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常见

“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常见
2021年07月12日 09:58 新浪科技综合

  全球每年超过500万人的死亡与气候变化导致的异常寒冷或炎热天气有关。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这一趋势可能进一步恶化。降低进一步温度波动风险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减少化石燃料排放,并停止森林砍伐等。

  又一场极端热浪正席卷美国西海岸。

  当地时间7月9日,美国死亡谷国家公园的气温达到了惊人的130华氏度(约54.4摄氏度)。

  仅仅10多天前,素来气候温和的北美刚经历罕见热浪,多地最高温度飙升至40摄氏度以上。美国和加拿大有数百人死于高温天气。

  而在今年2月,冬季风暴“乌里”带来的暴雪低温天气,导致美国几十人死亡……

  不只是北美地区,今年以来,世界不少地方气温如同坐“过山车”,天气“忽冷忽热”,创纪录的寒潮、暴风雪和高温天气频繁出现。

  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原因何在?这种气候格局会成为常态吗,人类又该如何应对?

  死亡谷国家公园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内华达州的边界沿线。此前的6月17日,这里刚迎来54摄氏度的高温天气。

  历史上,1913年7月10日在死亡谷国家公园测得的134华氏度(约56.7摄氏度),以最高气温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而在加拿大,上月底,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部的一个小镇利顿,以49.6摄氏度创下加拿大历史最高温纪录。往年这个时候,这个山区小镇的最高气温一般在25摄氏度左右。

  位于北纬50度附近的利顿,在上月的27日至29日,连续三天以46.6、47.9和49.6摄氏度打破加拿大全国纪录。

  同样,在6月26日至28日的3天时间,美国西北部的俄勒冈州波特兰的最高气温也连续创下该市纪录——42.2、44.4和46.1摄氏度。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7月9日发布的数据,今年6月是美国有气象记录的127年中,最热的一个6月。西海岸和东海岸都在这个月遭遇了创纪录的热浪。

  对此,英国气象局气象学家克里斯蒂斯指出,如果没有人为影响,美加地区几乎不可能出现如此高温,也不会在6月如此炎热。以往在没有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下,美国西北部和加拿大西南部很多年才出现一次极端高温,但如今极端天气可能每15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

  不只是北美地区,整个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都在遭遇极端天气。

  据报道,俄罗斯的莫斯科(34.8摄氏度)、芬兰的赫尔辛基(31.7摄氏度),以及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也都打破了各自6月高温纪录。

  甚至西伯利亚也经历了热浪天气,使得北冰洋边缘海的海冰数量减少到一年中的最低水平。

  俄罗斯奥伊米亚康镇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冷的有人居住的地方,6月高温一度达到历史最高点31.6摄氏度。

  日前,有媒体报道,科威特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

  有人用室外测温器测得街道阴凉处的温度是54摄氏度,而阳光下的最高温甚至达到了73摄氏度,出门像是踩进铁板烧。

  当地气象部门预计,科威特的高温还将持续并在7月底达到全年最高。

  而据希腊媒体报道,进入7月,希腊全境多地最高温达到40多摄氏度。

  相比北半球的高温,6月,南半球的智利也经历了一连串的极端气候事件,浪潮、龙卷风和冬季热浪接连来袭。

  尽管“冰火两重天”,但在学者看来,它们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罪魁祸首——气候变化。

  智利圣地亚哥大学气候学家劳尔·科尔德罗认为:“不幸的是,气候变化正在让极端气候事件变得更加频繁和激烈。这其中,不仅有热浪、龙卷风、干旱,还有会造成风暴潮的海上极端风暴。”

  过去“几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正变得越来越常见。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20年中有19年发生在21世纪。

  近日,发表在英国《柳叶刀·星球健康》杂志上的一项新国际研究指出,全球每年有超过500万人的死亡与气候变化导致的异常寒冷或炎热天气有关。全球每年有9.4%的死亡可归因于“非适宜”的温度。

  该研究的作者说,预计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这一趋势可能进一步恶化。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活产生无可挽回的影响。受全球变暖影响,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是全球其他地区的2倍。大量冰川融化,海冰消融,北极海冰去年秋季达到历史第二少。

  对此,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导致了一半以上的全球变暖。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极有可能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因。

  解决办法并非没有。

  在绝大多数科学家看来,降低进一步温度波动风险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减少化石燃料排放,并停止森林砍伐。

  2015年,《巴黎协定》成为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议,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了安排。目标是在21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较工业化前水平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摆脱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更是道阻且长。而要提高全社会气候韧性,减缓未来气候变化,减排是治本之策。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