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立晴
来源 | 酷炫脑
在生活的磨练中,我们渐渐视压力为常态,但如果因为压力长期处于应急状态,人会变成什么样?
01 长期应激之下,身心俱疲
曾有精神科医生提出“木桩腐蚀效应”:一根原本粗壮健康的木头,长期受到外界的腐蚀而无法得到有效修复后,将逐步变成一块朽木,这时候再来一点冲击可能就会分崩离析。
人也是如此。看似扛住了压力没有倒下,但是压力正在一点一点地入侵身心,直到最后,可能就被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压垮。
日剧《坡道上的家》就从女性视角,讲述了压力之下的女性。
里沙子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日常在家全职带孩子。有一天她被选为国民参议院候补,不得不去作为陪审团,围观一起“杀儿案”的审判过程。
《坡道上的家》
这起案件里,被告安藤水穗被指控杀害自己襁褓中的婴孩。按理说,“虎毒不食子”,作为母亲,怎么会忍心向自己孩子下手呢?
而在深入了解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之后,里沙子意识到,这不是什么人性的沦丧,而是一起育儿压力引发的悲剧。
作为新手母亲,安藤水穗并没有得到外界的支持:丈夫以工作为由,从不帮忙带娃,只有自己手足无措的面对着哭闹的小孩,甚至会因为孩子在哭而指责她;婆婆总是在一旁冷言冷语,嫌弃她是“不像是有母爱的人”,还说她是在装累,“什么神经衰弱都是骗人的”。
从孩子出生以来,她一直处于压力之下,一方面自责自己做得不够好,为什么没办法给到孩子好的照顾;
另一方面,她内在又有很多情绪累积,丈夫的冷漠,婆婆的不理解,孩子不规律的作息和随时随地的哭泣,让她时刻想要爆发,但又不得不忍住。
《坡道上的家》
于是,她慢慢变得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陷入抑郁之中,又因为吃不下睡不好,身体也日渐消瘦,整个人宛如行尸走肉。
最后,崩溃的她终于做出了令人意外的行为——在恍惚之中亲手杀死了孩子。
但同为母亲的里沙子,对安藤水穗的遭遇感同身受:育儿带来的压力,外界对于女性过多的要求和期待,早已让母亲们如同惊弓之鸟,背负着重担前行。
只不过,有的人如同里沙子则比较幸运,在经历了迷茫和短暂的痛苦后,能够调整好状态,不再让自己时时处于紧绷的状态;而安藤水穗则无疑缺乏这样的支持,只能任由压力吞噬了自己的身心。
02 正视应激水平,才能从容应对压力
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外界压力和变化,进而产生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机体对环境压力的生理和心理应答,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绪状态。
生活中,当我们经受外界突如其来的变化,比如遭受威胁、失业、失去伴侣或者听到不好的消息时,或者处于压力之下时,都会进入到应激状态里。
在人类和大多数哺乳动物里,参与应激行为的主要是自主神经系统(ANS)和 HPA 轴。自主神经系统负责的是快速反应,而 HPA 轴负责的是慢速的压力反应。
当自主神经系统被激活时,儿茶酚胺如去甲肾上腺素会被释放,给机体做好“战斗或逃跑”的反应准备。
Via:Mindful
在压力下,去肾上腺素的立即释放会激活负责注意力导向的显着网络,这样的快速激活会增强警惕性,并更好地处理与威胁相关的信息。
当你处于紧张的环境里时,HPA 轴将被压力激活,开始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抗利尿激素,这些激素能调动机体各个组织进入应激防御状态,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稳定,保障自己的生存。负反馈机制则可以减缓肌体的急性应激反应。
应激是机体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的本能防御机制,对于自身的生存至关紧要;但是,如果长期处于慢性应激状态,体内的平衡不能被维持在正常水平,那么身体各个系统都会受到影响,不堪重荷,出现病理状态,也更容易得病。
比如,肠道肿瘤、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疾病都与心理应激密切相关。
Via:Freepik
在心理方面,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会改变人的记忆力,与情绪紊乱和官能性疾病脱不开关系,包括焦虑症、躁郁症、失眠、ADHD 等。
安藤水穗正是由于长期应激,导致身心都处于不健康的状态。其实不仅是她,我们多数人,正处在一种长期紧绷的状态而不自知:
l 工作不堪重负,明明感觉很难受,却还要硬撑着;
l 生活中经历变故,没有调整好状态迎接,导致情绪持续低落;
l 总觉得人生缺乏意义,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得这么辛苦,有很多消极的想法积压在心里。
Via:tonymiyoro
如果能早一点了解自身的应激状态,也许我们也就能给心一些松绑,不至于影响到健康。
而我们的应激水平也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比如我们对于压力事件的看法会影响应激的状况,也能够改变应激带来的不良后果。
所以,了解自身的心理应激水平很关键,我们无法避免不让自己进入应激状态,但我们可以通过自我的认知调节或者外界的帮助去改变自身的应激状况,预防和避免身心疾病的产生。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