉得哪个更值钱?

  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什么,目前股票市场给出的答案是,波音1400亿美元左右,亚马逊差不多1.7万亿美元。

  1个亚马逊=12个波音。

  是不是出乎意料?

  看看股价走势,亚马逊和波音,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去年,波音甚至差点要破产。

  直接原因是波音737MAX接连出现2次坠毁事件,造成将近350人死亡。

  随后,全球停飞波音737MAX。

  而后,又因为新冠疫情,全球航空市场几乎冰封。

  市场对波音的信心彻底崩溃,股价也就开启了暴跌模式。

  但更根本的原因呢?

  先前,我在一篇文章里也说过原因:过度金融化。

  1980年代,美国对金融业逐渐放松管制,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业等虚拟经济快速膨胀,利润更是让人羡慕。

  股权、期权激励等借助现代金融工具的薪酬管理方法,开始在美国上市公司中流行起来。

  波音也是这样,高管收入和公司的业绩(其中,很具体的一个就是公司股价)表现挂钩。

  为了股价,高管们最看重的不是生产本身,而是花了大量的力气去进行金融操作:借钱回购股票,大肆派发红包,拉升股价,讨好股东和华尔街资本。

  当然,自己也赚得盆满钵满。

  把钱花在资本市场运作上,波音自然会压缩研发投入,更要命的是,不愿意在人才和技术上做长期投入。

  波音后来甚至聘用快餐店厨师来做机械工程师。

  大厨做汉堡也许很美味,但造飞机恐怕是勉为其难,所以,波音飞机从天上往下掉,也就不奇怪了。

  只是可怜了这样一个百年老店,美国工业的“长子”。

  如果说谁在扼杀波音,那么答案就是:美国人自己的华尔街。

波音公司研制的B-52轰炸机波音公司研制的B-52轰炸机

  雷军,波音,其实在同一个战场

  雷军的小米、波音,一个是中国企业,一个是美国公司。

  但却不是完全没有关系。

  雷军被骂到绝望,波音濒临破产,背后的东西是一样的:股市。

  被别人骂了将近1年半后,小米股价终于达到34块港币。IPO投资者赚一倍的愿望,终于成真。

  雷军很认真地对同事们说,“富途、老虎、同花顺,雪球、大智慧、自选股,这些股票软件,统统可以卸载掉了,我再也不用关心股价了!”

  但是,股市却仍然让无数人着迷。

  滴滴甚至不听监管指导劝阻,偷偷跑到美国上市。

  上市为什么这么有魔力?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赚钱快。

  现在,国内不少所谓的创业者,在他们眼里,IPO=圈钱!

  有钱不圈,那不傻嘛?

  而现在,资本又普遍看好互联网经济,所以,互联网创业成最大热潮。

  下面是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

  实际上,从估值上看,蚂蚁集团、字节跳动、滴滴出行、陆金所是全球独角兽企业前4。

  马斯克的SpaceX,才排第5。

中国独角兽企业估值排名前10中国独角兽企业估值排名前10

  但看看这些企业,就能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大部分都集中在吃喝玩乐领域。

  当然,也不难理解:你搞个APP,显然比你去研发个新药投入小、见效快。

  实际上呢,这些独角兽更多是对互联网的具体应用。

  就像有人种出了小麦,磨出了面粉,而中国这些公司做出馒头、花卷、面包。

  种小麦、磨面粉的,不是别人,正是美国。

  连马云先前也说,“互联网和智能手机都不是我们发明的……真正底层的运算和逻辑,底层的科学和科技,我们还远远落后于人(美国)。”

  回到60年前的发问

  所以,在我看来,如果把互联网产业类比成工业的话,那么中国这些公司,热衷搞的是“轻工业”,反而是“重工业”(底层技术没有得到重视)却没有或者至少说十分薄弱。

  我们看到那些形形色色的浏览器,也只是套牌货,内核还是美国的。恐怕,不少人还不知道这一点。

  再比如,芯片设计必须要用到的EDA工具,基本上是Cadence、Synopsys、Mentor三家美国公司垄断。

  这倒让我想起1950年代,中国领导人的一段论述: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所以,后来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1959年,当时的外交部长陈毅元帅也说,“我这个外交部长的腰杆现在还不太硬,你们把导弹、原子弹搞出来了,我的腰杆就硬了。”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确舍弃了一些方面,但毋庸置疑,却为中国后面几十年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根基。

  所以,当今天,很多人都在热衷于搞吃喝玩乐这一套互联网界“轻工业”时,我们也要认真考虑下,千万不要被资本带到沟里去了。

雷军波音小米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