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9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今日发布 全球二氧化碳浓度继续升高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20日),《2019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总第9期)》由中国气象局在北京发布,公报显示,2019年全球CO2浓度继续升高。该公报与2020年11月23日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2019年WMO温室气体公报(第16期)》相呼应,也是历年发布的中国气象局大气本底站温室气体监测评估产品。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袁佳双在发布会上介绍,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京都议定书》限排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六氟化硫(SF6)、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三氟化氮(NF3),以及《蒙特利尔议定书》限排的消耗臭氧层物质。
△图: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袁佳双
袁佳双解释道,2019年的公报和WMO的公报是相呼应的,2019年的观测数据是2020年收齐全全球数据,然后WMO再分析情况。WMO的公报2020年11月发布,之后中国才可以发布自己的公报。中国除了瓦里关本底站外,还有其他区域的本底站。这些数据配合起来分析才能得到这些情况。
一、2019年中国温室气体浓度监测与分析
2019年,我国青海瓦里关站观测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上升至411.4±0.2 ppm、1931±0.3 ppb、332.6±0.1 ppb,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均浓度大体相当,略高于2019年全球平均值,2016年后二氧化碳浓度增幅下降。其他6个区域大气本底站的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与2018年相比总体呈现增加趋势。
△图: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表示,以瓦里关站来看,2019年相比2018年温室气体浓度有所增加,浓度监测反映的是排放,“如果我们目前不减排,就造成了地气系统中多了一些能量,也就有了增温的效果,会导致温度升高,会带来一系列的后果,对经济与社会产生很大的危害”。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宋善允补充道:“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就是温室气体排放给人类生活生产带来的挑战,为后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确定性,现在能够看到面临风险的问题,影响非常大。”
二、2019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监测与分析
2020年11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19年度全球大气温室气体公报》。公报采用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数据来自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网(GAW)等。
公报称,全球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突破有仪器观测以来的历史纪录,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分别达到410.5±0.2 ppm(ppm为摩尔比浓度10-6,即百万分之一)、1877±2 ppb(ppb为摩尔比浓度10-9,即十亿分之一)、332.0±0.1 ppb,分别为工业化前(1750年之前)水平的148%、260%和123%。根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温室气体指数分析结果,2019年由大气长寿命温室气体引起的辐射强迫相比1990年上升了约45%,其中二氧化碳约占增幅的80%。
张小曳指出,监测到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不断升高,表明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还在不断增加,因为全球的科学界已经通过大量的研究将观测到的大气CO2浓度与其累积的排放量和带来的温升建立了定量联系。监测CO2浓度变化可以反推出CO2排放量变化,进而可以评估碳中和行动的效果。不断升高的CO2等温室气体浓度表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还在增加,国际和我国碳中和行动任重道远。
三、已初步形成多手段温室气体综合观测能力
袁佳双还介绍,中国气象局在WMO全球大气观测计划(GAW)框架下,负责中国区域的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高精度业务观测,所用的方法、标准、流程均与国际接轨,1992年首次在我国开展温室气体本底浓度观测。
截至目前,中国气象局已有7个温室气体地面观测本底站,分别为青海瓦里关、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黑龙江龙凤山、湖北金沙、云南香格里拉和新疆阿克达拉。其中,瓦里关站是WMO/GAW全球31个大气本底站之一,其观测结果可代表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地区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及其变化状况。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李麟还介绍,目前我国还开展了卫星温室气体遥感观测、机载和车载连续观测、平流层大气廓线采样观测等多种立体化综合观测的研究。本底站温室气体监测技术和方法与国际一致,标准统一,数据质量具有国际可比性。接下来,我国计划在全国16个气候关键观测区增补9个大气本底站,在我国地级以上城市以及区域代表性好的高山站开展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浓度在线观测和通量观测。
此外,从2018年开始,我国还开展了机载温室气体在线观测和平流层温室气体原位观测试验,现已初步形成多手段温室气体综合观测能力。
目前,中国气象局已成立了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和几个分中心,未来将聚焦开展基于温室气体监测的“自上而下”反演自然和人为碳源汇变化的评估系统建设和长期、持续性的评估工作,为政府及时、客观地了解碳中和行动取得的效果提供第三方的科学评估支撑,并感知我国及国际上在碳中和行动中新能源替代、碳捕获与封存、碳捕获与利用等方面的布局、行动与效果。(总台央视记者 杨毅)
(编辑 陈卓然)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