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唤醒沉睡的沙漠资源——新疆“沙漠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来源:经济日报
唤醒沉睡的沙漠资源
——新疆“沙漠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耿丹丹
新疆是我国沙漠面积最大的省份,沙漠占自身面积四分之一以上。该怎样唤醒沉睡的沙漠资源,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驾齐驱”?经济日报记者调研发现,新疆将发展沙漠经济作为实现生态保护和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沙海播绿步伐持续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壮大,经济发展有了新看点。
浩瀚沙漠,苍茫戈壁。新疆是我国沙漠面积最大的省份,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面积就超过了四分之一,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以及一些面积较小的沙漠分布在天山南北。
面对沉睡于此的丰富沙漠资源,该怎样将其唤醒?如何让绿水青山的“颜值”和价值持续增加?沙漠经济能否因地施策?如何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权衡好生态环境保护?记者深入当地调研发现,近年来,新疆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沙海播绿步伐不断加快,沙生经济林果、沙漠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沙漠经济成为新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沙里“生”金
在天山南北,种植沙生植物正在成为当地群众新选择。
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乡托帕艾日克村旁的沙漠里,种植着8000亩红柳和梭梭树,远远望去十分壮观。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植物根部都套种了大芸,依靠大芸产业,村民们走上了增收致富路。“去年我们家仅种植大芸就收入20万元,不但装修了房子,还买了新车,家里变了样。”村民努日买买提·色地克告诉记者。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地区炎热干旱,常年风沙肆虐。在与自然环境的不断适应中,和田地区逐步把防沙治沙主动权握在手中,运用生于沙漠的梭梭、红柳等植物根部套种大芸的方式,探索出一条防沙治沙与特色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当地群众也因此走出了一条增收渠道。
同样在防沙治沙的工作实践中,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也积极探索发展生态经济型产业,在梭梭树林下接种大芸,人工接种的大芸面积达6.5万亩,形成了“以生态产业养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局面。
记者在采访调研中了解到,如今,新疆南部大部分沙漠边缘地区都采取了红柳、梭梭等传统防风固沙植物套种大芸的产业发展模式,农牧民依靠大芸种植实现稳定增收。然而,产量高、销路少、产业链延伸程度低的问题也困扰着当地产业发展。如何让沙漠种植更丰富,产品更精细化?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三团选择种植经济林——核桃林来破解这一发展难题。作为新疆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三团毗邻沙漠边缘,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植树造林,其中,经济林种植面积超9万亩,核桃种植面积超7万亩。
凭借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的天然优势,三团生产的薄皮核桃产量高、品质好、绿色有机。“核桃目前亩均收入5200多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三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郭龙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加大荒漠化治理和防沙治沙力度,加快南疆沙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十三五”期间,南疆师团新增以核桃、苹果为主的经济林逾34万亩,累计带动上万人就业。
自南向北,地处准噶尔盆地卡拉麦里荒漠边缘的青河县则依靠沙棘种植一举完成了艰巨的防沙治沙任务,改善了生态环境,并为农牧民带来稳定收入。目前,青河县的沙棘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产业。
记者同时了解到,近年来,新疆沙生作物加工业发展领域也不断扩展,饲料、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饮料等一大批沙产业产品相继面世;肉苁蓉、酿酒葡萄、沙棘、枸杞等沙区特色经济植物深加工企业达150多家;带动种植、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不断发展,沙产业链不断延长——沙生特色经济已成为新疆沙漠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被誉为“丝路瑰宝”的于田沙漠玫瑰有着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和田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其创造了绝佳生长环境。记者了解到,当地近年来坚持把培育发展沙漠玫瑰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统筹种植基地与生产加工、销售流通等各环节,形成了玫瑰花香料、食品、日化品、医药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有力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
黄沙变“火”
除了沙里“刨”金,越来越多地方也做起了沙漠旅游的“生意”。
进入5月份,“沙漠之门”景区愈发热闹起来。“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游客越来越多。”“沙漠之门”景区负责人尹双龙告诉记者,“五一”期间,他们为了更好地迎接游客,举办了璀璨沙漠嘉年华、摄影展、书法展、沙漠越野等10项活动。
该景区位于塔里木河南岸,毗邻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故有“沙漠之门”之称。近年来,随着“沙漠之门”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越野拉力赛场地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为承接大型体育赛事打下基础的同时,沙漠骆驼、骑马体验、滑翔伞等项目也为游客带去更好的游玩体验。
