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的企鹅都是假的!真的已经在北极灭绝了......

南极的企鹅都是假的!真的已经在北极灭绝了......
2021年06月11日 14:10 新浪科技综合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超级数学建模(ID:supermodeling)

  伤心

  大西洋

  超模君曾听说,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如果国足被划分到南极赛区,出线的最大难点就在于踢赢企鹅。

  这虽然只是一个笑话,却巧妙地科普了一个知识:企鹅在南极。

  一直以来,人们关于这个知识的讨论从未停止:为什么只有南极有企鹅,而北极却没有呢?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北极才是最早发现企鹅的地方。

  在北大西洋两侧,曾经游荡着数以百万计的“北极大企鹅”——Pinguinus impennis,即大海雀

  它们天敌稀少,数量庞大;生性天真,却命途多舛。从密布北大西洋到种族灭绝,中间只隔了3个世纪。

  回顾它们三百多年的灭绝史,满满都是悲哀与无奈。

  而罪魁祸首,就是人类。

  最早的发现

  1501年,葡萄牙探险家在北大西洋的芬克岛上发现了一种大胖海鸟。

  这种海鸟白肚皮,黑背脊,身材发福,飞不起来,但擅长游泳与潜水。

  到访的旅人将这种发福的海鸟称作“Pinguinus impennis(大海雀)”,其中“pinguis”,在拉丁语里就是“胖子”的意思。

  不过,这次偶遇并不是人类首次发现大海雀。

  据记载,从公元5世纪开始,就有人类宰杀大海雀。美洲原住民对大海雀了如指掌——尤其是熟的。他们深知,大海雀肉质肥美,而且特别好抓。

  毕竟这种海鸟长着翅膀却不会飞,腿短不能像鸵鸟那样跑高速;碰上猎人,也只能晃两下屁股然后被拎进麻袋。

  更要命的是,大海雀太天真,不怕人——渔民坐岸边磨刀,它都要凑上去看热闹的那种。

  不过,原住民对大海雀的宰杀还不算过分,吃多少抓多少。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里,双方始终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直到境外人士的来访,轰然压垮了这份平衡。

  最坏的时代

  大航海时代下,一切都变得触手可及。

  16世纪初期,有一批欧洲人为了品尝到闻名遐迩的鳕鱼,登陆纽芬兰。

  然而,航海者意外发现,纽芬兰布利翁岛上竟遍布着一种宝藏般的“笨拙海鸟”,也就是大海雀

  水手们发现,大海雀全身上下、一家老小都是宝。

  它的肉可以吃,油脂可以点灯,蛋还能多做两道菜,羽毛又轻又暖,可以加工成床垫或者羽绒枕头。

  换句话说,大海雀就是一只潜力股。

  远道而来的欧洲人见此油水,顿时心生歹念,吃、杀、拐、卖,无恶不作。

  单纯的大海雀,承受着它这个智商不该有的灭顶之灾

  在法国探险家雅克·卡地亚1534年的航海日志中曾记载道:“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就装了整整两船,收集它们(大海雀)比收集石头还要简单。”

  由此开始,大海雀的灭绝史就算是开了头。

  首先是渔民、探险船队和原住民的三方围剿,与大海雀的单纯性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原来,大海雀都是一夫一妻,而且它们繁殖能力极低,一年只产一枚蛋

  此外,大海雀并不做窝,仅产在露天的地面上,孵化需长达40天,期间夫妻交替,日夜轮流。

  而这正中猎人下怀,他们总是在鸟群聚集的繁殖高峰期前来捕猎,把大海雀一窝端走,然后在芬克岛上用石头将它们团团围住,再成群屠杀。

  用CG技术复原的大海雀影像

  面对人类的疯狂收割,大海雀的数量断崖式下降。

  到16世纪中叶,近海岛屿的大海雀羽毛产量已经出现明显下滑

  到17世纪时,大海雀几近绝迹,原先的芬克岛清零,仅剩冰岛西南端的大海雀岩石上幸存一批。

  大海雀岩石距大陆26英里,加之周遭环绕有火山岩石,人类无法轻易踏足。

  大海雀岩石

  这么看来,大海雀能找到这么一个清净地儿,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然而,上帝刚给大海雀留了一条活路,又把它们放上烤架。

  1830年,大海雀岩石底下的一座海底火山爆发,这个难得的世外桃源,瞬间生灵涂炭。

  可怜的大海雀跃入水中,慌乱逃亡。

  最终,仅有40大海雀劫后余生,落户埃尔德岛

  埃尔德岛距陆地13公里,虽然比不上大海雀岩石,环境也很糟糕,但至少不会被打扰。

  埃尔德岛

  按理说,人家逃难逃到这个份上,理应有个happy ending了。

  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站竟成了大海雀最后的葬身之地。

  而最后补刀的,竟是人类对它们的“保护”

  最后的补刀

  1841年6月,挪威博物学家Peter Stuvitz博士访问芬克岛

  Peter行走在岛上,却发现这个曾经遍布“笨拙海鸟”的狩猎胜地,一片死寂;传说中的大海雀不见踪影

  这个发现有如鸡琢,啄醒了麻痹的人类。

  欧洲多国相继出台法律,禁止猎杀大海雀;科学界也发出呼吁,意在预防该海鸟的灭绝。

  对此,当时诸多著名博物馆都表示支持,声称要为保护大海雀尽一份力。所以,为了宣传保护大海雀的意义,他们居然高价悬赏——大海雀标本!!!

  这份“买凶杀鹅”的公告一出,各地平民磨刀霍霍、倾巢而出。

  他们蜂拥登上埃尔德岛,再次对寥若晨星的大海雀展开屠戮

  弱小无辜的大胖海鸟,接连在哀鸣中倒下,再也没有起来。

  1844年7月3日,3名冰岛渔夫在埃尔德岛上惊喜地发现2只大海雀。

  他们追上这对小夫妻,将它们活活掐死,并用靴子碾碎了脚下的蛋。

  地球上最后一只大海雀,就这样停止了呼吸。

  大海雀标本

  这种曾经数以百万计、遍布北大西洋两侧的海鸟,如今只剩下寥寥24具完整骨架、75枚鸟蛋与78件皮毛标本。

  大海雀骨架与鸟蛋

  看起来,大海雀的故事是到此为止了,但人类与它们的“缘分”还未了结。

  大海雀消失若干年后,人类又于南极发现了“它们”的存在。

  南极的“它们”有着熟悉的白肚皮,黑背脊,身材发福,飞不起来,但擅长游泳与潜水

  科学界欢呼雀跃,以为大海雀有后了。

  他们还给这群笨拙海鸟取了个熟悉的名字——Penguin,即“企鹅”(大海雀是Pinguinus impennis)。

  但事实证明,企鹅并不是大海雀,也不是大海雀的远房亲戚,二者分属不同科。

  这个命名既尴尬,又讽刺。

  因为真正的企鹅,早已在人类扭曲的贪念中覆灭。

  与大海雀类似的悲剧,也曾发生在渡渡鸟、袋狼、斑驴等动物身上。

  灭绝动物墓地一角

  曾经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时代恍若黄粱一梦,梦已经过了,但做梦的人一直都有。

  也不知道,下一个大时代会是什么时代,我们付出的,又会是什么代价。

  希望到时候,我们不会看到,南北两极的企鹅一同出现在博物馆里。

  作者简介:超模君,数学教育与生活自媒体博主,新晋理工科奶爸。出版过《芥子须弥 · 大科学家的小故事》《数学之旅·闪耀人类的54个数学家》。后续数学文化创意多多,欢迎关注认识!

企鹅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