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叠珍贵的收据(逐梦)
影像中国
当一叠厚厚的党费收据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惊诧了。革命老区贵州遵义的一名普通党员,怎么会有这么多来自首都北京的收据?
我猛然想起,他就是张绍权。10年前,我见过他。
一
2011年7月1日,我还是一名年轻的组工干部。一位花甲老人走进办公室,人很斯文,戴一副圆镜片的老式眼镜,颇有几分乡贤的味道。额头、鼻尖、鬓角都渗着汗珠,布鞋上沾满灰尘。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张绍权,他是来交党费的,而且是一份很特殊的党费。
张绍权眼角的皱纹很深,眼神却如一个天真的孩子。他从上衣荷包里掏出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红布袋,布袋上金黄的党徽将红布衬得十分鲜亮。他从布袋里取出一叠折得整整齐齐的百元钞票,郑重地捧在手心。
我内心一震,看着面前这位平凡的老农民,看着他俭朴得洗到发白的上衣,我感动了。
二
时隔10年,我决定去一趟遵义市桐梓县新站镇,再去看一看张绍权。
桐梓,正是红军长征打下第一个大胜仗——娄山关大捷的地方,也是毛泽东同志写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地方。
汽车沿着大娄山脉一路逶迤,进入蒙渡河谷后,继续向北而行。冬季的河水很浅,岸边是绵延的柑橘田,黄灿灿的果子让这里的冬季写满丰裕的暖意。
经过蒙渡大桥,汽车拐了个弯,远远地看到了张绍权的家。那是一栋白墙黑瓦红窗的普通黔北民居,房前屋后收拾得井然有序、干干净净。墙上贴着一幅幅字:团结、感谢、送客、迎宾、谢恩……一幅一个词语,像是家训。堂屋大门两侧的对联非常醒目:“新年喜庆农家乐,人间美好不忘本;思情念祖怀先烈,年岁席上想救星。”横批是“共产党万岁”。
这是一栋古朴的黔北民居,一张长桌、三条长凳、一个火炉。尽管每月社保金等收入近3000元,可张绍权生活得很节俭,屋子里没有任何装饰,唯独正墙被一张张证书填得满满当当。其中,四张中共中央组织部落款的收据尤为醒目,三张1000元、一张1200元,时间依次是2011年、2012年、2017年和2020年。
张绍权从墙上取下收据平放在桌上,掏出纸巾,弓着背,仔细擦拭面上的灰尘。“这是2011年,那年党90岁。”他一边轻轻地抚摸,一边回忆道:“这张是党的十八大、这张是党的十九大、这张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原来,这10年间,除按月缴纳党费外,在很多个重要日子里,张绍权都会主动献上一份特殊党费,并由县里将他的心意汇到中央组织部党费账户,中组部也会为他寄来一份极具纪念意义的收据。
第一次收到北京寄来的党费收据,张绍权晚上激动得难以入睡。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翻越几公里山路到镇里装裱店,花60块钱请师傅依尺寸制作了一个精致的实木框,再把收据裱好装进框子里。后来,每一张党费收据,他都会裱好装进相框,挂到客厅墙上。每天,他晨起第一件事,就是清扫这一面“心意墙”。
阳光爬过院墙,攀过窗棂,聚光灯似的投射在满墙的党费收据上。
只是一名普通党员,为什么要交那么多特殊党费?
张绍权抬起头,眼神停留在一幅党徽图片上,动情地说:“因为感谢共产党!交点特殊党费,我心里感到更快乐。没有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我们认定了共产党好。”
三
张绍权这位与人民共和国几乎同龄的老党员,在小山村里生活了74年,见证了蒙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幼年时,村民们日子苦,吃不饱,穿不暖,一日两餐不是洋芋就是苞谷、红苕。生了病,全靠土方子吃草药。
几十年的光阴过去,日子越过越敞亮。现如今,小乡村连通了大世界,白花花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山对面刚听到车喇叭响,转眼车就到了院门口。住在山顶的农户也有了哗啦啦的自来水,生病有医保,年老有社保。2017年,昔日“西风烈”的娄山关下通了高铁,边远的蒙渡村一下子成了热闹的旅游景点,蒙渡河成了漂流的好地方,岸边开起了几十家乡村旅馆,老百姓从村民摇身一变成了旅馆经营者。每到夏天,北京、上海、四川、重庆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们一来,还买走了地里的蔬菜水果,村民们都尝到了经济发展的甜头。
张绍权没有开乡村旅馆,而是把目光盯在了这片土地上。蒙渡河谷光照充足、土壤疏松,早在20年前,时任村支书的张绍权就开始带着村民们搞椪柑品种改良。从选苗、培育到田间管理,从种植、施肥、剪枝、嫁接到防虫,凭借着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和在种植技术上的勤劳钻研,椪柑的滋味越来越甜,村民们的口袋也越来越鼓。
如今,小椪柑做成了大产业,村村都结出了“金娃娃”。“新站椪柑”这个响亮的品牌,成了远近闻名的抢手货,也成了网购的“新宠”。一箱箱椪柑乘着高铁跑进各地的水果市场,蒙渡村300多亩椪柑基地每年可销售椪柑30多万斤。现在,村里已经建起了椪柑育苗基地,小树苗带着村民们的致富希望播撒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中。
捧着金灿灿的椪柑,张绍权的脸上笑得像朵花。
从院坝往山下看,白墙黛瓦、绿树繁花、静谧宜居的乡村美景尽现眼底。安静的蒙渡河像一条银带穿过村庄,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小楼房依河而建,阳光下的蒙渡村,美丽得像从画中走出来一样。
“共产党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穿衣吃饭、水电路讯,什么都为我们考虑得这么周全!”说到动情处,张绍权唱起了黔北民歌《十谢共产党》,歌声高亢嘹亮,在山谷间回荡。
四
返程路上,冬日的阳光照在蒙渡河上,波光粼粼,就像张绍权的眼神一样清澈与明亮。
张绍权的心愿就是在“心意墙”上再加一张收据,为党的百岁生日再交一次特殊党费。
张绍权一直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并把这份忠诚书写在自己的一生当中——当汽车兵当民兵时,戍边卫国和湘黔铁路战线上都有他奋斗的影子;回到家乡后,他是村里人最信任的会计和支书,爬坡上坎、走家串户的工作中有他辛勤的汗水;年老后,村小学的校园里,经常会看到他给孩子们上党课……
现在的他虽已年逾七旬,却一直是村里人最尊重的老支书。修路、架桥、改造水电,难免需要用到村民的土地。土地,是村民们最关心的“命根子”。遇到想不通的村民,村里总是请他出面做思想工作。每次只要他出马,再执拗的人也会转过弯来。年轻的村干部向他讨诀窍,他笑笑,只说了一句话:你一直做的是好事、实事,老百姓就会相信你。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