新疆沙漠神奇、壮美,沙丘形态各异,是独特的旅游资源。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新疆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沙漠旅游这种特色旅游快速发展。滑沙、沙浴、全地形车驾驶、沙漠露营、沙滩排球……遍布天山南北的30余个国家沙漠公园让游客体验到了沙漠的独特魅力。
作为我国距离县城最近的沙漠,库木塔格沙漠与吐鲁番市鄯善县相连。上世纪90年代,鄯善县在县城边缘建设了一座沙山公园。经过多年发展,该景区各类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产品愈发丰富,2014年,库木塔格沙漠景区正式挂牌“中国国家沙漠公园”。
近年来,鄯善县以国家沙漠公园打造开发为抓手,投入近亿元建设资金,引进了自驾营地、沙漠越野、沙漠三角翼等项目,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一站式旅游基地,“旅游+”内涵不断丰富,产业链条不断延伸。2016年至2019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超18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逾145亿元。
记者采访发现,依托各地资源优势,新疆沙漠旅游虽立足于沙漠,但绝不是千“沙”一律。
武侠风涂鸦、仿古风建筑、古风表演……曾获得“中国最美村镇”称号的乌苏市古尔图镇毗邻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在这里,能体验到草原、沙漠、湖泊、原始森林等多种自然风光。古尔图镇还是电影《七剑下天山》的拍摄地之一,武侠小说《玉娇龙》人物原型也出于此。借助资源优势,古尔图镇以“武侠”元素为核心,打造了一个大漠边缘的“武侠驿站”。
“今年除了继续细化改造武侠小镇外,还会增加旅游产品、开办武侠夜市,同时完善沙漠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沙漠探险、沙漠飞行等旅游内容。”古尔图镇人大主任许勇告诉记者,“要让武侠小镇建设与乡村振兴、群众收入挂钩,让当地群众更有获得感。”
位于北疆精河县托托镇的木特塔尔沙漠,每年也吸引着大量自驾游游客。托托镇依托木特塔尔沙漠旅游资源,通过成立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专业刺绣合作社,开办农家乐、民宿,拉动了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及特色农牧产品的消费,让农牧民吃上旅游饭,挣上旅游钱。
以前,托托镇古尔图牧业村的库拉太·努尔沙哈提一家以放牧为主,如今靠着旅游接待和奶制品供应,他们家一年的旅游纯收入有8万元。“旅游旺季时人太多了,我去年最多的一天接待了40人。”库拉太·努尔沙哈提告诉记者。
“为让游客拥有更好体验,去年开始,村里对旅游服务做了规范,住宿、餐饮都制定了相应标准。”古尔图牧业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徐海东告诉记者,“今年,村里通过招商引资正在打造游客服务中心和星级宾馆,房车营地项目也在规划当中。”
沙海播“绿”
防沙治沙,改善生态是沙漠经济可持续发展之本。
4月下旬,天山北坡的乌兰旦达盖沙漠中,2万亩蛋白桑林吐露新芽。沙漠边,精河县八家户农场农户李孝芳一家的200余亩葡萄也刚出土上架。“以前一到这个季节风沙很大,一场风过去,葡萄叶子会被打掉,至少损失一半。”李孝芳说,这几年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以前我们的葡萄年产量也就100多吨,现在最好的年份产量能达到240吨。”
乌兰旦达盖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的精河县境内,每当大风肆虐,漫天黄沙给当地生态和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作为新疆防沙治沙重点县之一,2013年以来,精河县紧紧围绕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蛋白桑种植示范点。耐旱、耐寒,具备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的蛋白桑林不仅成了当地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还守护了沙漠周边的农田,周边农户的收成逐年增加。
“多年来,为保证蛋白桑的成活率,提高种植效率,基地取得了快速植树装置、早植期保护装置、高效节水装置、自动灌溉系统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我们今年计划延伸种植4000亩蛋白桑,替换更加节水的园林管。”精河县蛋白桑种植基地总经理刘吉发说。
正值植树季,且末县陆续开启了新一年的植树防沙任务,当地群众纷纷为沙漠添绿贡献力量。
且末县三分之二的面积为沙化土地,县城与沙漠仅一河之隔。从1998年开始,当地打响防风治沙“家园保卫战”,连续20多年坚持植树造林。在车尔臣河以东的沙漠中,他们成功栽下一条长20多公里、宽7.5公里的防护林带,当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开展持续的、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在戈壁、沙漠播“绿”,是多年来新疆沙漠边缘城市一项重要且持续的工程。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三团,万亩公益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每天,护林员们都悉心管护,确保它们在沙漠里深深扎根。
2009年,三团职工买买提·艾利成为万亩公益林的守护者。“这是个得罪人的活儿,但这些年看着这些树慢慢长大,成就感大过一切。”买买提·艾利告诉记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沙区团场有100余个,生态环境脆弱,防沙治沙任务艰巨。近年来,他们加大荒漠化治理和防沙治沙力度,“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防沙治沙资金14.81亿元,完成沙化土地治理280.22万亩。
绿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新疆还在技术型防风治沙上下功夫,形成并推广无灌溉造林、工程治沙、低覆盖度造林等一批先进实用的治沙模式,新技术、新苗木的应用和推广逐渐扩大。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沙漠之门”所在地,种植着2.6万亩的四翅滨藜,一株株绿色植物在沙漠中焕发着生机。
“沙漠之门”延绵几百公里的沙丘上,几乎寸草不生。为有效防沙治沙,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一团立项并投入资金上千万元,在这里定植四翅滨藜苗木。“四翅滨藜是木本植物,耐干旱、耐盐碱、粗蛋白含量高,枝叶可用作动物饲料。”十一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人员谢小云说。
据悉,“十三五”以来,新疆有2400多万亩沙化土地得到治理,从黄沙漫漫到绿意葱茏。植绿只是荒漠化治理工作的开端,多年来,新疆各地通过加强草原封禁保护、强化森林防控、以水定林草等方式,保护这片“绿色家园”,不断助力沙漠经济可持续发展。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