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川: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四川频道
混撒拉村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夏日里,村里遍布田野的芒果树上,一个个沉甸甸的芒果挂在枝头。这里是仁和区芒果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域。种植芒果,不仅助力当地脱贫攻坚,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6月10日到11日,四川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场会,在四川凉山州、攀枝花市举行。记者了解到,在农业大省四川,各地乡村正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各地着力抓好产业发展规划。仁和区围绕规模和效益,依托立体气候,规划构建果、畜、烟、菜、粮等“5+3”产业体系。目前,发展芒果40.1万亩、温带水果9.5万亩。
同时,四川各地加快农业园区建设。攀枝花市创建现代农业园区20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84家,建成专业合作社1424户,全市85%以上的农户融入产业化发展链条。
在脱贫攻坚战中,盐边县有贫困村35个,占攀枝花市一半;有贫困人口17330人,占全市39.1%,是攀枝花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当地提前一年高质量完成“脱贫退出”任务,先后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优秀县”“先进县”。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盐边县以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春有柑橘桑葚,夏有蓝莓西瓜,秋有芒果菠萝,冬有草莓枇杷。目前,全县特色水果种植面积49.6万亩,产量31万吨,产值21.5亿元。
在米易县撒莲镇禹王宫村,当地葡萄种植历史悠久,但之前由于品种落后、缺乏种植技术、组织化程度不高、应对市场能力弱,困扰着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此,当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家农业公司,由村委会牵头从村民手中流转300亩土地,交由农业公司经营管理。该项目投资2400万元,栽种高品质葡萄品种“阳光玫瑰”,配套建设分选设备及冷链冻库、葡萄文化馆等设施,建成农文旅融合发展葡萄基地300亩。“阳光玫瑰”每年可产两季,通过先进的控时技术,在1月和6月错峰上市,主要出口日本,最高价卖到300元/斤。
在发展葡萄种植的同时,禹王宫村又将“眼光”盯在高端、精品康养上。村内长期处于闲置状态的宅基地以及住房,也成为发展康养产业新的突破口。现代农业、康养产业齐头并进,不仅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也为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开拓了新途径。
四川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而现代种业迸发新动能,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一个关键。在凉山州西昌市现代玉米种业园区,一片片玉米地绿意正浓。目前,园区核心区面积1万亩,带动西昌市玉米制种基地10万亩、良繁基地15万亩,服务于我国南方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玉米种植面积1120万亩。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记者了解到,今后五年,四川将聚焦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等,持续强化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和人才智力支持等衔接力度,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